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遗症(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遗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会引起诸多后遗症,如下:1、肺部感染:属于最常见的后遗症,新生儿肺部相对比较脆弱,在机械性通气过程中,可能会继发肺部感染;2、缺血缺氧性脑病:缺氧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脑部的损伤,造成智力低下或者肢体运动障碍等;3、营养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喂养困难,导致机体营养不足,引发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会大量吸入氧气,可能会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将来可能会经常出现肺部或者支气管感染等情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用药干预和通气治疗,大部分患儿经过处理后,能够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但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2023-08-02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RDS,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早产儿因为肺发育未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不足,通常胎龄35周左右肺表面活性物质量才迅速增多,所以<35周的早产儿最容易发生RDS,而且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情越重。另外剖宫产患儿也容易发生RDS,是因为没有经过正常宫缩,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较弱,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较少,同时剖宫产患儿肺叶转运有障碍,所以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发挥功能。
    2023-08-02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表现是特征性表现,早期时两侧肺叶普遍性透亮度降低,而且可以看见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细小颗粒是萎陷肺泡,网状阴影是充气细支气管。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肺叶透亮度进一步降低,可以见到支气管充气征,而且支气管充气征逐渐延至肺叶的中外带,严重时整个肺叶呈白肺,而且支气管充气征更加明显。像是白茫茫的雪地上,散在的有涂叶的树枝。 另外,决定是否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时,不要一味的去等待患儿的胸片X线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典型的表现。一旦患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性三凹征,高度怀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应该及早治疗,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预后较好。
    2023-08-02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于生后不久,也就是生后4-12小时开始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达到60次/分以上,还可以伴有呻吟、面色、口唇的发绀、吸气性三凹征,严重的可以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在生后24-48小时是病情最重的时候,病死率比较高。 经过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和机械通气以及良好的营养支持治疗后,相当一部分患儿可以存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自限性,能够生存3天以上的患者,肺成熟度增加,可以逐渐恢复。但是较多婴儿在病程中可并发肺部感染,或者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出现持续肺动脉高压,这种情况可以使病情再度加重,因此需注意并发症的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候,主要表现是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一般生后6-12小时出现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面色可能出现发绀或者苍白,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可以看到胸廓塌陷,给予X线检查,可以表现为白肺即肺看不到含气征。这种情况一般会形成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在3天后,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增加,可逐渐好转。
    2023-08-02
  • 如何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视频)

    如何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在出生以后不久就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这个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一般患儿多于生后4-6小时以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以及吸气性三凹征,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呼吸衰竭。 RDS的发病率与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的孩子,病死率比较高。一般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主要分为产前预防和产后预防。一般产前预防主要针对早产,早产孕妇在分娩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一般给予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的发育,预防早产儿出生以后发生RDS或减轻RDS的症状。 产后治疗主要是指对出生以后有呼吸困难表现,需要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的早产孩子,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补充,以减轻RDS的发生或减轻症状。一般用于产前,孕妈妈没有进行预防的一些婴儿。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婴儿生后3小时以内给药。
    2023-08-02
  • 早产儿有什么风险(视频)

    早产儿有什么风险
    早产儿的风险如下: 1、早期风险,包括体温调节障碍,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产热能力不足,体温调节能力不成熟,易发生体温不稳定。呼吸问题,早产儿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障碍,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肺炎和呼吸衰竭,其发生风险比足月儿高很多,因为从胎儿到新生儿存在呼吸转换障碍、肺叶转换障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等问题。糖代谢障碍,因为早产儿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败血症等疾病,导致对糖的利用和消耗增加,容易出现低血糖,早产儿对葡萄糖的利用与清除率均较低,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容易出现高血糖。循环问题,容易出现低血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心功能不全,容易出现颅内出血,其发病率,随胎龄的降低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喂养问题,新生儿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开始于34-36周,到37周才能够完全成熟,所以早产儿通常很难通过经口喂养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一般需要肠外营养满足追赶生长,而且早产儿胃肠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喂养不耐受。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明显高于足月儿,因其肝脏胆红素处理的能力不足,胆红素产生较多、肠肝循环增加、喂养不足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较为重要的原因。感染,早发性败血症和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2、后期容易出现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情况。
    2023-08-02
  • 巨大儿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巨大儿的危害有哪些
    巨大儿的危害如下: 1、手术助产机会增加:如产钳助产或顺产不顺利转剖腹产; 2、容易出现产伤:如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肩难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等; 3、出生后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新生儿低血糖; 4、容易导致母亲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尾骨骨折,增加手术助产、感染几率,产程延长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或出血时间延长、盆底肌肉损伤,后期可能出现子宫脱垂。
    2023-08-02
  • 什么是胎膜早破(视频)

    什么是胎膜早破
    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5%,国内为2.7%-7%。胎膜早破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的破裂。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单胎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4%,双胎的发生率为7%,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脐带脱垂、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产妇及胎儿感染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显著升高。
    2023-08-02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于新生儿,也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数宝宝生后6个小时左右便可出现相应症状。通常表现为口周发紫、手部末端发紫、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等。新生儿较成人呼吸次数更快,但基本在40-45次/分视为正常,而呼吸窘迫征的宝宝呼吸频率可达到60次/分以上,同时出现鼻扇、三凹征等表现。鼻扇是指呼吸费力,在宝宝吸气时会出现鼻翼扇动表现,可明显观察到相应症状。而三凹征是指宝宝用力吸气时,肋间、锁骨上方、剑突等部位有可见的凹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较高且多发于早产儿,由于早产宝宝肺透明膜发育不完善,肺泡无法在肺透明膜滋养下充分张开,导致宝宝呼吸窘迫。由于肺泡塌陷所导致的此类症状通常较为严重,病情易出现进行性加重,故宝宝在生后24-48小时,即出生次日最为关键,如果成功度过第2天和第3天,即超过72小时后,生存几率通常较高。但目前随医疗技术发展也出现新替代物用于治疗此类疾病,即从小牛或小动物体内所提取出的类似肺透明膜物质作为替代疗法,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生存率大幅提高。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