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 抽动症有遗传吗(视频)

    抽动症有遗传吗
    抽动症患儿目前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抽动症患儿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国内外研究证明,同一家族中抽动症患儿的发生要达到40%-50%,同卵双生子患病率一直高于双卵双生子,这提示本病存在高度遗传倾向。但遗传方式和遗传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抽动症患儿的性别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中枢神经受性激素影响有关。抽动症患儿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可以源于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但抽动症存在遗传性,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病。因为疾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部分需要外因刺激才能诱发疾病存在,部分患者可能终生不易发病。
    2023-08-02
  • 抽动症做视频脑电图有用吗(视频)

    抽动症做视频脑电图有用吗
    对抽动症患儿给予视频脑电图检查,对临床诊断存在重要价值。因为抽动症诊断本身无特异性客观指标,临床表现与多种疾病症状相似,并且同时可以出现共存,例如癫痫发作,导致临床存在较多误诊。因为视频脑电图是电生理和症状同步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既可长时间检测脑电功能情况,又可同步观察患儿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充分认识抽动症症状提供可靠依据。但有时局灶性肌肉抽搐,患儿仅单纯性表现为眨眼、摇头、耸肩、肢体抖动,仍然应该与癫痫肌阵挛发作和小儿脑病,例如脑炎、舞蹈症、中毒等相互鉴别,这是视频脑电图在鉴别诊断方面起关键性作用。 此外,症状发作可以与脑电图同步电生理相对照。如果在症状发生前、中、后期,脑电图表现正常,同时排除脑病的其它症状,则可以诊断为儿童抽动症。抽动症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非特异性,部分可以出现脉搏增多,调节调幅差,反映患儿可能存在轻微脑神经损害和行为异常障碍,同时部分患儿在脑CT、核磁不能诊断的基础上,脑电图能够反映脑功能、大脑皮层发育情况,以综合评价抽动障碍患者的预后。
    2023-08-02
  • 小儿抽动症的危害(视频)

    小儿抽动症的危害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的常见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眨眼、撅嘴、清嗓子、耸肩、伸脖子、吸肚子、清嗓子,甚至出现秽语发作、肢体抖动等。因疾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给家长和儿童造成很大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抽动症的危害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强迫症状、学习困难、睡眠障碍、品行障碍、暴怒发作、自伤行为等。 因抽动症多发生在5-10岁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儿童心理、社会成长较为重要,反复发作会引起同学嘲笑,甚至降低患儿的自尊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业和就业选择,都有很大影响。
    2023-08-02
  • 神经性抽动症有什么特征(视频)

    神经性抽动症有什么特征
    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分为两大类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运动性抽动:患儿可能出现常见的眨眼、皱鼻、张嘴,或者肢体的抽动等;2、发声性抽动:患儿可能出现类似清嗓子的动作,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无论出现何种类型的症状,儿童都可能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病情波动,如发作的频率、强度可能因为诱因而加重或减轻。另外,儿童也可能会出现症状的改变,比如早期可能眨眼,之后不眨眼睛,开始出现皱鼻,不皱鼻子后开始张嘴,也可能在眨眼的基础上合并其它症状。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患儿就医。
    2023-08-02
  • 抽动症严重会怎么样(视频)

    抽动症严重会怎么样
    抽动障碍,即抽动症,如果症状十分严重,通常会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甚至家庭关系等,产生不利影响。对患者心理发育会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的情绪。抽动症可能会迁延难愈,甚至到成人期还会有抽动症状。如果发现有抽动障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发育行为儿科、神经内科就诊。得到医生指导和科学药物治疗后,可以使抽动症得到较好控制,以免抽动症反复发作或者迁延难愈。如果抽动症的症状逐渐严重,可以影响生活、学习质量,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2023-08-02
  • 怎样判段孩子是否是抽动症(视频)

    怎样判段孩子是否是抽动症
    判断孩子是否是抽动症,首先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如果频繁眨眼睛、挤眉毛、挤鼻子、咧嘴,或者清嗓子、耸肩、踢腿、抬手这些反复重复的刻板性动作,同时这些动作只在白天出现,睡着后就会明显消失,而且一般孩子在精神高度集中、紧张焦虑时,这些动作会明显,而当孩子完全放松时,这些动作就会减轻。因此要注意孩子可能存在抽动症的可能,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带领孩子到医院就诊,查头部CT、核磁、脑电图、肌电图、血尿变常规,同时需要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和铜蓝蛋白。上述症状如果不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可考虑孩子是抽动症,因为抽动症是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必须先除外器质性疾病后,才能够对孩子做出抽动症诊断。
    2023-08-02
  • 小孩抽动症缓解方法(视频)

    小孩抽动症缓解方法
    若小孩为轻型抽动症,家长可以通过行为干预来进行较好的治疗。小孩若有频繁眨眼这类抽动症的症状,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止用眼过度,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要严格控制每日使用时间在30分钟以内。小孩若有眨眼频繁的症状,家长不要说教、批评甚至打骂,这种情况可能短时间内可以缓解,但是之后可能这种症状会有爆发性增长。可以转移小孩的注意力,在眨眼频繁的时候,让小孩看绿色的地方,或者散步,或者闭眼听舒缓、轻柔的音乐等。但是如果抽动症比较频繁,而且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甚至进行药物治疗。但是轻型抽动症,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行为的干预,根据效果再决定下一步诊疗。
    2023-08-02
  • 抽动症患者的护理(视频)

    抽动症患者的护理
    抽动症是精神心理障碍性的疾病,抽动症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保持孩子轻松、健康的心理环境:需要给孩子提供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父母管教时态度不要过于简单、粗暴,要经常跟孩子谈心,了解其内心活动;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避免造成其过度紧张、焦虑或者恐惧的心理;不要过于严苛,施加过多压力,可能会导致孩子由于紧张、焦虑或者恐惧,导致抽动症加重;2、避免孩子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尤其是打游戏或者看比较惊险的动画片、电影,会导致精神高度紧张,而且闪光刺激会导致抽动症加重;3、适当从事户外运动:比如进行有氧锻炼,可以缓解内心压力,同时对于缓解抽动症有一定好处。
    2023-08-02
  • 有治抽动症的吗(视频)

    有治抽动症的吗
    抽动症的治疗已经很成熟,并且有很多成功的证据,通常分为两个层次的治疗,主要分析如下:1、针对症状:如眨眼睛、挤眼睛、素嗓子、动嘴角。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去掉症状,可能有早期且典型的药物,如可乐定、氟哌啶醇、硫利达嗪等可以改善抽动症的症状。目前使用更多、更安全的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等。第二个是避免加重抽动症状,一些物质可以使抽动加重,要避免使用,如食物添加剂、咖啡因,孩子尽量少喝有咖啡因的饮料,包括可乐、咖啡,尽量少摄入食品添加剂多的零食;2、针对共病:很多孩子抽动同时会有共病,通常建议进行全面筛查,判断是否有别的共病问题,若有应共病同治。单纯只使用一些办法治疗抽动症,其他不干预,很难取得很好的疗效。
    2023-08-02
  • 宝宝抽动症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儿童抽动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往往在男孩中较多见,男女比例约为5:3。儿童抽动症发病年龄最小2岁,大的可到21岁,5-10岁多见,即学龄期最多见,以10-12岁最严重。儿童抽动症临床表现如下: 1、运动性抽动:患儿面部表情怪异,挤眉弄眼、眨眼睛、吸鼻子、口角抽动、耸肩膀,甚至吸腹; 2、发声性抽动:患儿会发出声音,如不自主咳嗽,在紧张、焦虑、生气、恐吓时可能上述症状会加重。部分患儿患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情况会加重,家长在提醒时症状也会加重。平常要让患儿处于比较放松的环境,使其情绪定,可减轻抽动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