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 抽动症确诊的方法(视频)

    抽动症确诊的方法
    抽动症确诊方法如下: 1、发声抽动:为嗓子内发出怪音或清嗓子的声音; 2、慢性抽动:即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持续一年以上; 3、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除发声抽动表现以外,还会说粗话。此类对儿童影响较大,其可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确诊儿童为抽动症时,需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如药源性、锥体外系症状、癫痫等导致抽动症状; 4、耶鲁症状量表或共病诊断量表等判断儿童是否为抽动症。
    2023-08-02
  • 抽动症药物(视频)

    抽动症药物
    抽动症的药物治疗有两方面,一个是针对抽动症状本身,另一个是针对共患病。1、针对抽动症本身,通常选择氟哌啶醇、硫必利、可乐定,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药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所以通常选效果比较好,副作用比较少的药物,但每个人的剂量、使用方法不同,需要请专业精神科大夫判断并选择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疗程进行个体化、精细化治疗。2、抽动症病人容易共患其他病,且共患病概率高,比如强迫障碍,不能只单纯控制抽动症状,还要控制强迫障碍,要使用抗强迫药,共患抑郁障碍,要使用抗抑郁药,使用哪一个抗强迫药和抗抑郁药,还是因人而异,要根据病人病情、临床特点及对药物的耐受,选择合适、安全、有效的药物。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怎么办(视频)

    儿童抽动症怎么办
    儿童抽动症是神经行为疾病,患者有行为方面的异常,所以此病的治疗既包括药物治疗,也包括非药物治疗。首先需对此疾病进行症状程度分类,俗称耶鲁评分,对患者症状、病情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症状评分在<25分,则属于轻度;25-50分属于中度;>50分属于重度。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通常轻度患者首选非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家庭支持治疗、心理行为干预,临床上心理行为干预最常用的是习惯行为逆转以及暴露与反应预防; 2、轻度到中度患者根据其对孩子的学习、社交、行为、生活质量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基本不影响患者学习、生活,也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抽动合并明显共患疾病,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抑郁、焦虑等共患行为疾病,说明患者症状较重,即需选择药物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不要擅自使用网上或者病友们之间推荐的药物。
    2023-08-02
  • 抽动症睡着还会有抽动吗(视频)

    抽动症睡着还会有抽动吗
    抽动症也就是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不能自己控制短暂、快速、突然、没有目性、程度不同抽动和不协调动作,包括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类型。临床症状一般是时轻时重,复杂多变,常会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导致症状加重或者是减轻。一般在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情绪好转时候,症状可以减轻,睡眠以后症状可以消失,所以睡着以后一般不会再出现抽动,而常见会加重症状因素,包括情绪紧张、焦虑、生气、受到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伴发感染等。 尤其是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玩游戏有暴力内容,或者是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父母经常吵架,还有超负荷学习压力和各种心理压力,活动过度,以及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都会促进抽动加重,反复和不容易控制。如果在睡眠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抽动症状,这个时候需要排除可能器质性疾病,以及有关因素引起继发性抽动障碍,比如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还有遗传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还有排除像链球菌感染、神经梅毒,以及兴奋剂或者是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药物因素等。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视频)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
    抽动症也就是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跟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对于抽动症诊断,目前还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是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也就是按照患儿抽动症状以及相关共患精神行为表现来进行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前提,体格检查会包括有神经精神检查,但是由于多种器质性疾病以及有关因素,也可以引起抽动障碍,也就是继发性抽动障碍,所以临床诊断时候需要进行鉴别。 这时需要用到包括磁共振在内神经影像学检查,其它辅助检查还包括有脑电图,心理测验以及实验室检查,比如需要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心因性抽动,以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还要排除遗传性疾病,比如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要排除感染因素,链球菌感染、脑炎、神经梅毒,而且还要排除药物性因素。因为有一些兴奋剂或者是可以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药物,如哌甲酯、可卡因、卡马西平等。因为这些因素也都会引起抽动表现,所以需要通过特殊检查进行鉴别。
    2023-08-02
  • 抽动症怎么治(视频)

    抽动症怎么治
    抽动症治疗要注重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治疗分为以下几方面: 1、对儿童、家长和老师进行健康宣教抽动症是疾病,并非儿童品行问题、调皮捣蛋; 2、劝导抽动症的儿童不要对此自责、自卑,正确面对同学们的嘲笑、增强治疗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3、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不同治疗方法, 4、一般治疗抽动症、强迫症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可以结合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诱发病情加重。 此外,抽动症存在误区,需要注意鉴别,具体如下: 1、当儿童出现摇头,耸肩,挤眉弄眼等抽动症的症状,家长并未在意,认为这是孩子的调皮捣蛋,耽误儿童治疗; 2、很多家长对抽动症的一知半解,当孩子出现了抽鼻子、舔嘴唇这种不良习惯时,过分担心; 3、孩子已经明确诊断为抽动症,但家长不知选择何种治疗手段,结果延误治疗。
    2023-08-02
  • 抽动症可以自愈吗(视频)

    抽动症可以自愈吗
    轻症抽动症在调整孩子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放松同时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时,通常症状可以减轻,甚至有些孩子通过心理调整或行为逆转训练等可以自愈。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不自主、突发、快速、反复、没有节律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性抽动,或者以发声性抽动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短暂抽动或者慢性运动、发声性抽动障碍,还可能有多种运动抽动和发声性障碍联合存在的情况。对于简单、短暂的运动抽动,通常孩子会出现眨眼睛、耸鼻子等症状,对于运动和发声联合抽动,通常还出现多个部位的抽动,同时伴有清嗓子、清喉音或者吼叫等症状。复杂的抽动通常出现咬嘴唇、跳跃、模仿他人、突然耸肩膀或者鼓肚子等情况,还有的孩子可能同时合并多动症、强迫症,有并发症时通常需要用药物来进行干预,对于比较明显的抽动障碍也需要药物和行为治疗同时干预。
    2023-08-02
  • 轻度抽动症怎么治好(视频)

    轻度抽动症怎么治好
    轻度抽动症患儿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也就是行为疗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淡化处理:建议家长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症状,不要在其面前谈论病情,以免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发现孩子发生抽动的时候,可以与其聊天,或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可能会减轻症状; 2、放松疗法:家长可以带患儿出去旅游,去公园等休闲场所,多带患儿参加体育活动; 3、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减少接触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4、家长、老师要多与患儿进行及时沟通,共同努力减轻患儿的精神压力,有利于抽动症患儿缓解症状。
    2023-08-02
  • 抽动症能自然好吗(视频)

    抽动症能自然好吗
    抽动症是儿童行为异常性疾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情绪等有关。本病经过治疗多数预后较好,部分抽动症患儿能够自愈,约10%-20%的患儿到青春期抽动症会逐渐消失。但是,大部分患儿抽动症无法自然消失,需要进行药物或物理方法干预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症状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期,影响到生活、社交、工作等多方面。 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抽动症的症状后,需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由专业儿科、神经内科的医生进行检查、判定,判定抽动症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治疗。注意不可盲目认为抽动症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自行痊愈,这样会耽误治疗时机。
    2023-08-02
  • 抽动症复发症状(视频)

    抽动症复发症状
    抽动症的复发症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运动性症状:表现为眨眼睛、挤眉、眼睛上翻、撅嘴、点头、耸肩、摇头、甩臂、踢腿、鼓肚子、吸肚子等; 2、发声性抽动:表现为清嗓子,可发出吼叫声、呵呵声、吭吭声,甚至犬吠样声音、鸟叫声等异常声音; 3、心理行为障碍:常见表现为强迫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强迫症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出现并持续存在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冲动行为或者重复行为,如不停洗手,患者感到痛苦和烦恼。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患者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事情上,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容易被无关事情分散注意力,导致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下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