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哪种心脏病会引起腹泻(视频)

    哪种心脏病会引起腹泻
    理论上任何心脏病不会引起腹泻,临床经验上没有见过由于患心脏病而引起腹泻。由于心脏病本身不会引起腹泻,但是假如患心脏病以后,比如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的冠心病,此类疾病有可能会加重腹泻。由于心脏病与胃肠道的关系不是较为紧密,只是在心衰或者动脉粥样化心脏疾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下动脉,会引起肠道菌群或肠动脉缺血的改变,有可能会引起缺血性肠病的发生。缺血性肠病的发生,通常会有腹泻,但是腹泻出的不是粪便,而是血性分泌物,称为缺血性肠病,也不是心脏病所导致,而是与心脏相同的病因,在胃肠道的表现,引起腹泻的情况,是一种病理改变。与心脏病的治疗也有矛盾,但是主要的原则相同。
    2023-08-01
  • 永存动脉干并发症(视频)

    永存动脉干并发症
    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普遍并发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并发症。从这个疾病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肺充血的病变,那这些病人都有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疾病过程。在疾病的早期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这些血流从动脉干进入左右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作为低压系统,长期的肺充血会造成病人呼吸急促,有时候体力下降,小婴儿吃奶比较费力,吃吃停停,同时也有一些身体发育落后,生长落后,包括夜间盗汗之类的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症状。这些病人比较容易出现肺部的感染,同时也有可能会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者是其它的一些特殊的并发症。由于这个疾病的病人,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有氧血流和无氧血流进行混合以后,再进入动脉干,而动脉干里面,又有左心室的血流,又有右心室的血流,也就是说它进入肺脏的这些血液的氧饱和度和进入体循环的血液的氧饱和度是一样的。那这些病人往往会出现一些身体发绀的表现。并不像常见的室间隔缺损之类的左向右分流的肺高压性疾病。所以这些病人由于身体的氧饱和度降低,还可能会出现脑脓肿之类的这些问题。由于这些血流长期冲击肺动脉系统,所以这些病人非常要紧的并发症。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疾病病程的推移,这些病人很容易在低年龄期就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个是非常要紧的。
    2023-08-01
  • 法洛三联症怎么治疗(视频)

    法洛三联症怎么治疗
    法洛三联症属于先天性心脏病,此类疾病根本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将畸形矫正,即尽快通过手术将先天缺损进行根治。室间隔缺损患者可进行室间隔缺损的修补,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进行扩瓣治疗,合并有主动脉畸跨或其他先天结构和功能异常,可以同时期进行手术矫正。临床上尽早矫正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利于后期心肌的恢复,同时预防远期的肺动脉高压、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发生。无论法洛三联症、法洛四联症,还是略微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进行手术干预,在正规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开展手术治疗。
    2023-08-01
  • 病毒性心肌病传染吗(视频)

    病毒性心肌病传染吗
    病毒性心肌病不会传染,但导致病毒性心肌病的病毒可能会出现传染。因为病毒性心肌病前驱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潜伏后再影响到心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病毒可能会出现人群之间的传染。 只要前期的呼吸道和肠道症状已经缓解,病毒性心肌病不存在感染性。如果一旦出现病毒性心肌病,首先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均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针对比较严重的患者,如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纠正心衰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即可。
    2023-08-01
  •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视频)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0.8×10^9时,称为单核细胞增多。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较成年人稍高,2周的婴幼儿单核可达15%或者更多,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期也可增多,这些均是生理性增高,属于正常。 很多疾病也能导致单核细胞增高,常见的有感染性疾病。在急性感染恢复期或慢性感染时单核细胞会增多,如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结核菌、布鲁氏杆菌等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严重的浸润性肺结核等,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结核性动脉炎等,血液病如急慢性单核细胞和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恶性疾病如胃癌、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胃肠道疾病如酒精性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回肠炎等,此外,化疗后骨髓恢复期、骨髓移植后药物反应、烷化剂中毒等均可引起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
    2023-08-01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怎么治好(视频)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怎么治好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以分为以下治疗方法: 1、通常治疗:尽量不能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减轻心肌复合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因为该药物会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如果合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应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治疗应用的药物可以解除该病的症状、控制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可以减少心肌耗氧,增加舒张期、心肌扩张可以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钙离子拮抗剂有负性肌力的作用,可以减弱心肌收缩,又可以改善心肌顺应性,有利于心室舒张功能。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副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2、抗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或房颤,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但如果梗阻已经较严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问题。
    2023-08-01
  • 肺动脉瓣狭窄怎么治疗(视频)

    肺动脉瓣狭窄怎么治疗
    肺动脉瓣狭窄治疗方法如下: 1、狭窄较轻,即肺动脉瓣压差小于30mmHg的患者,临床观察即可,无需药物治疗,心率增快时,可服用少量的β受体阻滞剂,以减慢心率; 2、肺动脉瓣压差大于40mmHg的患者,可通过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的方法治疗; 3、狭窄较严重,且发育较差、血流速度较快的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方法治疗; 4、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患者,需进行抗菌、抗感染,甚至外科修复治疗。
    2023-08-01
  • 肺动脉反流怎么治疗(视频)

    肺动脉反流怎么治疗
    肺动脉瓣反流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反流指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存在间隙,以下方法均可使其恢复正常: 1、将交界缩小或将肺动脉瓣扩张,交界缩小后肺动脉瓣即可关闭完全; 2、在严重的情况下,如孩子合并心内膜炎时,肺动脉瓣出现溃烂,此时不能通过手术使其成形,只能使用人工瓣膜代替原来的肺动脉瓣,即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否则血液会全部反流至右心室,从而导致心衰。该技术可以将2cm的肺动脉瓣缩小后通过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房,然后从右房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最终抵达肺动脉瓣,然后将瓣膜再释放至肺动脉瓣环的位置,达到瓣膜的置换。 综上,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的瓣膜成形或瓣膜置换手术,另外还有最新介入下的心导管下肺动脉瓣置换术。
    2023-08-01
  • 心脏瓣膜钙化的原因(视频)

    心脏瓣膜钙化的原因
    心脏瓣膜的钙化主要发生于主动脉瓣,类似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硬化,主动脉瓣钙化是一种老年退行性改变。粥样硬化斑块附着在主动脉瓣上,时间久了之后,瓣膜出现变厚、僵硬、钙化,引起主动脉瓣的疾病,是主动脉瓣钙化的主要原因。 其他瓣膜的钙化非常少见,如果出现钙化,可能有病变存在,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问题。在风湿性心脏病比较严重时,瓣膜也会出现钙化,但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况,最主要的是主动脉瓣钙化。
    2023-08-02
  • 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是怎么回事
    A群链球菌也称为化脓性链球菌,是人类细菌感染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以及健康人的鼻咽部。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有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单独也可以导致肺部感染、心内膜炎、猩红热、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以出现全身性感染。这种细菌也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间接原因。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但是公认风湿热是由A组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症、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 临床当中证明有链球菌感染,就要抽血查抗溶血性链球菌O,抗体是阳性可以证明有链球菌感染。临床当中经常碰到病人链球菌感染的水平不是很高,比如小于500U/L,只是需要观察不做处理,如果高于500U/L,可以用长效青霉素进行治疗。中药对于降低抗链球菌O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可以选择口服汤药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不用特殊治疗,可以过一段时间、3个月之后再复查,可能水平就已经恢复正常。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