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视频)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
    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升高到180mmHg,首先要明确是否规范测量血压,如果规范则该血压存在参考价值。其次要排除一下引起高血压的诱因,比如是否为情绪激动、运动时量得的血压。 一般要在消除诱因并安静休息10-30分钟以后,再一次测量血压,如果高压还是180mmHg,根据血压分级危险分层评估,患者属于3级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即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较大。 有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或脑出血、脑梗死等。特别是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要防止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的严重后果。 如果血压是突然增高到180mmHg又伴有严重头疼,胸闷等症状,或患者本人也比较紧张,像这样的患者建议去医院降压治疗,必要时还要做心电图、头颅CT等相关检查,以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果是因为收缩压平时偏高的高龄高血压患者,高压从160mmHg升高到180mmHg,患者又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通过口含降压药或口服平时降压药,不一定马上去医院,但是要注意血压监测、按时服药。 建议选用1-2种长效的降压药,同时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还需要控制好血脂,保持身心愉快。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方法(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方法
    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为左心衰竭,一旦发生,首先需吸氧,开通静脉通道,降低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常用强心药物、利尿药物、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强心药物:最常见为西地兰静脉注射; 2、利尿药:可减轻心脏负荷,最常见为速尿针剂; 3、扩血管药物:降低心脏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最常见药物为硝酸甘油。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行一般监护,主要有血压、心跳、呼吸、体温、尿量等监护。根据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患者可能存在肺淤血、呼吸困难,建议患者采取坐位休息,两腿下垂,以降低回心血量。如果回心血量增加,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脏功能本身不好,回心血液过多,心脏不堪其重,会加重疾病; 2、急性左心衰患者通常表现呼吸较急、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氧耗会增加,此时需要镇静,降低人体氧耗,如果无法镇静,可应用药物,如吗啡; 3、可采取吸氧治疗,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氧合; 4、迅速建立双通路的静脉通路,其中一个通路需要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另一个通路需要补充液体或药物; 5、有些用药需特别注意,急性心力衰竭时通常会应用利尿剂、强心针,如洋地黄,还可能用到血管活性药物,因此应用利尿剂时要记录出入量,监测患者电解质。而在应用洋地黄时,需要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
    2023-07-31
  • 心肌炎患者有什么症状(视频)

    心肌炎患者有什么症状
    心肌炎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多变,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表现也存在差异,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轻症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度的乏力、心慌、胸痛、胸闷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更剧烈的胸痛、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2、重症患者: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包括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也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猝死。此外,心肌炎的患者多数在发病1-3周前会出现感冒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流涕等不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高度警惕发生心肌炎的可能性。
    2023-07-31
  • 重症心肌炎能治好吗(视频)

    重症心肌炎能治好吗
    重症心肌炎治疗及时能够治好,尽量减少带来的心脏损害,减少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重症心肌炎在心血管内科本身就属于急症和重症,容易造成各种不良预后的发生。重症心肌炎特别被心脏科医生所重视,就是这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引发重症心肌炎的病因很多,常见病因就是各种微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而导致心肌损害,其中又以病毒引发的心肌损害更为明显,可以在短期内就出现心脏心肌细胞坏死,引发各种类型并发症,像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有时起病前有类似感冒样症状,进而出现如喘憋、呼吸困难、心悸甚至意识丧失而就诊,才发现为心肌炎所致。一旦明确诊断心肌炎,通过病史和辅助检查要尽快开始治疗,包括辅助器械的应用、营养保护心肌等措施。
    2023-07-31
  • 尿毒症晚期会死吗(视频)

    尿毒症晚期会死吗
    尿毒症晚期可以造成患者死亡,但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进展,以及肾移植技术改进,尿毒症晚期患者如果及时进行透析治疗,通常可以挽救生命,甚至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患尿毒症后不要过于害怕,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查找导致尿毒症的原因,部分尿毒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去除导致诱因后,甚至可以脱离透析。即使已经进入透析阶段的尿毒症患者,目前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70%-80%,10年生存率也能达到50%-60%。真正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中风等。
    2023-08-01
  •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表现是什么(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表现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表现如下: 1、心前区以及胸骨后剧烈持久的压榨性疼痛,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休克、急性心力衰竭; 3、上腹部疼痛,易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为颈部、下颌、咽部以及牙齿疼痛; 4、神志障碍,直接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5、全身症状,出现难以形容的不适或发热; 6、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夏季较多见; 7、伴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或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
  • 心脏病人吸氧注意事项(视频)

    心脏病人吸氧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吸氧可以给患者带来好处,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可以考虑吸氧治疗,但需注意事项吸氧量和时间,常见情况如下:1、慢性心衰:尤其较严重心衰患者,进行稍长时间低流量吸氧即可;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大流量吸氧,而且病情越严重需要流量越大。具体调节内容需根据患者有无缺氧,以及缺氧严重程度而定。心脏病患者若平时无缺氧,进行吸氧并不带来更多获益。通常可通过血氧监测,如连续多功能监测、血气分析,以及家中自备的仪器进行指尖血氧饱和度检测,判断是否需要吸氧。如果血氧饱和度较低,吸氧才有意义。正常血氧饱和度范围是97%-100%,若在95%以下可以考虑吸氧,在90%以下的患者可以从吸氧中获益。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如下: 1、最常见的原因为心肌自身问题,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以及瓣膜问题,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的二尖瓣问题; 2、急性心衰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往往肺部感染占首位。部分老年患者也可能因为腹部感染,比如腹泻诱发心衰; 3、心律失常,患者发生了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心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节律,会使心输出量下降,诱发心衰; 4、情绪激动,交感神经激活会加重心脏负担; 5、心脏的容量负荷过重,比如进食过饱,加重心脏的前负荷。夏天时喝水过多,可能会使有心衰倾向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衰。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怎么办(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怎么办
    临床上所说的急性心力衰竭指急性发作或者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等,可伴有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建议一旦确诊应该规范治疗,初始治疗应该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吗啡、利尿剂、强心剂等静脉给药。病情仍不能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与肺淤血的情况,患者选择用血管活性药物,比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