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FSGS肾病能痊愈吗(视频)

    FSGS肾病能痊愈吗
    FSGS肾病多数不能痊愈。FSGS是肾脏病理学的诊断名词,全称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导致病理类型的原因有原发免疫因素、遗传性因素,以及继发于其它肾脏疾病,比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局灶性病变逐渐发展引起FSGS。对于原发免疫因素引起的FSGS,治疗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多数呈难治性,应用激素时间比其它肾病综合征长,通常需要4个月才能见到效果。多数患者会出现激素并发症,需要配合免疫抑制剂,比如他克莫司等治疗。遗传性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不佳,逐渐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继发性FSGS的治疗属于慢性化表现,逐渐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2023-08-01
  •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办(视频)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办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间质的慢性炎性浸润以及纤维化,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在慢性肾衰竭病人中,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大概占10%-33%。考虑原发病的治疗,先应去除慢性间质性损害相关的外源性因子,比如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还有重金属或者其他病变,比如感染、泌尿系统的梗阻性病变,应有效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慢性肾小球间质性肾病的患者,肾功能衰退速度相对比较慢,需要动态监测肾脏功能,还要随时监测小便有没有隐血、蛋白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症患者,特别强调对抗生素的使用,因为目前抗生素使用比较泛滥,比如头孢、磺胺类的药物。很多人没有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超量使用,而且长时间使用,对肾脏损害比较大。所以平时感冒、发烧的时候,必须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正规使用抗生素,不能超量、超疗程使用。
    2023-08-02
  • 什么叫慢性肾功能不全(视频)

    什么叫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竭,又叫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上以出现代谢产物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共同结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水肿、血压升高、贫血,其共同的特征是血肌酐升高持续不降,并且超过3个月不能恢复,同时B超检查会发现患者的双肾呈现萎缩的状态。如果做肾功能显像的评估,可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许多患者可能是在早期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患者多会忽略轻微的血肌酐升高,不会及时就医。随着血肌酐水平的持续进展,肾功能就会进入不可逆的状态。所以如果在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要及早到专科医院就诊。
    2023-08-02
  • 胃痉挛的病因(视频)

    胃痉挛的病因
    胃痉挛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具体如下: 1、胃痉挛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还可能是胃石症,是由于吃了某些食物后,与蛋白质等物质在胃内结合而导致的,可引起胃痉挛; 2、饮酒、吸烟、进食生冷食物、有时饥有时饱、暴饮暴食,或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品也可以引起胃痉挛; 3、长期心理压力或持续高度紧张、过度疲劳,也可引起胃痉挛。部分慢性疾病易导致胃痉挛,如胃泌素瘤、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
    2023-08-02
  • 肌酐偏高吃什么药(视频)

    肌酐偏高吃什么药
    肌酐偏高有多种原因,大部分是慢性肾衰竭。用药时需要明确肌酐高的原发病,如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不同原因则治疗不同。 慢性肾功能损害者主要是用中药治疗,多需清热解毒、活血泄浊,代表药是益气补肾胶囊、降浊解毒胶囊。益气补肾胶囊有补气活血、益气扶正的功效,药物成分主要有冬虫夏草、黄芪等。降浊解毒胶囊可以活血,帮助肾脏恢复,排出毒素。 西药治疗需控制并发症和原发病,糖尿病病人要控制血糖;高血压病人要严格控制血压;慢性肾衰伴贫血的患者需要应用补血药物,如叶酸、铁剂、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素;伴骨质骨质疏松可以用骨化三醇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3治疗。所以血肌酐增高以后要到正规医院正规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肾功能衰竭。
    2023-08-02
  • 肾功能分期为几期(视频)

    肾功能分期为几期
    肾功能分期主要针对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不同,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这五分期分别以肾小球滤过率50ml/min、60ml/min、30ml/min、15ml/min为界限划分,具体分期如下: 1、慢性肾脏病1期,即CKD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此期临床上可无明显不适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2、慢性肾脏病2期、3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89ml/min,肾小球随时间进展逐渐损害加重,肾脏排泄代谢废物也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逐渐升高;病人可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较快出现明显症状; 3、慢性肾脏病4期,即CKD4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ml/min之内,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不能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症状; 4、慢性肾脏病5期,即CKD5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即尿毒症期和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患者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气促、皮肤瘙痒、口有尿骚味等一系列症状。
    2023-08-02
  •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血透(视频)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血透
    慢性肾衰竭的病人,临床上需要血透的症状如下: 1、明显的毒素升高: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不能吃饭、疲乏无力、头晕、胸憋气短、水负荷特别多,病人出现心衰等症状,都要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经过内科保守治疗,难以纠正,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4、高代谢:每天血肌酐的升高>100μmol/L 以上,也要进行透析治疗。 5、除了临床症状,还要参考实验室检查,结合血肌酐、尿素氮,如果病人血肌酐已经升高到707μmol/L以上,而且有明确的临床不适症状,出现顽固性高血压、水肿,需要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023-08-02
  • 怎样预防慢性肾衰竭(视频)

    怎样预防慢性肾衰竭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分成几大类,第一大类是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或者其它肾脏病;第二大类是遗传性疾病;第三大类是代谢性疾病。其次,药物也可导致急肾衰。另外,治疗或者疾病本身的原因也可导致慢性衰。故可通过以下方面,做好慢性肾衰的预防: 1、做到全民查体,建议大家每年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尿常规、测量血压; 2、对于继发性的肾脏病,应分别给予处理。比如常见的糖尿病建议病人到医院,定期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查。如果尿液中出现尿的微量蛋白,而且还伴有高血压,这时候应到肾脏病的专科门诊,听取专科医生建议后进行治疗; 3、患有遗传性疾病,比如遗传最常见的多囊肾和眼-耳-肾综合征,因为发病年龄、发病机理的不一样,这类有遗传家族史的病人,建议每半年就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和尿液的分析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最正规的治疗,以达到延缓肾脏功能进展,减少慢性肾衰发生的目的。
    2023-08-02
  • 慢性肾衰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慢性肾衰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中分成两部分: 1、第一部分是患者有慢性肾衰的症状。即病人有乏力、恶心、纳差、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而且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往往都会伴有贫血,也可出现乏力的情况。有一部分病人因为有并发症,会出现胸闷、憋气、咳嗽、咳痰,及神经系统的损伤。以上症状都有助于对慢性肾衰的诊断; 2、第二部分是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最注重的是肾功能检查,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指标是肌酐和尿素氮。如果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尤其是大于正常值很多倍后,可能被定义为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病人往往会伴有血液系统的损害,比如贫血、电解质紊乱、高钾或者酸中毒等。有的病人除恶心、呕吐症状以外,在B超检查时,会发现病人肾脏出现体积萎缩,以上都有助于慢性肾衰的诊断。
    2023-08-02
  • 慢性肾衰竭症状(视频)

    慢性肾衰竭症状
    慢性肾衰竭可以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系统。临床上常见有以下系统出现病变和不适症状: 1、胃肠道症状:病人会出现不适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纳差、恶心、呕吐等; 2、血压增高; 3、神经系统症状:慢性肾衰病人会出现血肌酐的增高,体内毒素透过血脑屏障,损害到神经系统,出现尿毒症的脑病。或者是因为毒素的增高还可以出现尿毒症的肺炎; 4、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类型。比如高磷血症会导致慢性肾衰病人出现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及难以纠正的贫血; 5、皮肤损害:由于慢性肾脏病的病人体内毒素代谢异常,不同分子量的毒素对机体造成了损伤,而且会累积到皮肤系统,导致有30%的病人会出现顽固性的皮肤瘙痒。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