李原媛

  • Ⅱ型呼吸衰竭氧疗原则(视频)

    Ⅱ型呼吸衰竭氧疗原则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氧原则为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吸氧浓度为25%-29%,不宜超过30%,控制吸氧流速。如鼻导管给氧流量为1-2L/min即可,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5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80%以上即可。 原因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性差,呼吸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刺激维持。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便会抑制患者呼吸,造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二氧化碳上升,严重时陷入二氧化碳麻醉状态。如果此类患者吸入过快和过高浓度氧气,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停止。
    2023-08-03
  • Ⅰ型呼衰与Ⅱ型呼衰的区别(视频)

    Ⅰ型呼衰与Ⅱ型呼衰的区别
    肺主要功能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外呼吸功不断给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机体血气平衡和内环境稳定。临床工作中按动脉血气结果可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即肺泡气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出现障碍,如严重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多因换气障碍发生Ⅰ型呼吸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是指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同时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即肺泡气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出现障碍。单纯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程度并行,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则低氧血症更为严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
    2023-08-03
  • 休克治疗方法(视频)

    休克治疗方法
    休克治疗基本原则是减少进一步细胞损伤,维持最佳组织灌注,纠正缺氧。实现此原则提高氧输送是首先要完成的基本措施。而休克治疗方法可分为病因性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和循环功能支持在休克治疗过程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不可截然分开。若患者出现组织灌注不良表现,无论血压是否正常,临床医师应先关注三方面,即心输出量是否降低,容量负荷是否足够,治疗程度是否合适。对于休克患者应给予早期复苏,包括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通气;循环容量调整及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 休克早期复苏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改善组织灌注,纠正组织细胞缺氧,恢复器官正常功能,同时应给予休克病因治疗。而早期复苏达到目标后,应继续给予延续性支持治疗,继续维持组织灌注,提高氧输送,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及进行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
    2023-08-03
  • 输血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视频)

    输血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可能出现诸多感染、输血反应、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因此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杜绝不合理用血,将输血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输血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需严格核对血型,防止误输异型血; 2、必须使用专用输血器,祛除库存血中微聚物; 3、注意无菌原则,血液中不加任何药物; 4、输血开始10-15分钟内,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必要时应停止输血。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