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检测:每天早晚要测量血压,血压波动较大时要多次测量血压,慢性肾衰竭的病人通常有血压增高或者高血压不易控制。还要观察心功能情况,要注意观察有无胸闷 、憋气、不能平卧等,如果有这些症状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同时使用利尿剂控制血压;2、饮食:出现高血压伴有浮肿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g。当浮肿比较明显时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还要注意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超过0.8g/kg。慢性肾衰竭通常会并发肾性贫血,有疲乏、无力、面色不好等改变,因此鼓励慢性肾衰竭的人群进食含铁高的食物。慢性肾衰竭的人群会有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情况,所以对高磷、高钾的食物尽量减少使用;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急性肾衰常见并发症如下: 1、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比如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肾衰后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高钾或者低钾血症等,而对钙磷影响不明显; 2、容量变化:患者出现血压变化,比如急性肾衰以后,尿排不出去,容量过多会出现高血压;如果过度利尿,有些患者的血压会下降。年轻患者可无其它各系统表现,而老年患者可诱发其基础病。比如老年人会出现急性肾衰,容量负荷过多会出现心衰、消化系统紊乱。尤其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时,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贫血。这时肌酐突然增高,血液系统也会出现变化; 3、急性肾衰时还会出现凝血障碍,患者体内既是高凝状态又容易出血,所以患者会表现出皮肤紫斑、容易出血,易形成血栓。
    2023-08-01
  • 慢性肾衰的患者如何护理(视频)

    慢性肾衰的患者如何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护理措施如下: 1、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给予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呤、高钙饮食; 3、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定时测量体重,观察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感染征象; 4、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修指甲。保护水肿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皮肤瘙痒,遵医嘱应用止痒剂,切勿用力搔抓; 5、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6、加强心理护理,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根据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分为以下四期: 1、第Ⅰ期:肾功能代偿期,血清肌酐清除率在50%-80%,肌酐数值在133-177μmol/L,相当于CKD2期; 2、第Ⅱ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血清肌酐清除率在20%-50%,血肌酐数值在178-442μmol/L,相当于CKD3期; 3、第Ⅲ期:肾衰竭期,血清肌酐清除率在10%-20%,血肌酐数值在443-707μmol/L,相当于CKD第4期; 4、第Ⅳ期:尿毒症期,血清肌酐清除率小于10%,血肌酐数值大于707μmol/L,相当于CKD5期。 所以临床通常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有哪些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包括: 1.高血压:长时间高血压会引起全身血管的硬化性病变;比如脑血管的硬化,眼底血管的硬化,心血管的硬化,脑梗塞、脑出血、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出血、失明; 2.肾脏本身病变:比如肾功能丧失,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急剧萎缩。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视频)

    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治疗总体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要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饮食为主。所谓低蛋白饮食,病人应小于0.6g/(kg.d),以优质蛋白为主,所谓优质蛋白主要指动物蛋白,而不是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包括牛肉、鱼肉、精瘦肉,都属于优质蛋白。除此外还可以进食肾脏必需氨基酸替代饮食,保证体内各脏器功能营养供给。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伴有其它问题,比如高钾、低钙、高磷,甚至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比如高钾患者,还应注意避免含钾过多水果,比如香蕉、橘子可以少吃。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是指什么(视频)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是指什么
    终末期肾脏病也就是尿毒症,是开始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所谓CRRT的指征。适当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帮助纠正尿毒症导致的内环境紊乱,改善症状,延长生命,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积极回归社会,CRRT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到尿毒症阶段,说明患者肾功能损伤已经非常严重,可出现比较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相关并发症,这时体内水分、代谢废物难以完全从身体内排出,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而且替代治疗常常被用来治疗已经进入到尿毒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通过肾脏替代治疗,可以有效将体内毒素排出,避免身体其它脏器受到严重损伤,改善缓解顽固性恶心、呕吐等症状。透析患者五年生存率40%-50%,血透和腹透生存率类似。接受肾移植患者预后更好,接受死体供肾患者五年生存率86%,而接受活体供肾患者5年生存率95%。
    2023-08-01
  • 肾脏萎缩的原因(视频)

    肾脏萎缩的原因
    肾脏萎缩实际是形态式描述名词,说明患者肾脏体积缩小。能够造成肾萎缩状态原因很多,通常都是慢性肾脏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大部分肾脏组织被毁损,才会导致肾脏体积缩小。能够导致肾萎缩的病因最常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慢性紫癜性肾炎等,以上病因都会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萎缩,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萎缩病情通常不可逆转。 人都有两颗肾脏,左右各一,位于脊柱两侧。肾脏正常大小长径10-12cm,宽5-6cm,厚度约3-4cm,肾实质厚度1.4-1.8cm,皮质厚度0.8-1.0cm,左肾略大。如果双肾大小明显差异,一侧肾脏大小正常,而另一侧肾脏明显缩小,两侧上双肾长径相差达到1.0-1.5cm及以上,称之为单肾萎缩,常见于缺血性肾病,如肾动脉狭窄。如果双肾大小一致,长径明显低于正常,也就是10-12cm,多为8-8.5cm,被称之为双肾萎缩,可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但也有慢性肾脏疾病,肾脏的大小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如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肿瘤相关性肾病、肾脏淀粉样病变等。
    2023-08-01
  •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视频)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
    肾萎缩分单侧肾萎缩和双侧肾萎缩两种情况。一般来说,单侧肾萎缩好发人群为年轻女性,病因多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年轻男性患者,其病因多见于血管平滑肌的纤维肌发育不良。老年男性患者,其病因往往多见于动脉硬化。单侧的肾动脉狭窄、萎缩,导致的营养不良会引发单侧肾萎缩,但是更多见的是双侧肾萎缩。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后期都会引起双侧肾萎缩,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特别要明确的是,双侧肾萎缩意味着肾功能的衰竭是不可逆的,所以此时的治疗原则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其病理改变不可能恢复正常了,只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要对该病具有理智和清醒的认识,不宜过度治疗,如寻求部分特殊的、出乎意外的治疗方法。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症状(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全身系统的症状均会出现,但不同患者表现不同,并非所有症状均出现,多会出现小部分症状,表现各异。总体而言,患者肾脏的三大功能即排水、排毒和内分泌功能逐渐下降后,会导致全身系统的症状,具体如下: 1、常见的包括浮肿、高血压、泡沫尿; 2、消化道的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去消化科进一步检查发现尿毒症; 3、心脏方面的问题,包括常见的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4、血液系统表现,常见的是贫血,患者可能会无力、易瞌睡、记忆力下降等; 5、影响血小板的情况,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的紫癜,易出血,再严重的患者也可出现皮肤骨骼的损伤,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所以尿毒症的患者通常较黑,部分患者皮肤黧黑,还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骨痛,为总体的全身症状。 每位患者在不同阶段或耐受性不同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同,以上症状均可出现,也可能仅出现部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