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是什么意思(视频)

    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是什么意思
    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是旧时肾功能分类,CKD或慢性肾脏病的1-2期接近于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此阶段由于临床表现不突出,没有其他明显替代症状,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因此时病情隐匿,并需要存在肾损伤证据,往往更需要医生对其进行关注、早期控制,并早期进行诊断、治疗,从而延缓进入CKD3-4期乃至发展到5期,因此诊断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更高。 以前肾功能衰竭分为慢性肾衰竭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变化,肾脏病概念从慢性肾功能不全到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病是概念的历史变迁。目前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因、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尿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
    2023-08-01
  •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视频)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一种较重的病理改变,具体情况如下:1、临床病变:患者可能伴有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进而出现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钙、磷电解质调节紊乱,水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疾病;2、病理改变: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较重,通常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与肾小球间的间隙变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等病变。部分患者在肾脏彩超的检查上可能会表现为慢性肾衰竭表现,如肾脏萎缩、肾内实质回声增强、皮髓分界不清,甚至可能出现血流信号减弱等情况。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通常较差,可能随着病情进展快速发展到尿毒症阶段,而发展到尿毒症阶段的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考虑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以及要积极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并发症状。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对于急性肾衰竭,在我国常见原因如药物、感染。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和部分老年人,若不恰当地使用肾毒性药物,易出现急性肾衰竭;且部分病人反复的感染,也易导致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多数是慢性肾炎进展,预防其发生措施如下: 1、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需进行积极治疗; 2、因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高危因素,故需积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使其在标准范围,一旦出现并发症导致慢性肾衰竭,则为不可逆; 3、长期口服导致慢性肾损伤药物,长期不正确使用药物,可导致不可逆肾衰竭;同时不建议长期使用保健品或中草药制剂。且慢性肾炎通过积极控制可延缓病情,甚至阻挡慢性肾衰的发生。
    2023-08-01
  • 尿毒症是怎么引起来的(视频)

    尿毒症是怎么引起来的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尿毒症就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所有肾病的最终发展都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有糖尿病肾病,患糖尿病时间久了之后会累及到肾脏,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会逐渐影响到肾脏功能,出现肾功能失常,比如肾衰竭,使患者慢慢出现尿毒症。 高血压会影响肾小球动脉,使肾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出现肾脏的逐渐萎缩,血肌酐逐渐升高,出现衰竭的症状,终末期会变成了尿毒症。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有很多种,包括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脏间质性疾病或慢性间质性肾炎在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长年累月的发展最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之后患者会出现尿毒症。其他的梗阻性的原因有很多,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腹腔肿瘤压迫肾脏输尿管、恶性肿瘤直接侵犯肾脏,这些患者都可以出现尿毒症。 肾脏血管性疾病,比如肾脏动脉狭窄也会引起肾脏缺血,最后患者会出现肾脏纤维化,逐渐萎缩,肾脏功能会逐渐丧失,最终结局也是尿毒症。 所以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不单是肾脏的疾病,还有其他系统的疾病。高血压是心内科疾病,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疾病,呼吸科疾病比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免疫系统性的疾病狼疮性肾炎最终也会影响到肾脏,伴随着肌酐逐渐的升高,没有控制好都会出现尿毒症。 目前抗生素使用的比例比较高,滥用率比较高,长期累月的使用之后也容易引起肾脏的功能出现问题。抗生素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引起肾脏间质的损害,比如庆大霉素等药物都基本上已经被淘汰,因为肾毒性太大。 所以尿毒症的形成源于对于日常疾病的认识和控制,患者要避免尿毒症的发生,任何疾病都应该规范治疗,而不应该自行治疗,或者去诊所随便用药治疗。患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疾病要认识深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自行购买药物的人最好认真阅读说明书,有些药物的确对肾脏有损害而往往并没有注意,觉得药物剂量太小直接加剂量都可能出现尿毒症。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食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食疗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食疗上要做到低盐、低水、低蛋白、高热量、低钾,具体如下:1、低盐、低水饮食: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水肿,要减少盐摄入量,每天应<3g,而低水饮食包括粥、汤、饮料、水果等要严格限制;2、低蛋白、高热量饮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0.6-0.8g/(kg.d),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鸡肉,鱼肉等。尽量少吃红色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由于上述肉类食品含磷较高,而长期高磷血症会导致瘙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3、低钾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会出现酸中毒、高钾血症,而长期高钾血症会引起心脏抑制,甚至出现心脏骤停,所以应避免食用含钾丰富的水果,如橘子、香蕉、柚子等。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检测:每天早晚要测量血压,血压波动较大时要多次测量血压,慢性肾衰竭的病人通常有血压增高或者高血压不易控制。还要观察心功能情况,要注意观察有无胸闷 、憋气、不能平卧等,如果有这些症状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同时使用利尿剂控制血压;2、饮食:出现高血压伴有浮肿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g。当浮肿比较明显时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还要注意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超过0.8g/kg。慢性肾衰竭通常会并发肾性贫血,有疲乏、无力、面色不好等改变,因此鼓励慢性肾衰竭的人群进食含铁高的食物。慢性肾衰竭的人群会有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情况,所以对高磷、高钾的食物尽量减少使用;
    2023-08-01
  • 单纯性肾盂肾炎如何治疗(视频)

    单纯性肾盂肾炎如何治疗
    单纯性肾盂肾炎治疗如下: 1、单纯急性肾盂肾炎,发病人群主要是育龄期女性,患者存在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易感因素,如泌尿系结石或畸形导致尿液反流,经过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2、单纯的慢性肾盂肾炎,需寻找有无反复发作的尿流不畅的易感因素,如果易感因素可去除,则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如果导致尿流不畅的易感因素无法排除,则治疗较难;后期患者如果反复治疗效果较差,且持续尿培养里尿细菌呈阳性,部分病人会转为慢性肾衰竭。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肾衰竭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肾衰竭主要饮食注意事项是低蛋白饮食,但低蛋白饮食要求每公斤体重0.6g左右蛋白摄入量,主要以动物蛋白摄入为主。饮食摄入要根据病人肾功能情况和病人自身营养状况,决定具体摄入量。目前饮食没办法做到精细化,所以具体情况要粗略估算,根据病人包括体重BMI指数,还有抽血检查肾功能情况,抽血检查钙离子、磷离子、血清白蛋白。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这样对延缓病人肾功能进展很有裨益。 另外,很多肾衰病人认为不应吃水果,其实要分别进行判断,如果病人本身有小便,尿量较多,这时可适当进食水果,水果里富含多种维生素,也有延缓肾衰作用。但如果病人本身尿量少,进食水果时要适当注意,因为水果特别是蕉类、橙子、橘子、柑橘,含钾较高,如果尿量少,又吃富含钾离子水果,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出现危险情况。饮食要根据病人不同,进行适当具体指导,是最佳方案。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是什么(视频)

    慢性肾衰竭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肾功能衰退,直至肾功能不能满足机体排泄废物,以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需要,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之前有慢性肾脏基础病的病史,慢性肾脏基础病包括各种原发和继发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等,如果不积极治疗、干预就会出现肾功能损害,直至进入尿毒症期。慢性肾衰竭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症状,主要的症状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纳差、厌食,以及贫血、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因为水肿比较严重,还可以出现心功能衰竭。在慢性肾脏病的保守治疗阶段,应该积极干预,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尽可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由肾衰竭期进入尿毒症期的时间,慢性肾脏基础病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对肾脏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和症状,及时干预。
    2023-08-01
  • 慢性肾衰分期(视频)

    慢性肾衰分期
    慢性肾衰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老分期,其以血肌酐指标作为评判标准。临床上分四期,第Ⅰ期代偿期,指血肌酐<177μmol/L,这一期多数患者可以治疗;第Ⅱ期是失代偿期,肌酐指标是177-442μmol/L,这一期多数患者容易治疗,而且或多或少会出现症状;第Ⅲ期是衰竭期,肌酐指标在442-707μmol/L,这一期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相应症状,各个系统症状都会出现,往往治疗起来较困难,所以在前两期时建议患者能积极治疗;第Ⅳ期是尿毒症期,血肌酐指标在707μmol/L以上。 美国KDOQI指南将其重新分为五期,这五期是以肾小球滤过率作为标准。第Ⅰ期是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第Ⅱ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90ml/min;第Ⅲ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60ml/min;第Ⅳ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30ml/min;第Ⅴ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ml/min。老的分期容易让患者不重视,到晚期时才想到肾已经损坏。新的分期是把肌酐正常的患者都归总于第Ⅰ期,起到强调重视作用。现在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五个分期重叠,即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较好,新的分期也能让患者重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