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

  •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视频)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
    溶血性贫血患者表现与病情急、慢性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急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内溶血,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腰背部疼痛、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性倾向、肝脾肿大、肝功能衰竭等,若治疗不及时,会迅速发生溶血危象;2、慢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外溶血,起病比较缓,临床多表现为脾大、黄疸、长期贫血等症状。如果怀疑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应完善辅助检查包括针对红细胞自身破坏的辅助检查,如总胆红素升高或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升高,以及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红细胞碎片。血管内溶血患者还会出现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等。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辅助检查,可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外周血涂片可看到有核红细胞骨髓增生的活跃度增加等。此外,针对溶血性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酸溶血试验、冷凝集试验等。
    2023-08-01
  • 为什么会肾功能衰竭(视频)

    为什么会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属于严重并发症,常见原因如下: 1、基础疾病不重视: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以及继发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需要及早控制;如果控制情况较差,则会逐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急性原因:例如横纹肌溶解,夏天大量出汗,血容量不足或大量失血,女性产后子宫出血,或重度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挤压综合征可以导致出现急性肾衰竭;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紧急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之,患者先需要纠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包括肾前性、肾后性、肾性原因。
    2023-08-01
  • 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什么衰竭(视频)

    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什么衰竭
    休克早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属于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指肾脏本身没有病变,肾后的输尿管、膀胱没有尿路梗阻,单纯是由于流经肾脏血流减少,即肾灌注不足导致肾衰竭,其为休克早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类型。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分泌入血,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各个部位均不相同,具体如下:1、皮肤和肾脏:休克早期皮肤和肾脏对儿茶酚胺最为敏感,因此会出现皮肤、肾脏血管收缩,引起流经肾脏的血流减少即肾灌注减少,从而出现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表现为少尿、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升高,皮肤血管也会收缩,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冰冷等;2、心脏和脑:心脏和脑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强,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可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患者较少会出现意识改变和血压下降,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等。
    2023-08-01
  •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区别(视频)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区别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统称为肾性水肿,区别具体如下: 1、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但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正常,导致机体水和钠排出减少,在体内大量潴留,引起全身性水肿,患儿表现为血容量增加、高血压,此类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以出现充血性心衰、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病性水肿:主要见于各种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中蛋白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较为重要,蛋白降低时毛细血管渗透压降低,液体大量进入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液体较容易在组织疏松部位进行沉积,主要为凹陷性水肿。
    2023-08-01
  • 肾盂肾炎并发症(视频)

    肾盂肾炎并发症
    肾盂肾炎如果及时控制并发症很少出现,如果延误治疗、延误最佳时机的有力控制,可以出现并发症,具体如下: 1、肾乳头坏死是严重并发症之一; 2、糖尿病病人或者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可以并发败血症或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3、肾周围脓肿,严重的肾盂肾炎直接扩展,占90%。致病菌大多数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以大肠杆菌常见,多存在糖尿病、尿路结石或者尿路畸形,存在尿路梗阻的不利因素情况下,病人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或者压痛,健侧弯腰时放射,疼痛加剧。治疗时一定要强有力的抗生素而且要联合用药,用药的时候加强营养支持,甚至切开引流,可以把肾周脓肿彻底解决; 4、感染性结石,由于变形杆菌导致尿素酶分解尿中的尿素,使尿素呈碱性,磷酸盐在碱性尿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易产生沉淀形成磷酸铵镁和磷灰石性结石; 5、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多发生在急性严重肾盂肾炎,表现为来势凶险,突然寒战、高热、休克,死亡率达到一半50%左右,强有力的抗生素的同时加强营养支磷灰石性治疗,以规避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2023-08-01
  •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视频)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区别如下: 1、两者病因不同。急性肾炎常见于链球菌感染,慢性肾炎多数是由一些免疫性因素或非免疫性因素导致; 2、两者起病不同。急性肾炎的起病较急,多见于突发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而慢性肾炎病情较隐匿,若患者开始出现一些肾炎的症状,如轻度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时,患者常难以察觉。因此可能会伴随慢性肾衰的情况,患者一入院,可发现肌酐水平升高; 3、两者预后不同,急性肾炎多数情况下可自愈,病程约为一个月。另外,急性肾炎可能会伴有一过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往往都可恢复。而若慢性肾炎患者早期疏于诊断及治疗,一旦进入慢性肾脏病阶段,如肌酐升高后,病情常逐渐加重,难以再逆转。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饮食(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饮食
    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少尿期患者需给予营养补充及维持热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但鉴于少尿期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建议患者的饮食原则如下: 1、严格限制水摄入量,少尿期时患者存在全身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及心功能衰竭; 2、严格限制钠、钾、氯摄入,此时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表现; 3、建议病人进食容易消化吸收以及高热量的饮食; 4、限制蛋白质摄入,但对于高分解代谢水平或进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患者,可放开对于蛋白质摄入的要求。
    2023-08-01
  • 肾衰竭的早期能治好吗(视频)

    肾衰竭的早期能治好吗
    肾衰竭早期是否能治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可能会恢复,肾前性因素容量不足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补充容量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肾后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早期发现,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也可以恢复到正常。肾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尽快行肾穿刺活检,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的肾功能也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要控制血压、血糖,避免肾功能损害因素,根据不同的肾功能衰竭时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给予低优质蛋白饮食,尽可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到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阶段的时间。
    2023-08-01
  • 深蹲会导致急性肾衰吗(视频)

    深蹲会导致急性肾衰吗
    深蹲有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存在进行多次剧烈深蹲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但是深蹲仅为剧烈运动中的一种,进行剧烈运动后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当发生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后,肌红蛋白可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梗阻,从而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建议科学运动,避免在短期内进行深蹲等剧烈运动,从而避免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三期,具体情况如下: 1、起始期:属于肾脏在受到损伤的初始阶段,可以发生逆转,患者并没有太明显的临床表现; 2、维持期: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表现为少尿,即每天尿量在50-400mL或完全无尿,此时患者会出现很多全身症状,如消化系统会出现厌食,恶心;呼吸系统会出现急性肺水肿;循环系统会出现心力衰竭;血液系统会出现轻度贫血。同时伴随着明显的酸碱平衡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低钠血症; 3、恢复期:随着肾小球功能恢复,肾小管细胞再生,患者会出现多尿,肾脏滤过率有可能恢复正常,但是重吸收功能差。随着肾脏功能逐渐恢复,上述症状也将逐渐缓解。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