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 怎样矫正斜视(视频)

    怎样矫正斜视
    斜视的病因不同,矫正方法也不相同,通常可分为如下情况:1、屈光不正性斜视:患者由于远视、近视造成的斜视,需矫正远视或近视。部分患者斜视可自行缓解,如无法缓解,则需进行手术治疗;2、麻痹性斜视:主要由于肌肉或神经麻痹造成的斜视,多见于老年人,并且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现此类情况,比如动眼神经麻痹或外展神经麻痹,需先进行神经科的治疗,治疗后神经恢复,则斜视即可恢复。此外,对于神经恢复后仍不能完全康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3、限制性斜视:通常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或眼外肌纤维化造成的斜视,患者需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稳定后,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或戴镜治疗,轻微斜视的患者可通过戴三棱镜进行治疗;4、先天性斜视:以手术治疗为主。
    2023-08-03
  • 小儿斜视手术的最佳年龄(视频)

    小儿斜视手术的最佳年龄
    小儿斜视手术的最佳年龄,需要明确斜视的具体情况,不同斜视的治疗时间不同。斜视一般分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治疗时间如下:1、外斜视:较为多见,最常见的是间歇性外斜视,一般手术建议在3岁以上进行。虽然也可以早做手术,但需越早进行,年龄越小时可能难以配合检查,影响手术量的判断。如果过早进行手术,一旦做过二次手术对医生而言可能比较麻烦,同时家长也可能难以接受。手术之前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果属于外斜视,要明确立体感是否受到破坏、斜视程度是否较大,如果明显影响外观和立体感,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2、内斜视:一般在2岁左右可以进行手术,内斜视对立体的影响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宜等待太长时间,2岁以内就可以手术治疗;3、垂直斜视:常见的垂直斜视为上斜肌麻痹,可能会造成歪头、面部发育不对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尽早手术,总是歪头且脸部下垂,面部可能不对称。
    2023-08-03
  • 纠正斜视的日常训练(视频)

    纠正斜视的日常训练
    不建议做矫正斜视的日常训练,因为斜视的训练对眼睛眼位的恢复不会起到治疗作用,而且也起不到明显的矫治作用,所以不建议做训练。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斜视,尽量使用手术方式对斜视进行矫治。斜视主要是指两个眼球的眼轴不平行,斜视时眼轴向外开放或者向内收聚,向外开放的是外斜视。眼球外斜视的时候,少数人会做集合训练或者笔尖训练矫正外斜视,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不具有治疗作用,反而会增加孩子头疼或头晕的感觉。所以患有斜视建议到专业的正规医院,请斜视或者小儿眼科医生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测,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斜视确实存在,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有科学依据,有助于在矫正斜视的同时恢复视力,对眼睛恢复到双眼单视有较好的作用。
    2023-08-03
  • 斜视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斜视手术后注意事项
    斜视手术以后患者会眼睛周围红肿,结膜下出血比较多见。斜视手术以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遵医嘱用药、定期拆线、遵医嘱活动、休息等,具体如下:1、遵医嘱用药:术后一般需要用抗生素眼药水,甚至加用激素性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要按照医嘱定期滴眼药水。因为多数斜视手术以后的用药都含有激素,过多使用激素可能会造成激素性青光眼或者激素性白内障;2、定期拆线:斜视手术以后有些患者需要拆线,有些患者不需要拆线,如果需要拆线,时间在1-2周。拆除缝线后眼部情况会有明显改善,眼红、分泌物都会明显减少;3、遵医嘱活动:斜视手术以后部分患者询问是否需要锻炼,如转动眼球恢复眼睛的活动性。具体要根据手术情况和医嘱进行,某些医生建议术后多做眼球运动,某些医生建议术后尽量不要动,避免缝合线松脱,保持自然即可。
    2023-08-03
  • 斜视第二次手术的危害(视频)

    斜视第二次手术的危害
    斜视有第二次手术可能性,但第二次手术时,其本身并发症和第一次手术没有太大区别,当然第二次手术风险相对会较大,因为斜视手术中每个人眼外肌的肌力不同,术后确实可能存在欠矫或过矫情况,故需要做二次手术。 但斜视手术在手术操作上本身比较成熟,故家长在碰到二次手术时,无需过度焦虑或担心,而且有些类型的斜视发病早,严重斜视本身就存在二次手术可能性,需要分次手术,而且对患儿远期效果也会更好。当然,不管是一次手术还是第二次手术,都要在眼科医生的综合评价下进行。
    2023-08-03
  • 宝宝眼睛内斜视怎么办(视频)

    宝宝眼睛内斜视怎么办
    发现小儿内斜需要让医生确认是否为真性内斜,因为亚洲人鼻梁较平,眼部内眦赘皮,即内眼角皮肤遮住眼白,看上去像内斜,经过眼科详细检查之后不是真正内斜,称为假性内斜视。假性内斜视随着宝宝长高,鼻梁挺起可能外观即可改善,建议观察、不需要治疗。 真正的儿童内斜视非常多见,要考虑引起内斜视的原因,包括调节因素相关的内斜视,常见于中高度远视患者,或者没有度数但调节集合过强,需要配戴眼镜治疗,改善调节集合功能、稳定度数,使斜视治愈。部分患者没有调节因素,或者部分调节因素导致内斜需要手术治疗。 所以发现内斜应区分真性内斜、假性内斜,真性内斜要根据原因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
    2023-08-03
  • 外斜视不做手术可以吗(视频)

    外斜视不做手术可以吗
    多数外斜视需要做手术解决,极少部分不通过手术也可治疗。外斜视和内斜视不同,内斜视患者存在调节因素,通过戴眼镜去除调节可以使斜视痊愈,但外斜视与调节或屈光度数关系不大,大部分外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斜视状态和双眼视功能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是马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具体如下: 1、恒定性外斜视:是长期斜视,需要手术处理; 2、间歇性斜视:是偶尔发生外斜视,斜视时间比正常时间少,双眼视功能不受影响,可以考虑先不进行手术,观察有无必要进行手术; 3、斜视度数非常小,且看近时出现斜视,可能和集合功能不足有关,可以尝试做双眼视训练增加集合控制眼睛不外斜,不需要手术。 所以,外斜视是否手术应根据患者斜视程度和双眼视功能确定。
    2023-08-03
  • 小儿斜视如何正确矫正(视频)

    小儿斜视如何正确矫正
    小儿斜视矫正方式只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其中保守治疗包括戴眼镜、三棱镜,以及视功能训练等。另外,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先天性斜视:先天性斜视包括先天性内斜视和外斜视,建议患者尽量在2岁左右完成手术治疗,因该两类斜视对视功能影响比较大; 2、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有病因,故一定要先明确病因诊断,在经过保守治疗半年以上若无好转,也需要手术治疗; 3、间歇性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比较常见,一定要根据其发生频率、斜度以及对视功能影响,考虑是否手术,比如患者发生频繁,孩子年龄偏大,斜视度也较大,甚至影响视功能,则肯定需要手术治疗; 4、调节性斜视:调节性斜视与远视孩子较多,戴眼镜之后就可以不斜视,此类儿童无需要做手术,但如果通过戴眼睛依然不能矫正,又或者通过眼镜只能矫正一部分,则此非调节性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也需要手术矫正。 此外,隐斜视类型比较不容易被家长发现,但大童可能会存在视疲劳或者是有重影现象,此时患者可先通过保守治疗,比如戴眼镜、三棱镜,甚至进行视功能训练,如果上述方法依然无效,才考虑手术矫正。
    2023-08-03
  • 斜视多少度需要手术(视频)

    斜视多少度需要手术
    水平线斜视即内斜、外斜超过15棱镜,垂直性斜视即高低斜视超过10棱镜,可考虑手术治疗。 斜视度数需要手术治疗前进行检查,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方法确定斜视度数。但是斜视度数并不是手术的唯一指标,如常见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不是永远斜视,一天中发生斜视的时间很少,只偶尔出现,多数时间正常,对双眼视、儿童外观、社交没有明显影响。如果儿童年龄较小,2-3岁过早做手术反而会带来继发性内斜视的风险,所以即使有一定度数的斜视也不一定立刻干预。斜视度数是手术的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应根据患者年龄、斜视类型、双眼视功能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023-08-03
  • 先天性斜视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先天性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先天性斜视有以下三大块原因造成: 1、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位置异常,例如眼外肌本身出现解剖位置前移、后徙,或是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出现强直或部分肌肉纤维化等。此外,因发育期间肌鞘异常等出现解剖,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神经麻痹等,也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斜视; 2、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产伤,婴儿面部损伤或者是颅内压力升高,也会影响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从而导致眼外肌麻痹,进而导致先天性斜视; 3、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尤其是下一代子女,由于遗传导致斜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