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倩

  • 输血禁忌有哪些(视频)

    输血禁忌有哪些
    输血的禁忌内容具体如下: 1、曾经出现过输血反应的患者,再次输血时要慎重; 2、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输血时应慎重; 3、血型不合、核血未通过,以及部分自身原因,也不能输血。 输血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常出现危及生命的失血症状后,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若患者的症状无需输血时,则尽量不输血。
    2023-08-01
  • 血涂片的作用是什么(视频)

    血涂片的作用是什么
    血涂片是有效的血液检查方式,由于血常规检查都是应用机器操作,所以对血液的细胞形态难以辨别,因此需要补充血涂片的检查。血涂片是在玻片上涂抹患者的血液,随后进行染血,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观察。 通过血涂片可以观察白细胞的形态,进而分析疾病的病因。例如可以观察血液是以何种细胞为主、是否存在异型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然后查看红细胞形态大小、有无碎片,不同情况会提示不同疾病。
    2023-08-01
  • 儿童血小板增多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儿童血小板增多是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原发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儿童血小板增多通常以继发性原因为主,通常的原因有感染、缺铁性贫血、缺氧等。 儿童中较少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此病是骨髓的异常增生,血小板数增高程度异常,通常大于1000×10^9/L。此外,部分儿童会出现脾大的症状,进行骨髓穿刺后可以看到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临床较为少见,儿童多因继发性病因发病。
    2023-08-02
  • 血友病患儿抽血后会怎样(视频)

    血友病患儿抽血后会怎样
    血友病患儿由于缺乏凝血因子,易出现出血症状,应尽量避免对此类患儿进行人为采血、肌肉注射等操作。通常表浅的操作,比如静脉抽血、血常规通常不会存在危险,采血以后需要使劲长时间按压;若出血不止,应及时为其补充凝血因子。 此类行为并非特别禁忌,但血友病患儿不要进行肌肉注射。孩子患病应采用吃药或输液,若被禁药,应避免肌肉注射。此外,进行预防接种时,应选择较小针头进行皮下注射,减少出血危险。血友病患儿经常可能有一些感冒、发烧等症状,允许就诊采血,采血后需按压较长时间,需停留观察,若出血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2023-08-01
  • 生理性贫血发生在出生后吗(视频)

    生理性贫血发生在出生后吗
    生理性贫血发生于孩子出生后3个月以内。生理性贫血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孩子出现生理性贫血,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以胎儿的血红蛋白为主,胎儿血红蛋白寿命很短,出生以后破坏的较多。又由于孩子在前3个月体重增长快,需要的血红蛋白较多,骨髓造血跟不上破坏的程度,所以此阶段会出现生理性贫血。 如果婴儿身体情况很好,3个月以内发现血红蛋白有点低。随着其年龄增大,骨髓增生逐渐恢复以后,体内血红蛋白就会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2023-08-01
  • 一岁宝宝贫血有什么症状(视频)

    一岁宝宝贫血有什么症状
    一岁的孩子出现贫血后,多数患儿会表现为不愿意行动,原本比较活泼的儿童也不愿意说话。另外,观察儿童面色时,多表现为面色发黄。此外,在睑结膜、甲床处,会表现苍白的颜色。 另外,部分贫血的孩子还会有异食癖,不能吃的东西如土、墙皮,孩子拿起来就吃。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血常规的检查。
    2023-08-01
  •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视频)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存在较多原因,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原因。例如,婴幼儿通常由于喂养不当、添加辅食不及时引起,此类患儿以营养性贫血为主。 若患儿出现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例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浸润,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继而引起贫血症状。若患儿的造血功能正常,由于疾病引起血细胞破坏,则称为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有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等。 此外,部分患儿还会存在慢性出血症状,例如肠道的慢性失血、黑便、肠道溃疡、肠道疾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性贫血,应格外注意。
    2023-08-01
  • 宝宝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如何治疗(视频)

    宝宝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如何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低也可称作贫血,贫血存在较多原因,可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例如婴幼儿由于缺乏造血原料、添加辅食不及时或者早产,导致早期储存不足,造成营养性贫血。因此,可针对性补充造血原料,比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若为溶血性贫血,应诊断患病原因,分辨其属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从而采取对应治疗。 若患儿为失血性贫血,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肠道溃疡、息肉等。此外,产生失血的原因还有骨髓的问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肿瘤引起引起贫血,需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因治疗。
    2023-08-01
  • 儿童败血症怎么治疗(视频)

    儿童败血症怎么治疗
    败血症由感染引起,有多种致病菌,例如细菌、支原体以及其它的病原菌,所以先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抗菌素治疗之前需要做血培养,根据血培养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血培养结果未得出之前,通常先进行经验性治疗。根据部位和病症,进行经验性治疗,并用药要足量、足疗程。败血症指细菌侵入血液,沿血流进入其它脏器,从而引起各个脏器出现相应症状。
    2023-08-01
  • 儿童败血症的症状(视频)

    儿童败血症的症状
    儿童发生败血症的临床表现通常与感染症状相同,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抵抗力较差的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可能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比如心脏衰竭、肾脏衰竭等,还可影响凝血功能,引发出血症状。 血常规化验通常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进行血培养时可出现细菌生长。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容易发生败血症。例如皮肤容易出现疖肿,还可出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者肠道感染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