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形成浅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性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胃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反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性改变; 2、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3、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5、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黏膜炎性损害。慢性肾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氨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6、胆汁或十二指肠反流。经胃镜发现和证实,胆汁反流是引起浅表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十二指肠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氢离子和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黏膜层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浅表性胃炎; 7、幽门螺杆菌感染; 8、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常,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
    2023-07-31
  • 急性肠胃炎如何治疗(视频)

    急性肠胃炎如何治疗
    急性胃炎是由于饮食不洁、饮酒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起病,以腹痛、呕吐、恶心为主要症状,伴随急性肠炎的一种疾病,其治疗方法有: 1、祛除病因,避免再进食刺激性饮食; 2、脱水较严重的主要以补液、补电解质为主,严重者需输液; 3、对症治疗,疼痛的给予解痉药止痛药,胃痛的可使用抑制胃酸药,严重发烧的病人,会使用抗生素。
    2023-07-31
  • 头晕肚子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头晕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伴随肚子疼(医学中称为腹痛),常见以下几种原因:1、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可能出现头晕,伴随腹胀、腹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现象。另外在消化系统其他疾病的前驱期,也会出现头晕、腹胀、腹痛、恶心、反酸等症状,阑尾炎、腹膜炎、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能造成头晕,伴有腹痛;2、循环系统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脏器的牵扯样疼痛,伴有头晕;3、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脑炎、脑脊髓膜炎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病情可能会加重;4、中毒: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害气体中毒,可能会造成上述症状。
    2023-07-31
  • 胃出血后多久可以吃饭(视频)

    胃出血后多久可以吃饭
    对于胃溃疡、急性胃炎引起的少量出血,只是大便潜血阳性,不耽误进食。可以进食较软容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辅以积极内科治疗。溃疡和胃炎明显好转以后,胃出血都可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但是对于出血量较大、出血较急,例如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此时在出血急性期应该禁饮食,给予积极止血内科保守治疗。待出血缓解以后2-3天再进食较软流质饮食,辅以内科治疗。1周以后,如果患者无任何不适,可以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如果急性出血期间进食,此时会增加胃酸分泌,导致出血量增加,反倒不利于治疗。所以,如果一旦出现急性胃出血,进食时间需要听专业医生建议。
    2023-08-01
  • 胃出血治疗(视频)

    胃出血治疗
    胃出血的原因较多。在国内,肝硬化导致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胃溃疡出血、胃癌出血、急性胃炎出血、胆道出血、还有胃的血管畸形出血,这几类都比较常见。对于胃出血的治疗来说,比如患者大量呕血,这种大出血要急诊入院,需要在胃镜下判断出血的部位和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原因来做不同的处理。如果只是便血或者黑便怀疑出血,也需要找原因。消化道出血一般都需要做胃镜和肠镜检查。 如果确定是胃出血,还要确定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因为不同的原因治疗不同。比如肝硬化导致的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主要是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果是溃疡或者胃癌的出血,一般给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的一些药物。如果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都不能够解决的情况下,就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来做胃部分切除或者动脉的结扎止血。
    2023-08-01
  • 急性胃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视频)

    急性胃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急性胃炎的诊断首先要详细问询病因,了解现病史,其次完善辅助检查。要做胃镜检查,是否有胃黏膜出血、充血、溃疡等。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等。胃镜有普通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操作时会有恶心、呕吐等轻度不适。胃镜术前需禁食6-8小时,问询是否有精神病史、张口困难等,无痛胃镜术前要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胃镜术后1小时内不要进食,无痛胃镜患者清醒后再进食。
    2023-08-01
  • 急性胃炎严重吗(视频)

    急性胃炎严重吗
    急性胃炎主要是急性的胃黏膜损伤,病因多为饮食不洁,食用对胃肠道黏膜有损伤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误食强酸、强碱等,主要症状是急性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吐血、黑便。治疗主要为抑酸和保护胃黏膜制剂,胃痛较严重者适当采用解痉止痛药物,胃胀较明显者采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腹泻需补充水分再用止泻药物。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与饮食调理,可取得较好疗效。
    2023-08-01
  • 急性胃炎吃什么消炎药(视频)

    急性胃炎吃什么消炎药
    急性胃炎的治疗方案制定与病因有关,理化因素、应激性反应以及其它系统疾病均可导致此疾病发生,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胃部充血、压力增高引起胃黏膜出血。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常规用药以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动力为主。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需配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共同使用。
    2023-08-01
  • 急性胃炎一般多久能好(视频)

    急性胃炎一般多久能好
    急性胃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1、病情较轻,可急诊处理,采用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类药物,适当补液,病情恢复快; 2、病情较重,常见于慢性胃炎基础上饮食不洁、饮食不当,造成急性胃炎发作,治疗周期长,需定期检查。
    2023-08-01
  • 急性胃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急性胃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急性胃炎大多是因为饮食不注意造成急性胃损伤,临床上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胃炎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不消化的食物; 2、不能喝酒,酒精刺激也会导致胃损伤; 3、可以摄入粥、薏米、淮参等有助于养胃的食物,增加胃黏膜的保护能力和修复能力; 4、尽量避免情绪焦虑、紧张,因为情绪焦虑、紧张也会增加胃的负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