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

  • 急性糜烂性胃炎如何治疗(视频)

    急性糜烂性胃炎如何治疗
    对于急性糜烂性胃炎,首先要停止用药或停止刺激,要加强对黏膜的修复。修复药物现在临床主要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还有胃黏膜的保护剂,如达喜、瑞巴派特、施维舒等,促进腺上皮的再生。如果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还要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进行内镜下的治疗,或补液、输血的治疗。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突发腹痛,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急性糜烂性胃炎大部分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包括生冷刺激、药物,如恩赛类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血小板聚集药,可造成胃黏膜的急性损伤。
    2023-08-02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视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比较多,主要如下: 1、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炎伴糜烂、食管癌、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胃癌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是收集各脏器血液入肝的通路。当目的地发生病变,例如肝硬化,以及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等疾病引起门静脉阻塞,都会导致消化道脏器的血液不能顺利流通,发生静脉曲张,最后破裂出血;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病变:如动脉瘤破裂进入消化道、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等; 4、胆道疾病:如胆道蛔虫症、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或胆管癌等; 5、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概率; 6、其它:烧伤、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都会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023-08-02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饮食提醒(视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饮食提醒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的消化道疾病,因此饮食方面需要更加注意。具体建议如下: 1、健康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油、煎、烤食品;避免过冷、过硬的食物,不要急骤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三餐按时按量吃,尽量不要吃宵夜,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2、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平时宜少食多餐,不能过饥过饱,并要避免辛辣、煎炸、烘烤、坚硬的食物;戒烟戒酒,烟酒对消化道均可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忌浓茶和咖啡,浓茶和浓咖啡有强烈刺激胃分泌作用,不利于消化道炎症的消退和溃疡的愈合; 3、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期间因发病机制不同,治疗策略也应区别对待。临床通常对此类患者禁食、禁水,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逐渐开放饮食。常规要求饮食恢复需逐步少量递增,早期以温凉流质为主,2-3天后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限钠饮食。每次进食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原则; 4、对于肝硬化高营养风险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宜选择肠外营养,以保障患者的能量供应。食管炎、急性胃炎等可自发停止出血,宜尽早开放饮食。早期以温凉流质为主,少食多餐,逐渐过渡到无刺激、少渣、半流质饮食。
    2023-08-02
  • 上消化道出血引发贫血的鉴别诊断(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引发贫血的鉴别诊断
    如果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数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出血后骨髓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如果是慢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数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引发的贫血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如果痔疮导致反复出血,也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痔疮出血一般以鲜血为主; 2、对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老年男性或女性,多数会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完善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12测定、骨髓穿刺后,基本可以鉴别; 3、如果女性月经量持续增多,不见缓解,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这时需追问患者病史及完善妇科彩超,基本可明确诊断。
    2023-07-31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抢救(视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抢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可以进行以下治疗:1、禁食、禁水:立刻嘱患者停止进食、进水,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2、药物治疗:输注质子泵抑制剂,如果患者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输注生长抑素,收缩血管、止血。同时口服凝血酶与静脉输注血凝酶;3、输注血制品:如果出血量较大或凝血功能障碍,应输入红细胞或血浆血制品;4、静脉补充营养:患者禁食、禁水后,给予全静脉营养液,其中含有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可以保证营养平衡;5、有创治疗:如果是肝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出血部位,还可以通过胃镜下套扎、硬化止血。如果是其他急性胃黏膜损伤、胃溃疡导致的出血,可以行急诊胃镜,出血24小时内通过钛夹夹闭、冰盐水喷洒或肾上腺素喷洒等方法,起到内镜下止血的目的。
    2023-07-31
  • 急性胃出血的治疗(视频)

    急性胃出血的治疗
    急性胃出血医学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大出血、一般性出血。大出血可立即出现休克,这类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就医。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肠出血,治疗通常先进行保守治疗、内镜下止血,若给予保守治疗、输血等相关措施,患者循环仍不稳定,需外科干预。 外科手术方式包括胃大切,需根据具体出血原因。若为胃溃疡可进行胃大切,若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可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常严重,需立即就医。
    2023-08-01
  • 肝硬化的并发症(视频)

    肝硬化的并发症
    肝硬化并发症较多,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症、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水电解质失衡、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以及泌尿系、肺部等感染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于门脉压力太高,上述部位的血液无法回到肝脏,所以侧支循环建立,此时在反流、糜烂或者是粗糙食物等刺激时,可以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也是肝硬化病人比较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胆汁酸的排泄异常,本身肝脏功能异常的肝硬化病人,特别容易合并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如果胆总管壶腹部有结石,可以进一步并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甚至胆源性胰腺炎。肝性脑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见于高蛋白饮食的病人,由于肝脏对蛋白的代谢异常,出现高氨血症,以及肝性脑病,其他的感染在临床也较为常见。
    2023-08-03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特征(音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特征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先会消化道的症状表现。患者根据出血量大小会表现消化道的不同症状,如果出血量比较少,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咖啡样物质。但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会呕吐鲜血,代表预后不是特别好。患者会出现黑便,少量的出血会出现黑便,但是如果出血量特别大、特别急,患者会出现暗红色的便。消化系统症状就会出现原发疾病的临床症状,比如患者是胆道结石造成的出血,患者出现胆绞痛、腹痛甚至梗阻性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如果是胰腺疾病或者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胰腺炎相关的症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热、腹胀等临床症状。出血量如果超过总血容量的2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休克的表现,休克表现就会出现外周循环的缺血,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淡漠、乏力甚至谵妄、抽搐。四肢会出现厥冷,出现少尿。甲床充血时间延长,胸骨指压征为阳性等等的体征。这是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