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视频)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如下:1、避免感染,因为本身抵抗力比较低,同时肺血比较多,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同时容易诱发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一旦细菌入血导致败血症,随着血流到心脏里,有可能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会诱发婴儿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2、避免剧烈活动,因为过度的运动也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或者加重心功能不全;3、室间隔缺损的孩子一定要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了解室间隔的变化情况,定期监测心脏彩超,了解心室的大小和心脏功能。如果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室间隔没有自愈,而且缺损范围仍然是大于5mm。如果已经到了三岁,室间隔仍然还存缺损,必要时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如果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可以考虑做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进一步根治室间隔缺损,从而避免或者减轻因为室间隔缺损所导致的严重后遗症、并发症。
    2023-07-31
  • 室间隔缺损5mm严重吗(视频)

    室间隔缺损5mm严重吗
    室间隔缺损5mm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5mm的缺损面并不是非常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是非常大。但室间隔缺损容易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问题,如有菌血症时,患者比别人容易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室间隔缺损如果再伴有其它情况时,出现右心压力过高时或在做某些特殊动作右心压力过高时,可能会出现逆向栓塞。室间隔缺损在5mm或5mm以上的人群,目前认为能够做微创性封堵的患者应该进行微创性封堵。
    2023-07-31
  • 心包积液怎么引起的(视频)

    心包积液怎么引起的
    心脏外面有心脏心包,心包是两层膜,中间有15-50ml液体,起润滑作用,如果液体过多,则称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在临床上较难查明病因,很多患者做心脏彩超发现有少量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能会穿刺取出部分进行检查,具体原因如下: 1、临床常见病因为炎症,比如急性心包炎或急性心内膜炎,感染细菌、病毒或结核杆菌。其它原因,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时也有可能,但不多见; 2、全身性代谢性和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结缔组织病,也可能导致心包积液增多。 因此,心包积液是较复杂病理过程,病因也非常复杂。
    2023-07-31
  • 房间隔缺损19mm严重吗(视频)

    房间隔缺损19mm严重吗
    19mm房缺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重,19mm的房缺可能意义不同。通常19mm已经算比较大的范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9mm房缺基本上无自愈可能; 2、19mm房缺对于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因为分流量相对较大,可能造成生长发育落后、体弱多病、反复肺炎、体力下降等; 3、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技术能力范围内,一般建议尽早处理,目前有外科经胸手术和微创介入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对于比较大的、形态、位置不好的缺损、患者年龄轻,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体重较大、血管条件较好,缺损形态、位置、大小尚可的,可考虑微创方法治疗。部分儿童已经出现了肺高压,可能需先用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后期再考虑是否有手术机会。
    2023-07-31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视频)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心衰; 2、心脏增大; 3、房性心律失常:如多发房早、阵发性房颤,甚至持续性房颤; 4、由于二尖瓣狭窄,血液在左心房回流受阻,可以出现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形成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甚至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5、在瓣膜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发热,甚至出现赘生物脱落; 6、肺部感染; 7、长期的心房增大可以压迫食道,出现吞咽困难。
    2023-08-01
  • 老年人钙化性瓣膜病如何治疗(视频)

    老年人钙化性瓣膜病如何治疗
    老年性钙化性瓣膜病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于心功能处于代偿期,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无需治疗; 2、对于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预防各种并发症,如心衰、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他部位的栓塞等; 3、如患者已经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表现,需及时安置起搏器,并对出现症状的患者积极进行定期随访,预防并发症; 4、对于瓣膜严重钙化,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等治疗手段。
    2023-08-01
  • 病毒性心肌病传染吗(视频)

    病毒性心肌病传染吗
    病毒性心肌病不会传染,但导致病毒性心肌病的病毒可能会出现传染。因为病毒性心肌病前驱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潜伏后再影响到心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病毒可能会出现人群之间的传染。 只要前期的呼吸道和肠道症状已经缓解,病毒性心肌病不存在感染性。如果一旦出现病毒性心肌病,首先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均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针对比较严重的患者,如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纠正心衰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即可。
    2023-08-01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区别(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区别
    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病毒性心肌炎区别如下: 1、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内膜感染,多由细菌感染所致,特征为形成赘生物,多发于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时间超过2周,且可闻及心脏杂音,血培养检查阳性; 2、病毒性心肌炎:病变主要在心肌组织,发病具有季节性因素,多在病毒感染后出现,如柯萨奇病毒、EB病毒等,特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后1-2周出现相应症状,常见表现为心慌乏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023-08-01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怎么治好(视频)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怎么治好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以分为以下治疗方法: 1、通常治疗:尽量不能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减轻心肌复合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因为该药物会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如果合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应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治疗应用的药物可以解除该病的症状、控制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可以减少心肌耗氧,增加舒张期、心肌扩张可以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钙离子拮抗剂有负性肌力的作用,可以减弱心肌收缩,又可以改善心肌顺应性,有利于心室舒张功能。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副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2、抗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或房颤,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但如果梗阻已经较严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问题。
    2023-08-01
  •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怎么回事(视频)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怎么回事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能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可能是继发性疾病,如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目前随着介入手术的增加,也可能是医源性疾病,如通过导丝、导管等导致。轻微的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对患者影响较小,无需进行治疗,较重的则需治疗。肺动脉瓣关闭不全,通常对心脏的负荷增加较少,所以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若出现较严重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则需通过外科的瓣膜置换或经皮的瓣膜植入进行治疗,较常见的此类疾病是由法洛氏四联症遗留的人工血管导致。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