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 孩子弱视怎么治疗(视频)

    孩子弱视怎么治疗
    弱视是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下限,多见于婴幼儿时期,发病率为3%左右。病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及形觉剥夺等,临床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治疗原则是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以达到恢复双眼视功能。弱视的治疗有以下几方面: 1、散瞳验光:要到正规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矫正屈光不正; 2、遮盖疗法:遮盖疗法分为完全遮盖和部分遮盖,目的在于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并且进行精细作业,遮盖的时间和方法要根据患儿的年龄、视力、注视性质进行选择; 3、压抑疗法:用过矫或者是欠矫的镜片,以及每天点用阿托品的方法,压抑健眼功能,弱视眼戴正常的矫正镜片; 4、视觉刺激疗法:视刺激仪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后像疗法治疗的目的在于将旁中心注视性弱视转为中心注视性弱视,以利弱视眼视力的提高; 5、红色胶片法:使旁中心注视性弱视转为中心注视性弱视。
    2023-08-03
  • 儿童一只眼睛弱视怎么办(视频)

    儿童一只眼睛弱视怎么办
    一只眼弱视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单眼弱视视中枢融像困难,弱视眼获得的视觉信息会被优势眼抑制。单眼弱视一旦发生,要及时治疗,一旦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恢复起来将会非常困难。单眼弱视的矫正方法要由弱视的类型来决定。具体如下: 1、斜视性弱视:需验光配镜并遮盖健眼,待弱视眼的视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可行斜视手术;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一只眼屈光度正常或较小,另一只眼可能有较高的远视、近视或散光,需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弱视的程度遵医嘱进行遮盖。后期进行弱视训练,逐渐提高视力; 3、形觉剥夺性弱视,由先天性白内障或者是重度上睑下垂导致,需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再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治疗。 弱视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除了规范检查治疗外,也需要家长和孩子的积极配合,否则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可能会半途而废。
    2023-08-03
  • 小儿弱视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小儿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正常值下限不同,3-5岁为0.5,6岁及以上为0.7。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弱视。儿童期患共同性斜视可发生弱视,因为双眼不能同时对一物体协同聚焦。由于儿童的大脑比较容易调整和适应,它会抑制获得比较模糊图像的一只眼,干扰大脑的视觉发育,造成该眼视力下降,发生弱视。双眼屈光参差可以导致弱视,屈光不正、程度较低的眼提供相对清晰的视网膜影像,大脑选择该眼的图像,而抑制另一只屈光不正、度数较高的眼的模糊的影像,造成该眼弱视。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弱视主要原因是眼球屈光介质混浊或不透明,如白内障、角膜斑翳等,限制了充分的视觉感知输入,扰乱了视觉发育。即使将不透明的介质去掉后,这种弱视可能还一直存在。遮盖性弱视发生率比较低,一般发生于对正常眼的遮盖。
    2023-08-03
  • 儿童弱视和近视的区别(视频)

    儿童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儿童弱视和近视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系统疾病,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弱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视觉发育迟滞,是发育的落后或停滞,或是根本无发育。近视是屈光的概念,眼睛本身通过各个组织无法将外界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属屈光不正的问题。屈光不正通过外界配戴眼镜,使其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问题就解决了,可看清,而弱视无法通过戴眼镜本身治疗,只有将原发病纠正。如果不是由于屈光引起的弱视,如斜视引起的弱视,需治疗斜视,再促进视觉发育,是方方面面的,需在发育年龄上进行干预,重新进行视觉发育过程来进行治疗。所以弱视和近视完全属于两大系统疾病,且近视的特点是看远处不清楚,但看近处清楚,只是看近处的距离不同,眼前即使是1000度的近视,也有可能看清楚,所以一般近视不产生弱视。
    2023-08-03
  • 小儿斜视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小儿斜视手术后注意事项
    小儿斜视手术本身是一种较安全的、损伤也较小的手术,并不会破坏眼球的完整性,所以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较简单。主要的问题是预防感染,如应避免脏水等脏的物质进入眼睛。术后医生会给家长开些局部点滴的抗菌素,按医嘱点滴抗菌素预防感染。此外还需尽量避免洗头、游泳等情况,正常洗脸时,避免将脏水进到眼睛内,此期间一般为一两周,以后就不会有较大问题。预后的第二个问题是帮助其建立功能,功能的建立并不怕儿童眼球的运动,正常范围眼球的转动都不会妨碍伤口愈合,也更能促进功能的恢复,只要不是特别用力的向两侧或上下转眼球,一般都不会影响恢复,反而会促进功能的建立;术后两三周,若儿童向某一个方向注视,复视明显,可让他适当进行一些功能的训练,如肌肉麻痹牵制的方向多运动眼球,这样也可促进他的恢复,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部分家长认为儿童术后不敢睁眼、不敢运动,都是不必要的,适当的运动不要紧,避免剧烈活动即可。饮食上无过多要求,需少进食刺激性食物。所以手术后无需特别紧张,家长可不用特别担心儿童的预后问题。
    2023-08-03
  • 小儿斜视的症状(视频)

    小儿斜视的症状
    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儿童时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会有视疲劳表现。最常见的是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大部分时间表现正常,在发呆、注意力不集中时容易出现,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孩子总歪头看东西也可能和斜视有一定关系,家长需要警惕。
    2023-08-03
  • 小孩斜视的症状(视频)

    小孩斜视的症状
    斜视的症状根据类型的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内斜视的主要症状是眼睛向内偏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眼,在看近处物体时会更加明显; 2、外斜视的症状主要是眼向外偏斜。当一只眼睛向前方注视时,另一只眼睛就会偏向外侧。这种斜视可以间歇性存在,也可以持续存在。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孩子,还有一个特殊的表现,就是在阳光下喜欢眯一只眼睛; 3、对于垂直性斜视,通常的表现是有代偿的头位,表现为歪头、歪脖子、脸喜欢转向一侧、下颌会有内收或者上抬。 斜视多发生于儿童期,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双眼立体视功能的建立。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斜视症状时,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及早诊治。
    2023-08-03
  • 小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小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斜视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是目前认为与以下几方面相关: 1、先天异常:与遗传因素相关。孩子出生时可能就存在眼外肌本身的异常,或者眼外肌附着点位置的异常,甚至可能存在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异常; 2、屈光异常:对于存在中高度远视的孩子,当看近处物体时,孩子需要使用更多的调节,这样会带动更多的集合,可能会导致内斜视。对于存在近视的人,当看近物体时,不需要或者很少使用调节,会产生集合不足,可能会导致外斜视。 3、视力障碍:当存在眼部疾患时,视力低可以导致双眼无法保持眼位的平衡而出现斜视; 4、视功能发育不全:是由双眼的眼外肌不能一致协调地运动所致; 5、眼球运动中枢功能发育异常; 6、诱发因素:比如发烧、感冒、手术、外伤、受惊吓、情绪紧张等都可能会引起斜视。 斜视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可能是单一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3-08-03
  • 婴儿对眼多大消失(视频)

    婴儿对眼多大消失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神经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双眼的协调运动能力还不稳定,这时候出现斜视属于生理现象,随着神经肌肉的发育,三个月以后就会逐渐趋于稳定。如果宝宝六个月大时仍然存在内斜视,就应该及时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检查。首先要判断斜视是真性斜视还是假性斜视,对于内眦赘皮或者是鼻梁过宽过扁引起的假性的内斜视不需要任何治疗。 对于真性内斜视,首先要进行眼部的健康检查,如果没有眼部的疾患,则考虑是先天性的内斜视,也被称为婴儿型内斜视。这种类型的斜视对宝宝的双眼立体视功能影响非常大,一定要尽早手术治疗。所以当婴儿有对眼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根据情况进行观察或者是及早地手术治疗。
    2023-08-03
  • 幼儿斜视要注意什么(视频)

    幼儿斜视要注意什么
    幼儿斜视在儿童视觉发育中是较大的问题,需重视起来,绝不能以为斜视仅是外观的问题,对儿童的视觉发育及影响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如果斜视固定在一只眼睛上,则常处于斜位眼,会产生弱视,即使可交换注视眼,一会用左眼注视一会用右眼注视,双眼同时视觉也会受到影响,成年后则不具备立体视觉。在择业上,很多工作或形体运动上,都会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异,所以需重视。相当一部分斜视儿童是由于远视或近视引起,戴上眼镜不可随便戴戴摘摘,因其直接关系到眼位恢复问题,戴眼镜则需坚持戴。如果不是由于缺眼镜引起的斜视,条件具备时,需及早进行手术矫正,能够及早地获得双眼同时视、平行视,使其有一个正常的视觉发育。所以如果儿童有斜视,无论斜视是一直存在,还是时有时无,或有越来越重的变化,只要发现斜视,就需及早上医院进行相关治疗,戴镜或手术。戴镜不可戴戴摘摘,遵照医生嘱托好好配戴,只有睡觉时才可摘掉,在起床活动清醒状态下均需戴镜,医生会根据病情安排患者如何戴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