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 抽动症心理治疗的效果(视频)

    抽动症心理治疗的效果
    抽动症是一种心理行为异常的疾病,医学上称为精神神经障碍性疾病。心理治疗是抽动症患儿治疗的主要部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多少给予适当方法。临床中通过耶鲁评分评估行为和情绪量表量化进行评定,根据抽动症轻重,例如耶鲁评分<25分属于轻度,20-50分属于中度,>50分属于重度。轻度患儿主要给予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患儿可以加入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抽动症患儿给予不良刺激和并发症本身可以引起病情加重,例如辱骂、嬉笑、嘲笑、歧视等各种伤害都可以影响疾病恢复。 心理治疗对抽动症患儿的预后,和防止病情加重具有重要意义。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从心理消除患儿和家长的困惑和担忧,指导患儿正确认识来自外面的应激和耻笑,告知抽动症患儿即使出现某些不适,在青春期后也会逐步减轻。即使遗留轻微症状,也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因此,正确认识疾病存在,给予心理性干预,科学应对,对抽动症的恢复存在积极效果。
    2023-08-02
  • 抽动症能不能按摩(视频)

    抽动症能不能按摩
    抽动症可以进行按摩,且疗效较好。因为按摩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方法之一,具有痛苦小、疗效好、见效快、复发率低特点。 通过选定特定经络穴位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直接作用于发病异常部位,例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肌群,控制肌肉异常收缩,直接缓解患儿症状。同时操作者和患儿进行肢体接触,眼神交流,减轻患儿焦虑情绪,增强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
    2023-08-02
  • 抽动症患儿眨眼睛频繁怎么回事(视频)

    抽动症患儿眨眼睛频繁怎么回事
    小儿抽动症较为早期的表现是眼部频繁眨动,属于抽动症患儿运动抽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抽动症的早期一般从颜面部首发,此时症状较轻,可能会当作眼结膜炎诊治,而后逐步加重,累及其它部位。从颜面部症状到颈部伸脖子,到肩部耸肩,再到上肢抖动、躯干吸腹,逐渐由单纯抽动变为复杂抽动,甚至出现发声抽动、感觉抽动等复合性抽动表现。
    2023-08-02
  • 抽动症患儿的情绪特点(视频)

    抽动症患儿的情绪特点
    抽动症的患儿会出现很多的情绪障碍问题,并且病情越重、时间越长,情绪障碍发生率越高。多数研究表明,抽动障碍患儿情绪自控性差,易激惹、易暴怒、易焦虑、易抑郁,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难以接受自我约束和控制。在男女对照研究中,女孩多出现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抑郁情绪、睡眠障碍,说明女孩情绪障碍更加严重。 此外,患儿的情感反应越强烈,抽动症症状越加重,容易引起家长和老师、同学不安,从而使症状再次加重,反复发作,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压力。另外,抽动症患儿的家长过分关注,一般会加重患儿情绪。有研究表明,抽动症患儿以及亲属焦虑程度,直接影响患儿病情和疾病预后。因此,在临床治疗抽动症的同时,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多久能好(视频)

    儿童抽动症多久能好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周期主要取决于病情轻重,以及是否采取合理、正规治疗手段。通常对于轻症患儿通过精神心理辅导、放松心情、解除精神紧张因素后,症状可较快消失或减轻。而对于中重度患儿,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存在剂量调整期。早期开始是小剂量服用到症状完全控制,称之为剂量加量期。而加量期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强化维持治疗,再逐渐减药、停药。药物治疗的总疗程可能为数月,而对于部分难治性抽动症患儿,疗程可能为数年,甚至对于5%-10%的患儿,抽动症可延续到成人。
    2023-08-02
  • 抽动症的孩子晚上睡觉也抽动吗(视频)

    抽动症的孩子晚上睡觉也抽动吗
    孩子出现抽动症,也指抽动障碍,通常无论症状轻重,均出现在清醒期,入睡后即会消失。而抽动障碍指孩子在清醒期出现的运动性抽动,比如肢体抽动、面部肌肉抽动。另外,孩子也可以出现发声性抽动,比如清嗓子、咳嗽、大口喘气,或者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如果孩子出现夜间的抽动,尤其是在睡眠期出现抽动,则需要排除其它疾病,比如睡眠障碍、夜间癫痫发作,必要时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通过睡眠期脑电图的检查进行甄别。
    2023-08-02
  • 抽动症吃什么药(视频)

    抽动症吃什么药
    抽动症患儿需根据症状和时间选用不同药物,具体如下:1、症状较轻:早期以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为主,主要是少看电视、电脑、手机,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包括可乐和油炸食品,一般半年左右的调整后可改善症状。还可给予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辅酶Q10,主要通过增加神经稳定性而改善症状;2、症状较严重:目前认为抽动症与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心理疏导、行为治疗,加用药物如硫必利、舒必利、氟哌啶醇等,可调整神经递质而改善抽动症症状。但以上药物均具有较大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质量、剂量进行治疗。一段时间治疗后可逐步调药、减药,从而改善症状,甚至避免发生副作用。
    2023-08-02
  • 抽动症时好时坏怎么办(视频)

    抽动症时好时坏怎么办
    抽动症时好时坏,需根据导致孩子症状反复的原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情绪、心理出现异常:部分孩子抽动症本来已好转,突然间加重,可能与情绪、心理方面出现异常有关。如近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较繁重及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等原因,导致孩子精神高度紧张或睡眠过少,出现抽动症加重情况。此时需及时给孩子减压,尽量降低其学习负荷,同时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抽动症的症状随之会好转;2、不合理用药:部分孩子抽动症时好时坏,可能由于用药不规律或不合理导致。如部分家长在抽动症用药时,应用一段时间觉得症状好转后,擅自停药,此时会导致抽动症症状出现反复,从而引起症状时好时坏情况。抽动症是精神、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此时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另外,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不能擅自停药。
    2023-08-02
  • 手足抽动症怎么治好(视频)

    手足抽动症怎么治好
    手足抽动症的治疗,是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综合进行。手足抽动症是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要根据孩子的临床症状以及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临床症状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不建议早期进行药物干预,可以先去除导致孩子出现抽动症的诱发因素。具体如下:1、心理治疗:如孩子出现眨眼、挤眉、 噤鼻子、咧嘴等面部表情抽动,有时是由于过度紧张、焦虑、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导致。此时需给孩子减压,提供宽松、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家长要和老师密切配合,不要对孩子过分批评和指责,以免孩子精神过度紧张,加重上述症状;2、行为干预:避免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闪光刺激可能会加速上述症状的出现;3、药物治疗:若经行为管理和心理治疗后效果不佳,可配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泰必利、硫必利以及氟哌啶醇。
    2023-08-02
  • 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区别(视频)

    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区别
    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具体如下:1、抽动症:主要表现为出现重复性动作,比如频繁眨眼睛、挤眉毛、津鼻子、咧嘴,或出现发声性的抽动,如频繁清嗓音、咳嗽等。还会表现出耸肩、抬手、踢腿、腹肌抽动等症状,可伴随不同程度的性格异常,比如表现冲动,与他人交往时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等;2、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存在注意力缺陷,可一直处于活泼好动状态,对任何事物均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便是最喜欢的游戏或电视节目,均不能使其集中注意力。进行一项活动超过20分钟便会终止,再开始进行下一项活动。就诊时会表现出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回答医生问题,而是不停的进行各种小动作,比如手不停的摆弄物品,或站起来到处跑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