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

  • 强迫症自己能好吗(视频)

    强迫症自己能好吗
    强迫症能否自愈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病情较轻的强迫症通过心理暗示、与别人交流或自我控制,有自我缓解的可能性。如果强迫症症状较重,单纯通过心理暗示、疏导或自我控制很难缓解。 一旦明确诊断强迫症,应及时去医院,在心理科医生或精神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患者自身状况,进行个体化等心理疏导或治疗,切勿随便使用某些方法进行治疗。
    2023-08-03
  • 强迫症手术治疗好吗(视频)

    强迫症手术治疗好吗
    手术治疗强迫症历史较久,最近一些年使用脑起搏器治疗强迫症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手术的优点是对大脑没有永久性损伤,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不同症状进行调节。其次,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较好。 强迫症手术治疗的整体方法和帕金森病非常类似,利用电极通过立体定向手术的方法置入到大脑内。大脑内有很多不同的神经环路,对于强迫症患者,要把刺激电极置入到管理精神运动的环路中去,通过慢性、长期的电刺激来达到调节精神运动环路的目的。
    2023-08-03
  •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视频)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病,成因很复杂,精神科很多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机制都很复杂,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可能都有,到现在也很难以单一因素解释。强迫症可能有一定遗传因素,也可能有神经生化和神经解剖因素,过去临床也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就是指强迫症患者和普通人群不一样的地方,比如5-羟色胺功能亢进、基底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都可能是强迫症病理学机制之一。 心理因素可能也是强迫症成因之一,包括性格因素,也有心理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格的延续,跟后天学习理论也有一定关系。强迫症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性情绪和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意向等,患者总是不停数数,还有不停清洗、洗涤、洗手等强迫行为,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强迫性迟缓,总是出现矛盾想法时行为变慢,治疗是药物和心理结合的个体化治疗过程。
    2023-08-03
  • 强迫性思维是什么原因(视频)

    强迫性思维是什么原因
    强迫症思维的具体原因如下: 1、多与人格特点有关系。有些人本身有强迫性素质,比如要求完美,做事循规蹈矩,还有些人受到心理创伤,如考试受挫或学习过程中被训诫后会反复检查,慢慢会形成强迫思维。成长环境,比如患者父母本身要求比较完美,孩子如果做错事情受到父母打骂,成年后孩子很有可能会出现强迫思维,达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所以教养方式也非常重要。 2、生物因素,也与遗传或基因相关。现在其实已经证实,很多强迫症包括的自闭症都与基因是有密切相关。 强迫思维最典型的症状是反复思考和反复确认,或者表现为穷思竭虑,反复想同一件事情。患者会反复确认,觉得事情不确信,反复确认,也非常常见。还有患者往往同时出现胡思乱想,过度紧张,包括恐惧、害怕问题,强迫思维往往会继发强迫行为。
    2023-08-03
  • 强迫症多久能治好(视频)

    强迫症多久能治好
    因为强迫症往往比较顽固,反复出现强迫性思维、行为,困扰患者的时间都比较长。强迫症患者往往伴有强迫性性格,做事情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所以无论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往往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尽管有的患者会觉得强迫症似乎并没有抑郁症严重,但事实上,治疗强迫症往往会比治疗抑郁症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治疗疗程也更长。一般,治疗强迫症需要用三环类抗抑郁药,还有SSRI类抗抑郁药,其治疗往往需要10-12周才能达到充分的治疗效果。 抗强迫的治疗起效以后,维持用药坚持1-2年巩固疗效。当然,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正念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森田治疗等治疗方法。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以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巩固疗效,尽早达到治愈目标。
    2023-08-03
  • 什么是强迫性障碍(视频)

    什么是强迫性障碍
    强迫性障碍、强迫障碍、强迫症,这几个词在专业上都是一个词。是不同的医生或者不同的研究者,因各人偏好喜欢表述的不同表达方式。强迫症是精神科一种不少见的病,但不能算很常见,主要表现是以强迫症状为主,大致又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比如强迫的计数,强迫性恐高或者强迫性的怕自己失控等。强迫行为表现为患者做一些不必要或者重复性的行为,比较多见的是强迫数数,看到什么要数清楚,如看到大楼的玻璃也要数清楚,关门时要反复检查是不是关上门等,或者也表现有仪式化的行为,即行为若按患者自己设想完成,患者会感到舒服,否则会引起焦虑的情绪。
    2023-08-03
  • 音乐强迫症它会好吗(视频)

    音乐强迫症它会好吗
    音乐强迫症并不是专业的医疗用语,从专业角度来讲,是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只有在听到音乐的时候才触动大脑,不断回忆以前听到的音乐内容。发病之前有一定的诱因,没有性格缺陷,并且症状出现的时间短,对平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不大。 患者只要不过分关注症状,不刻意控制症状,顺其自然,放松心情,在诱因消除之后,症状一般逐渐消失,但是如果症状比较重,即使没有听到音乐声,脑袋随时像回声机一样播放音乐。患病前本身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也就是性格问题,症状从童年期就开始有,症状持续时间长,而且很多场合都出现合并其它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社交恐怖、抽动症,还有患者家庭氛围不好,压力大,有上面情况存在的时候,强迫症状往往很难自己好,有的患者可能在压力消失的时候症状减轻,但是很难完全消除,也很容易再重新,面临压力的时候加重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到专业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2023-08-03
  • 音乐强迫症有哪些表现(视频)

    音乐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音乐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来源于新闻,从医疗角度来讲,它属于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指反复进入患者头脑里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者意向。对于患者来讲并没有现实意义,非己所欲,违反个人的意愿。患者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并且常常试图忽略、压抑,或者用其它的思想动作对抗,但是常常没有办法摆脱,因此经常觉得苦恼和焦虑。但是也有的患者抵制不明显,或者随着病程进展,抵抗逐渐减弱。 所谓的音乐强迫症,就是患者每当听到音乐就触动大脑,不断回忆以前所听到的音乐内容,这种属于程度比较轻的。严重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期间,例如即将考试、面临家庭不和睦等情况,即使没有听到音乐声,脑袋也随时像回声机一样播放音乐,有时候一播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不分场合,无论在走路、上课、工作、睡觉的时候都在播放,并且没有办法自行控制。有的患者出现情况之后,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得精神分裂症,就想来想去,反复上网或者翻书查资料,想找原因和解决办法,结果导致精神更加紧张,情绪更加焦虑,音乐的声音更加挥之不去,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2023-08-03
  • 幻想强迫症的表现(视频)

    幻想强迫症的表现
    幻想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术语把它称作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指反复闯入患者头脑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者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违反个人意愿。强迫观念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具体如下: 1、强迫思维:强迫思维就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复闯入患者头脑的观念、表象或者冲动思维,他们的内容常常让人觉得痛苦,内容也常常为暴力、猥亵或者毫无意义的内容,患者往往试图抵制它,但是并不成功; 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经常对常见的事物、概念或者现象反复思考,刨根问底,明明知道没有现实意义,但是还是不能控制,例如反复想人为什么会说话,地球为什么会是圆的等; 3、强迫性怀疑:患者对自己的言行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需要进行反复检查、核对,例如怀疑自己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怀疑自己没有关好门等; 4、强迫性对立观念:患者头脑里出现观念或者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对立的观念或者词语,例如想起和平就马上想到战争等; 5、强迫联想:当患者看到、听到或者想到某些事物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联想令人不愉快或者不祥的情境,例如看见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等; 6、强迫回忆:患者经常在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呈现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觉得很痛苦; 7、强迫意向:患者经常体会到强烈内在的冲动,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是其实并不会转变为真正的行动,例如站在高处就想往下跳等。对于强迫观念,患者明明知道没有必要经常要去忽略,压抑,或者是用其它的思想动作对抗它,但是往往没有办法摆脱。所以当患者有强迫性观念的时候,经常觉得痛苦和焦虑。也有患者抵制并不明显,或者随着病程的进展,抵制逐渐减弱。
    2023-08-03
  • 口水强迫症的表现(视频)

    口水强迫症的表现
    口水强迫症来源于新闻,从医疗角度来讲,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患者过度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腔,导致唾液也就是口水大量分泌,从而造成吞吐两难的矛盾局面。一般有下面两种表现形式: 1、强迫症状触发的时候伴有想象吞口水的过程,或者对口水能不能完全吞完产生怀疑,也就是强迫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采取反复吞口水的方法,缓解自己强迫怀疑所带来的焦虑,但是又担心吞口水过多引起别人注意,或者被别人认为不正常,引起新焦虑,患者又开始尝试用吞口水的方式。过多的吞口水使患者出现肠胃不好、食欲不振、咽喉疼痛等不舒服,导致患者出现对身体不舒服的担心,因而加重吞口水的排斥,但是没有办法控制,内心更加痛苦、焦虑不安; 2、强迫症状触发的同时伴有对吞咽口水的各种想象,认为别人听到自己吞口水的声音,或者观察到自己吞口水的动作,害怕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在重要场合或者重要人物面前,更担心自己不停吞口水而引起别人的注意,担心导致口水分泌更多,更加无法控制吞口水。患者往往出现回避行为,刻意回避重要场合或者人物,影响自己的社交和前途。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