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视频)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有溶栓治疗和支架治疗两种方法,都适合于心肌梗死发生6小时以内的治疗。具体如下:1、支架治疗:对于胸疼6小时以内的患者,进行支架治疗效果更好,可以使堵塞的血管完全再通,残留的冠状动脉狭窄,通过放支架以后也可以完全疏通;2、溶栓治疗:只是把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掉,使血流通畅,但是冠状动脉内的斑块还是存在,所以急诊的支架治疗效果会更好。急性心肌梗死是特别急、特别重、特别有风险的疾病,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发作,且20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2023-08-03
  • 肌钙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肌钙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
    肌钙蛋白是反映心脏坏死的重要标志物,增高原因具体如下: 1、肌钙蛋白偏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肌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需首先排除该类疾病,患有各种冠状动脉疾患的人群容易发生心肌细胞坏死。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重要的标志物,只要肌钙蛋白增高,即可诊断为心肌细胞坏死; 2、心力衰竭,心脏压力和负荷过大,左心室充盈压增加导致心肌细胞膜损伤,进而导致肌钙蛋白升高; 3、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脏钝挫伤、心脏肿瘤,或全身恶性肿瘤、主动脉夹层、冠脉介入术后,心脏外科手术等导致。
    2023-08-03
  • 怀疑得心肌梗死如何检查(视频)

    怀疑得心肌梗死如何检查
    怀疑患有心肌梗死,需要明确此次起病的临床过程,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是急性胸痛来就诊的患者,怀疑心肌梗死,要做以下检查:1、心电图:主要根据与既往相比是否有变化,包括此次就诊,每隔半个小时、1个小时去做心电图,明确是否有变化;2、抽血化验:如果是心肌梗死,在起病后的半小时,肌红蛋白的指标即可能升高。起病3个小时以后,可能其他心肌酶的指标开始陆续升高。如果患者的酶升高,又存在症状,有心电图的改变,即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体检做完心电图,怀疑患有心肌梗死,此时抽血化验、心电图等不会有较大变化,要做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心肌的核素显像,明确是否存在对应心肌室壁的运动障碍及厚度变化,还要做冠状动脉的造影或CTA,即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血管是否存在高度的狭窄、闭塞,判断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肌梗死。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视频)

    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堵塞冠状动脉,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产生坏死,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抗栓治疗:是心肌梗死患者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如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进行治疗;2、抗凝治疗:一般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3、降胆固醇治疗: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原因之一,一线治疗药物是他汀类降脂药,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必要时可以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以及PCSK9抑制剂,进行强化的降胆固醇治疗;4、心肌缺血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比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以及尼可地尔等;5、预防心肌重构治疗:预防心肌重构,防止心力衰竭,可以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2023-08-03
  • 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
    心肌梗死通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原因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堵塞,直接原因是斑块破裂,出现血栓。血栓将血管管腔完全堵塞,血流无法通过,血管远端所供应的心肌细胞缺血,会导致坏死。如果斑块未破裂或者血管不狭窄,但是血管出现抽筋、痉挛,如果继发血栓形成也会导致管腔堵塞,血流中断,而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既往的基础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家族史等,会导致动脉硬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随着斑块逐渐增大管腔会狭窄,如果斑块表面出现血栓,则会导致血流中断。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原因(视频)

    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缺少血液供应导致心肌发生坏死,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1、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冠状动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狭窄斑块出现突然破裂,诱发血栓急剧形成。血栓形成后会堵塞血管导致血管完全堵死,下游心肌细胞缺少血液供应,出现心肌急性坏死,从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房颤:房颤血栓脱落随着血流流入冠状动脉,当卡到某些部位时会导致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出现心肌缺血、坏死;3、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贫血,由于血红蛋白降低明显,所以即使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狭窄,还会由于缺少血红蛋白运送足够氧气,导致心肌急剧缺血,从而导致心梗的发生。
    2023-08-03
  • 心肌梗死会在哪个年龄段发病(视频)

    心肌梗死会在哪个年龄段发病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男性45岁以后进入高发期,而女性则在60岁以后,可能与女性雌激素保护有关。当60岁以后男女发病率没有较大区别,经济越发达,可能冠心病发病率较高,近几年可以看到冠心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可能与年轻人压力大、不健康生活方式,还有过度劳累有关。对于家族当中,男性在55岁以下或者女性在65岁以下发病,属于家族的高发以及早发,则下一代的发病年龄可能提前,所以需要及早重视。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肥胖、运动较少、吸烟人群,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年龄可能提前。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溶栓条件(视频)

    心肌梗死的溶栓条件
    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现在已经在三级甲等医院相对比较少见。因为已经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治疗,就是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越来越为广泛,所以溶栓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少。原则上对于12个小时以内、年龄不超过75岁的患者,并且是无法进行急诊PCI救治条件的医院,建议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同时患者既往在1年以内不能有脑出血,在半年以内没有较大的手术,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溶栓治疗,解决心脏血管狭窄以及堵塞的问题。 对于溶栓治疗的成功率,相比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成功率要低。但是相对部分大型的三甲医院来讲,溶栓治疗仍然是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最常用或者是最容易使用的方法,因为溶栓药物非常容易购买。对于大型的手术治疗器械在基层医院里不能及时得到普及,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配置,所以溶栓治疗对于基层医院仍然是非常重要。
    2023-08-03
  • 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方法(视频)

    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方法和所讲的手术治疗相对应,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心肌梗死患者是通过介入方法,然后把堵塞的血管打通,从而挽救大片的坏死心肌,也是最为积极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家庭条件或者是医疗条件的各种限制,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通过药物保守的方法解决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问题。所讲的保守治疗主要是包括溶栓以及术后的药物治疗以及后期的恢复。 相对于进行急性心梗的手术而言,大部分基层医院以及乡村级的医院,通过药物的保守治疗对于心梗的患者仍然是非常重要,也是第一时间能够挽救患者性命的治疗方法。
    2023-08-03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在临床表现上最突出的症状就是胸痛,区别于心绞痛和其它的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胸痛程度较重且很剧烈,而且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至呈逐渐加重的过程,疼痛可以呈闷痛感、绞痛感、压痛感、胀痛感。在疼痛发作时,伴有心悸、出汗、呼吸困难、濒死感,而且疼痛还可以向肩部、背部、下颌部、腹部等部位放射。急性心肌梗死所发生的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心前区,范围较为广泛,如果出现这样性质的胸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一经诊断要尽早治疗,做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延误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时机,就容易因心肌坏死而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