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峰

  • 肾小球滤过率低怎么治疗(视频)

    肾小球滤过率低怎么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是反映肾脏功能非常直接的指标之一。临床上可以用血肌酐,还有其它血气的肾功能指标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也可以通过肾脏的核素扫描直接判断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的高与低直接反映肾脏的功能,所以肾小球滤过率低表明肾脏的功能不全,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肾功能分期。 如果肾脏在代偿期,更多的是保肾活血、保护肾脏的治疗,并且找到病因,让病人及早脱离引起肾脏功能受损的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到肾脏功能完全失代偿,要做肾脏的替代治疗,如血液净化、腹膜透析或者肾脏移植等。 综上所述,肾小球滤过率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直接反映的是肾功能。所以肾小球滤过率低的治疗原则是根据肾功能的代偿和失代偿,针对病因治疗,对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并发症治疗,以及肾脏的替代治疗。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新月体肾炎(视频)

    为什么会得新月体肾炎
    新月体肾炎又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如下: 1、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由于感染引起; 2、继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指继发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存在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表现。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患者可迅速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并出现肾功能衰竭,远期预后较差。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饮食(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饮食
    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少尿期患者需给予营养补充及维持热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但鉴于少尿期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建议患者的饮食原则如下: 1、严格限制水摄入量,少尿期时患者存在全身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及心功能衰竭; 2、严格限制钠、钾、氯摄入,此时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表现; 3、建议病人进食容易消化吸收以及高热量的饮食; 4、限制蛋白质摄入,但对于高分解代谢水平或进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患者,可放开对于蛋白质摄入的要求。
    2023-08-01
  • 深蹲会导致急性肾衰吗(视频)

    深蹲会导致急性肾衰吗
    深蹲有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存在进行多次剧烈深蹲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但是深蹲仅为剧烈运动中的一种,进行剧烈运动后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当发生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后,肌红蛋白可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梗阻,从而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建议科学运动,避免在短期内进行深蹲等剧烈运动,从而避免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三期,具体情况如下: 1、起始期:属于肾脏在受到损伤的初始阶段,可以发生逆转,患者并没有太明显的临床表现; 2、维持期: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表现为少尿,即每天尿量在50-400mL或完全无尿,此时患者会出现很多全身症状,如消化系统会出现厌食,恶心;呼吸系统会出现急性肺水肿;循环系统会出现心力衰竭;血液系统会出现轻度贫血。同时伴随着明显的酸碱平衡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低钠血症; 3、恢复期:随着肾小球功能恢复,肾小管细胞再生,患者会出现多尿,肾脏滤过率有可能恢复正常,但是重吸收功能差。随着肾脏功能逐渐恢复,上述症状也将逐渐缓解。
    2023-08-01
  • 肾小管酸中毒是大病吗(视频)

    肾小管酸中毒是大病吗
    肾小管酸中毒主要是肾小管碳酸氢根的重吸收、氢离子分泌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就是肾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主要有四种类型,包括近曲小管型的肾小管酸中毒、远曲小管型的肾小管酸中毒、混合型的肾小管酸中毒以及高血钾型的肾小管酸中毒。所以多种类型的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有很多种,临床表现也有很多,治疗方法以及远期预后也各有不同。 很难讲肾小管酸中毒是否严重,但是如果被诊断为肾小管酸中毒,或者有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要积极就医,找肾脏科的专科医生鉴别诊断,再决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肾小管酸中毒是否是大病,根据病因可大可小,因为代谢物重吸收的紊乱,可通过补充些碳酸氢钠等物质就可以纠正治愈。但有的是由于遗传病所致,所以有些婴幼儿期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肾小管酸中毒,而且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肯定是非常难治愈的疾病。
    2023-08-01
  • 新月体肾炎的症状(视频)

    新月体肾炎的症状
    新月体肾炎早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血尿、蛋白尿、水肿,以及高血压,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急性恶性肾功能衰竭,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以少尿为主。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当新月体肾炎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需要与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行鉴别诊断。同时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检验鉴别为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或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还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存在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表现。因此,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病因,寻求相应治疗方案。
    2023-08-01
  • 肾衰的生存期(视频)

    肾衰的生存期
    肾衰并非绝症,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展至肾衰以后,可通过严格的慢性肾脏病管理达到理想生存期。即使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期平均寿命也可达到五年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且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到58%-90%。因此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严格慢性肾脏病管理以及治疗,尽量避免患者进行透析;或者使已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患者能够提高五年生存率,延长寿命,争取达到10年甚至几十年。
    2023-08-01
  • 肾衰竭会导致什么后果(视频)

    肾衰竭会导致什么后果
    肾功能衰竭为全身多系统临床综合征,当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后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发生各种并发症,具体如下: 1、出现全身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后,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高钠、高氯等现象; 2、若累及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表现; 3、若累及呼吸系统可引起肺水肿等表现; 4、若累及消化系统,会引起厌食,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表现; 5、若累及皮肤,因血肌酐增高后引起血内代谢产物增多,可导致皮肤瘙痒; 6、若累及内分泌系统,可引起慢性钙磷代谢紊乱及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骨病; 7、若累及神经系统,轻者可引起记忆力衰退等,重者可引起肾病脑病; 8、若累及血液系统可引起肾性贫血。 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疾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日常治疗中,需注重对慢性肾脏病的管理。而治疗原发病时,需注重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