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强

  •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视频)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由于胚胎期形成耳廓,第一和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者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导致的,俗称“仓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一般耳前瘘管为盲管,也可以有分支,有的甚至和咽部相通,称之为完全性瘘管。一般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和耳屏之间,少数病人也可以在耳廓、耳垂、耳甲艇处。一般患者没有特殊症状,在挤压时,瘘管口可以有一些少量稀薄的分泌物,或者乳白色皮脂样物溢出,可呈臭味。如果继发感染以后,局部可以出现皮肤红肿,病人有疼痛甚至溢脓的症状。如果没有继发感染,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出现继发感染以后,需要积极控制感染,在感染完全控制以后,可以行耳前瘘管切除手术。
    2023-08-03
  •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视频)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好发于耳轮脚前面,也可以发生于耳轮脚、耳甲部、耳甲艇,少数可以在外耳甚至耳垂周围。先天性耳前瘘管,在皮肤上可以看到瘘管口,瘘管口深浅不一。一般的瘘管口深部,位于颞肌的肌筋膜表面,可以与耳轮管耳轮脚的软骨粘连。常见的症状是患者在挤压的时候,瘘管口处可以看到少许黏液或者皮脂腺的分泌物,从瘘管口溢出。感染的时候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皮温高,甚至出现化脓,形成脓肿。对于反复感染的患者,局部可以形成瘢痕。患者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瘘管口周围的干燥,避免感染,不要挤压瘘管口。如果出现感染,定期复查、换药。
    2023-08-03
  • 小耳畸形的治疗(视频)

    小耳畸形的治疗
    小耳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外耳廓重建,再一个就是听功能重建。一般是先行外耳廓再造,再做听力重建。如果有颌面部畸形,还要进行畸形矫正,具体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而决定。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耳廓再造手术:需要分2-3次手术,具体方法有两种,即Brent法和皮肤扩张法。Brent法主要用于耳朵皮肤丰富、后方皮肤疏松、面积比较大的病人;耳廓后方皮肤比较小或者皮肤比较厚的病人,最好采用皮肤扩张法; 2、听力重建手术:听力重建手术需要耳朵本身有一定条件,并且操作比较复杂,会有一定并发症; 3、颌面部畸形矫正手术:适用于小耳畸形,而且伴有面部发育不对称的患者。一般要根据患者年龄以及畸形程度进行外科治疗,手术也相对比较复杂。
    2023-08-03
  • 小耳畸形复诊提醒(视频)

    小耳畸形复诊提醒
    小耳畸形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通常需要很长的过程才能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因此患者和患者家属,应该注意复诊时候的问题: 1、在手术后应该保护好耳朵,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甚至有流脓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 2、一定要注意病情恢复情况,如果有疼痛、呼吸困难,也要及时复查就诊; 3、出院以后要遵从医嘱按时复查,不要看外观没问题就忽略复诊; 4、在恢复期间内如果发生感冒、咽喉炎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且观察,还要检查耳廓伤口是否有感染情况。
    2023-08-03
  • 小耳畸形的症状(视频)

    小耳畸形的症状
    小耳畸形患者临床特征涉及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按照畸形程度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 1、Ⅰ度小耳畸形表现为耳廓大小、形态发生变化,但是耳廓重要标志结构存在,外耳道狭窄,严重时可以出现外耳道闭合; 2、Ⅱ度最为典型,耳廓呈条索状突起,外耳道呈腊肠状闭合; 3、Ⅲ度耳廓有残缺,只有零星不规则突起,严重的患者表现为无耳,发病率只有2%; Ⅱ度和Ⅲ度可能会伴有颌面部的发育不全,表现为小耳、外耳道闭锁以及听骨畸形,同时伴有眼睛、颞骨还有口鼻畸形。
    2023-08-03
  • 小耳畸形的检查(视频)

    小耳畸形的检查
    小耳畸形根据出生后就有的耳朵畸形,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需要进行听力检查,了解耳聋性质,区分畸形程度。主要检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颞骨CT:通过颞骨的薄层CT可以了解内耳中耳结构,确定畸形部位以及程度,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单侧耳畸形:单侧耳畸形可以在孩子2-3岁时,到当地正规医院做全面听力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做听力重建手术; 3、双侧耳畸形:双侧耳畸形最好要在孩子3-6个月时做全面听力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戴助听器。因为正常孩子从1岁起就能按照听到的声音进行学语,所以双侧患儿听力中度、重度耳聋的,1岁前应该佩戴助听器,来避免因为聋导致的哑。
    2023-08-03
  • 小耳畸形护理提醒(视频)

    小耳畸形护理提醒
    小耳畸形的手术阶段现在已经比较成熟,术后和出院的护理比较重要,关于护理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建议: 1、术后第一天患者全麻苏醒后可能会有意识不清、嗜睡等状态,部分患者还有轻度恶心,需要保持去枕平卧,6小时后完全清醒可以进食温水。手术结束以后外耳通常是包扎的,还有些引流管,引流管一定要注意保持通畅,不要睡觉时在弯折。术后第一天体温可能会因为术中渗出液的吸收出现吸收热,一般体温波动在37.2℃-38℃,这种情况不要过度紧张,通常在48小时以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2、住院期间饮食要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再过渡到松软的普通饮食,拆线以前都要避免坚硬、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 3、不建议早期伤口沾水,拆线以后胸部当天就可以洗澡,但耳部往往创面痂还没有脱掉,血痂下的创面非常脆弱,通常沾水以后就会感染,建议耳部擦浴,直到血痂全部自行脱落以后才可以洗澡。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全身慢性疾病,或者邻近部位的病灶,比如扁桃体炎、化脓性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均是本病的诱因。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有以下几个途径: 1、咽鼓管途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黏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此时致病菌可以侵入中耳,在急性传染病期间,比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也可以通过咽鼓管发生其他致病菌的继发感染,其次婴幼儿如果哺乳的姿势不当,比如平卧吃奶,乳汁可以经咽鼓管流入中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诱因,比如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者跳水,不适当的擤鼻以及咽鼓管吹张,或者鼻腔冲洗以及鼻咽部填塞,都可以导致致病菌循着咽鼓管途径侵犯中耳; 2、外耳道感染途径:即外耳道鼓膜途径,主要是因为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刺或者鼓室置管时的污染,导致致病菌可以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 3、血行感染:血行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2023-08-03
  • 慢性鼻窦炎是什么病(视频)

    慢性鼻窦炎是什么病
    慢性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且症状持续超过12周仍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该病在临床比较常见,多与慢性鼻炎同时发生,部分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还可能伴有鼻息肉或其他过敏症状。慢性鼻窦炎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性鼻炎、长期留置胃管、胃食管反流、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嗜烟酒或既往接受放疗等。慢性鼻窦炎若波及到其他部位,还可以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或者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应该确保休息和丰富的营养,积极开展居家治疗,定期复诊以及监测病情。
    2023-08-03
  • 耵聍栓塞的检查(视频)

    耵聍栓塞的检查
    耵聍栓塞的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检查而明确: 1、耳镜检查:耳镜大小如漏斗状,口径大小不等,检查时应该根据外耳道的宽窄选用口径合适的耳镜,以观察耳道各部位以及鼓膜的全貌,耳镜检查可以看到外耳道内有棕色或者褐色的团块,与外耳道皮肤没有间隙; 2、听力检查:听力检查法是通过声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以了解听觉功能状态以及诊断听觉系统疾病的一个检查,由于耵聍栓塞患者常见于传导性听力损失,所以进行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以及病变的部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