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高血压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音频)

    高血压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正常人体的血压并非一个恒定数值,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随着人体活动、情绪等变化,会呈现生理性波动。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正常人更为明显,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动脉硬化、弹性减退,另一方面是高血压患者常服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在体内的药物浓度,随着半衰期不同,而呈现高峰和低谷的变化。在药物和机体共同作用下,血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性。\n此外,高血压患者存在血压调节机制障碍,血压常表现为忽高忽低的巨大波动性。出现血压波动性较大时,应该进行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找出血压变化的规律,以及与服用药物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作息规律和服用药物的时间,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血压的波动性。
  •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联系与区别(音频)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联系与区别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都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机制基本相同,主要是冠状动脉出现了狭窄、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在于缺血程度的不同,心绞痛相对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而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完全缺乏血供,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病情相对比较危重,死亡率也更高。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到终末期以后,导致的一种心功能严重障碍的状态。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都可以导致心力衰竭,但心力衰竭不一定由上述两种疾病导致,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对更为复杂。
  • 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音频)

    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为心肌缺血,其心电图改变是缺血部位相对应的导联出现ST段或者T波的改变。绝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表现为对应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对于部分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或者又称变异性心绞痛,其ST段可能出现抬高的改变。也有少数患者仅表现为T波倒置或者ST段压低,伴随有T波倒置。\n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具有如下特点:患者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心电图表现类似于正常心电图,心绞痛症状发作可以出现典型的ST段压低或者抬高或者伴随T波改变。症状一旦得到缓解,心电图可以恢复类似正常的状态。因此,对于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要以动态的改变为主,而不能以单一的静息状态下心电图作为评估标准。
  • 突然心绞痛马上又好了怎么办(音频)

    突然心绞痛马上又好了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突然心绞痛马上又好了,建议这样的患者马上到医院进行与冠心病相关的一系列检查。心绞痛是冠心病的重要类型,可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常常具有一定的发作规律,当这种规律突然出现变化时,则被称为不稳定心绞痛。心绞痛的发生提示着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发展到了中重度阶段,管腔出现了中度以上的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才会表现为心绞痛的症状。心绞痛虽然发作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但常常由于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而很快使心肌供血重新获得平衡,患者感觉到症状减轻,但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发展为血管严重堵塞,出现心肌梗死,甚至突发的猝死。因此,一旦发生心绞痛,即使马上好转,也应当尽快的去医院完善检查,评估冠心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进行早期的治疗。
  • 冠心病化验血会化验出来吗(音频)

    冠心病化验血会化验出来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患者化验血常规,结果一般都是正常的。因此,化验血常规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临床上采用的血常规化验,主要的内容包括白细胞的计数、红细胞的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嗜酸细胞、嗜碱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所占比例,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造血机能以及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冠心病的发病主要与高血糖、高血脂有关,化验相关因素需要通过血生化检查来进行。如果明确存在不适症状并且长期未见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 心律不齐是冠心病吗(音频)

    心律不齐是冠心病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先给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心律不齐不是冠心病。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心律不齐,正常的心脏应该有规则的收缩运动,这个规则的运动称之为心律,当心脏传导系统出现障碍的时候,心跳会出现不规则的收缩,可能感觉到脉搏会不均齐,心电图会显示心电活动不规律,这个时候临床上称为心律不齐。冠心病的概念是什么?由于给心脏供血的血管,也就是冠状动脉出现了狭窄或者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就是所谓的冠心病。心律不齐只能是心脏规律收缩出现的障碍,而冠心病指的是心肌的供血出现的障碍。心律不齐不等于冠心病,但心律不齐和冠心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系,很多时候由于冠心病的存在,心肌缺血导致了传导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会导致心律不齐,但心律不齐很少会导致冠心病。
  • 冠心病多严重才做支架(音频)

    冠心病多严重才做支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患者自觉的症状,如果患者感觉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症状持续不断的发作,或者发作的频率较以前明显增加,发作的程度较以前明显加重,说明病情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情是严重的,是需要放支架的。\n患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绝对标准,因为很多其他的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精神因素也可以导致类似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判断角度,也就是客观检查,最常用的是临床上的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知道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如果狭窄程度超过75%就需要放支架。此外,由于现在有血管内超声,会更精确的判断冠状动脉内斑块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斑块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发生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出现急性事件,这时候即使狭窄程度不超过75%,也认为这个病变需要进行支架治疗,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综合影像学的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得出是否需要放支架的最终结论。
  • 冠心病是放支架好还是药物治疗好(音频)

    冠心病是放支架好还是药物治疗好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临床上的冠心病大体上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冠心病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包括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的冠心病通常是指稳定型心绞痛,这两种情况对于患者的危害是差别很大的。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问题是改善心脏的供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所以在考虑冠心病治疗方法哪种好和哪种不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n看一下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各自的利弊,支架治疗的好处主要是即刻开通率很高,可以非常显著的改善血管的狭窄,但是也有弊端,支架植入的费用比较高,手术的风险比较大,支架植入以后还有支架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等远期的风险。药物治疗相对比较简单,费用也略低,但是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最大的弊端就是对于已经形成的严重狭窄,很难通过药物去消除。明白了这个情况就可以大体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判断冠心病哪一种治疗方法更好的时候,先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冠心病,临床上倾向于对于急性的冠心病,例如ACS这样的情况,支架治疗效果更好,而对于稳定型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往往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如果在稳定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再及时的更改为支架植入,这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 心梗三条血管一个堵了会要命吗(音频)

    心梗三条血管一个堵了会要命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发生了急性闭塞,心肌严重缺血,出现心肌坏死。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人的冠状动脉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心梗发生时三条血管中出现一根血管堵塞,患者确实存在着死亡的风险。但是在目前积极救治的条件下,单根血管堵塞甚至双根血管闭塞,患者仍然有较大的存活概率。\n堵塞血管的条数仅仅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因素,患者是否会死亡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例如血管闭塞的部位是在近端还是远端,堵塞的血管供血范围的大小,血管堵塞后是否存在侧支循环的建立,血管闭塞时间的长短以及救治是否及时,患者既往的心脏情况也决定患者的预后。
  • 心肌梗死标志物(音频)

    心肌梗死标志物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肌梗死标志物是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这是一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的生物学标志物,仅微小的心肌损伤即可引起肌钙蛋白的升高。近年来,特别是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的出现,使得心肌损伤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目前已经成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要标志物。\n在无法进行肌钙蛋白检测时,也可以应用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质量检测进行代替,后者在急性心梗早期有无再梗死判断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肌梗死标志物的升高,并不能百分之百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存在,某些重度的感染、心力衰竭、肺栓塞,也可以引起肌钙蛋白的升高。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