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视频)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尽量选择西医的方法,即通过输液、抢救,迅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风险。 慢性心衰竭一般可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往往采用补气、利水等温阳化气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住院率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泵血功能的衰竭,主要表现为收缩力下降,血液泵出不佳。譬如左侧心脏功能衰竭,左心血泵出不佳,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气体弥散,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即患者无法躺平,坐着呼吸略能缓解。 还有些病人夜间被憋醒,需要坐起呼吸,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还可出现濒死感,会感觉心脏即将停搏,主要为急性肺水肿表现。心源性休克为较严重阶段,患者的血压、心跳、呼吸同时均受到影响,意识也出现问题。譬如血压较低,收缩压低于90mmHg,甚至更低,皮肤会表现为湿冷,患者手部感觉皮肤较、较湿、心跳较快,通常心率会超过110次/分。患者的意识可出现障碍,如意识恍惚、表情淡漠,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2023-07-31
  • 心肌炎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视频)

    心肌炎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心肌炎在国际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多结合临床检查和其它相关辅助检查来确认。2013年欧洲心脏年会首次提出临床拟诊心肌炎的标准,在排除病因诱因后,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1、不能解释的肌钙蛋白升高; 2、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损伤; 3、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提示心脏功能正常; 4、无症状患者归为亚急性心肌炎; 5、符合亚急性心肌炎的标准,并伴急性心力衰竭、胸痛、晕厥或心包炎则诊断为急性心肌炎。 6、组织学检查显示为心肌炎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可诊断。
    2023-07-31
  • 导致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体是什么(视频)

    导致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体是什么
    引起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尤其是肠道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心肌炎是心血管内科需要特别被重视的一类疾病,这是因为心肌炎临床表现非常多样,有些症状很轻微,甚至起病很隐匿,没有太多不适感。但有些起病时,会表现为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或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特点,是心肌炎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短期之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急性心肌炎在病原体方面,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类型。但目前临床上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也容易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而这些病毒里又以肠道病毒更为常见。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自限周期,但是在此期间之内,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有心肌酶升高,尤其是青年、儿童,并且有活动耐量下降,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肌炎。心肌炎的治疗应当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暴发性心肌炎,已经出现循环障碍,往往需要辅助器械,如ECMO的使用。
    2023-07-31
  • 急性心肌心包炎严重吗(视频)

    急性心肌心包炎严重吗
    急性心肌心包炎严重程度与患者自身症状有关,若急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急性心包炎发展后累及心肌,便会导致急性心肌心包炎。对于重症急性心肌心包炎患者而言较为严重,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发生猝死。此外,重症急性心包炎患者一旦出现心包积液量迅速增加,通常会导致循环衰竭,引起较为严重的情况。因此,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患者务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2023-07-3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果(视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果
    冠心病是现代出现较多的死亡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狭窄或梗阻造成心肌供血受到影响,后果极其严重。出现的主要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心绞痛,大家在干活的时候出现胸口发闷、心慌气短等症状; 2、导致心肌梗死,血管如果突然发生痉挛或闭塞以后,血供立刻中断,中断以后心肌坏死,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导致心功能受损以后,可以导致肾脏、脑供血不足,后患无穷; 3、容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射血功能受到影响; 4、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都是较严重后果,猝死即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即病人平时没症状,但在剧烈运动、给了运动压力、精神压力下,有可能发生突发性猝死。
    2023-07-31
  • 急性左心衰的中医辨证是什么(视频)

    急性左心衰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急性的心脏性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又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从中医角度来说,急性心力衰竭主要分为阳虚烦躁型、阴虚烦躁型,阳虚瘀血型、阴虚瘀血型、阳虚痰湿型、水湿浸润型、热毒扰心证,阳虚痰瘀型,气虚血弱型。 在中医方面属于心悸、喘症、水肿、痰饮的范畴。急性左心衰属于中医的喘症、心悸、水肿等范畴,在治疗方面,应该积极辨证,只有辨证准确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7-31
  • 高血压危象的危害(视频)

    高血压危象的危害
    高血压危象危害表现有: 1、心脏损伤:临床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常伴有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大汗淋漓; 2、大脑损伤:临床表现为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脑病。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 3、肾脏损伤:患者少尿或无尿,需前往医院救治,肾脏损伤不能单靠药物治疗。肾功能损伤,出现肾衰竭,需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如肾脏持续血液滤过、透析等。
    2023-07-31
  • 抗凝血酶Ⅲ高怎么回事(视频)

    抗凝血酶Ⅲ高怎么回事
    一般抗凝血酶Ⅲ作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重要阻碍因子,控制血液凝固和纤溶蛋白溶解。抗凝血酶Ⅲ增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主要见于口服抗凝药、急性出血期等。需要结合其它检查,可确诊疾病,再进行对症治疗。抗凝血酶Ⅲ抗原,本身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波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比如青年男性要高于青年女性,老年女性要高于老年男性。因此,轻度偏高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原Ⅲ抗原偏高,见于病理性疾病,特别是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瓣膜病、急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肾移植术后等。而服用抗凝药物,也可以造成抗凝血酶原Ⅲ抗原活性增高,但停药以后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
    2023-08-01
  • 急性尿毒症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尿毒症怎么引起的
    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的原因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等,具体如下:1、肾前性原因: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以后,造成肾脏供血减少,或者为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减少,导致肾脏血流也就减少。或者应用某些药物,造成供应肾脏的血管收缩;2、肾性原因:比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也可以造成尿毒症,是肾脏本身的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所致;3、肾后性原因:即患者的尿液不能及时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见于膀胱憋尿过多,导致膀胱压力太高无法排尿,输尿管出现积水,导致双侧肾盂积水,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通常患者经过及时的导尿以后,尿毒症就会缓解。对于急性尿毒症的患者,要从病史、化验检查、查体,综合分析判断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的原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