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 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怎么治疗(视频)

    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怎么治疗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P-R的间期固定不变、间歇性的窦性P波无法下传,诊断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方案如下: 1、如果病人是由于电解质紊乱,例如高钾和低钾导致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将血钾的紊乱纠正以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就会消失; 2、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需要开通血管给予冠心病治疗。如果急性期以后经过适当的治疗,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也无需再进行特殊的治疗; 3、药物因素,如果是由于药物引起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停用相关药物,也可以使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无需特别治疗; 4、心肌炎导致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最好给予临时起搏器治疗。临时起搏器治疗后心肌炎治愈或者好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无需进行其它的治疗。如果仍然持续存在,可能要根据病情植入永久起搏器; 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永久起搏器治疗。
    2023-08-01
  • 什么是晕厥(视频)

    什么是晕厥
    晕厥是指短暂性意识丧失,即一过性意识丧失,而且不伴其它任何神经系统、其它器官并发症的意识丧失。导致晕厥病因可分为心源性、神经源性和其他原因引起几种类型,60%左右是由心源性引起。引起晕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源性因素:急性严重心脏泵血功能障碍,这种原因导致的晕厥后果最恶劣,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持续缓慢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等导致意识丧失;血管性,比如颈动脉窦综合征,好多人因为系领带压迫颈动脉窦导致短暂晕厥;全身性疾病,包括严重贫血、缺氧后都会导致晕厥; 2、神经源性因素:主要是卒中;外伤、脑震荡、颅内出血都可以引起晕厥,但比较少见; 3、其它系统因素:呼吸系统,如呼吸衰竭、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内分泌科低血糖、高血糖昏迷也是晕厥重要因素; 4、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多见于疼痛引起一过性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出现晕厥。
    2023-08-01
  • 突然倒地抽搐昏迷怎么回事(视频)

    突然倒地抽搐昏迷怎么回事
    抽搐昏迷在临床中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癫痫大发作。在癫痫大发作的患者中会突然抽搐倒地、口吐白沫、意识丧失,这样的患者一般既往有癫痫病史,而且后期要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 另外在临床中还有更凶险的几类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突然发生之后,患者会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意识丧失、抽搐,往往预后都比较差,需要紧急抢救。脑出血也有可能会引起癫痫抽搐发作,主要是由于大面积脑出血引起脑疝、呼吸心跳骤停引起抽搐。
    2023-08-01
  • 结肠镜检查存在哪些风险(视频)

    结肠镜检查存在哪些风险
    结肠镜检查存在一些潜在风险,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存在的风险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穿孔; 2、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可使原有肠梗阻加重; 3、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4、虚脱、低血糖以及其他未可预知的风险。 行结肠镜检查时,需将结肠镜通过肛门插入,逆行向上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以及盲肠、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可以通过镜子发现肠道病变,还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一旦发生风险及意外,医生会采取相应积极应对措施。
    2023-08-01
  • 胃痛是哪一个部位痛(视频)

    胃痛是哪一个部位痛
    胃痛通常表现为中上腹疼痛,个别患者可表现为剑突下隐痛。横结肠、胰腺及胆囊疾病也可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导致急性中上腹痛。如果患者出现中上腹痛表现,建议及时于医院就诊,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部分患者出现疼痛后自行服药,未能有效缓解症状,耽误病情。 对于反复节律性、周期性的中上腹痛,需考虑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中上腹痛。建议及时于消化内科就诊,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疼痛,主要位于胸骨中段后,可为闷痛、烧灼感、压榨样、紧缩样胸痛,严重者可表现为濒死感,恐惧感、伴有心慌、气促、恶心、呼吸困难,可向左肩以及左上肢放射。个别患者表现为牙痛、咽痛、颈部痛等。通常疼痛的程度比较重,持续时间延长,可达30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部分患者轻微体力活动即可诱发,甚至休息睡眠状态也可以发作,因胸痛而疼醒,严重时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衰、猝死,威胁患者生命。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效果(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种,这三种类型都是属于比较高危的一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治疗手段有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患者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首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之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比如心绞痛发作,放支架之后可能会明显减少发作次数,甚至不再发生。 不稳定型心绞痛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急性的不良事件,比如心律失常,通过介入治疗之后可以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023-08-02
  • 脑梗塞有并发症吗(视频)

    脑梗塞有并发症吗
    脑梗塞也叫脑梗死,是由于供养脑部的血管阻塞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以合并有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具体如下: 1、心脏并发症:在脑梗塞的急性期容易同时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律失常,还有应激性心肌病的报道; 2、呼吸系统并发症:会出现肺部感染,尤其是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长期吸烟的病人在卧床之后更容易很早出现肺部感染; 3、有严重肢体偏瘫的病人会出现肢体静脉血栓,所以一定要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必要时也会使用抗凝药物; 4、继发性癫痫、顽固性呃逆; 5、在肢体严重无力时会有关节脱位,这时会有关节疼痛,需给予相应的治疗; 6、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和后循环脑梗死的病人,一定要警惕消化道出血,或者既往就有胃肠道溃疡的病人,要积极给予胃黏膜保护治疗。
    2023-08-02
  • 冠脉介入的指征(视频)

    冠脉介入的指征
    冠脉介入指征包括冠脉造影指征和冠脉介入指征。冠脉造影指征包括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而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不能确诊者,需要做冠脉造影进行检查;还有一些病人由于各种情况,比如心跳快,不能够进行CTA检查,也必须通过造影来确诊;胸外科手术术前换瓣膜病人一般要经过冠脉造影看看血管有没有病变,才能进一步进行外科换瓣膜搭桥手术。冠脉介入的治疗指征包括目前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不能够缓解的心绞痛病人,比如植入支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目前来说介入治疗是首选、快速办法。它的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对病人损伤达到最小程度,病人很快就可康复,而且效果非常满意,可以重复治疗,所以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目的。
    2023-08-02
  • 动脉血管夹层的症状(视频)

    动脉血管夹层的症状
    动脉夹层的症状与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有关系,动脉夹层好发于大动脉,即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是指血管撕裂,首当其冲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部位可能不一样。 胸主动脉表现为胸痛,腹主动脉表现为腹痛,如果影响下肢可能表现为腿痛。影响双侧肾动脉供血可能会出现无尿;夹层影响心脏冠状动脉,病人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除了胸痛以外可能还有呼吸困难、恶性心律失常等;夹层影响头臂干、影响颈动脉也可能引起脑梗死症状,即中风,出现偏瘫、失语、语言障碍、失明等症状,所以动脉夹层的症状是根据夹层部位而定。 主动脉夹层疼痛剧烈,呈撕裂样疼痛,患者很多有濒死感。典型的是移动样疼痛,也就是疼痛从上胸逐步往下移,患者症状很典型。部分病人如果血管撕裂到锁骨下动脉,会导致一侧血压明显偏低,两侧血压不对称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