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什么是心肌衰竭(音频)

    什么是心肌衰竭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衰竭在临床上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可能是表达有误,应该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当中也包含了心肌收缩能力的下降,也可以理解为有心肌功能的衰竭,但是心力衰竭可不单单包括心肌的病变,主要是由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的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有各种原因的,起始心肌损害,比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或者是各种瓣膜病引起来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出现临床综合征。\n心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左心室的泵功能衰竭、心搏量下降,以及右心室的充血、体循环淤血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活动耐量的下降、呼吸困难、疲乏和外周液体储留。液体储留主要表现为下肢、下垂部位的浮肿,也可以发展成全身性的浮肿。肺部也会出现淤血,引起阵发的呼吸困难,外周因为泵血量的下降导致低血压状态,引起供血不足的表现。
  •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音频)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主要原因是在原始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孔隙,在女性患者中多见,男女比例是1:3。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左房向右房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儿童期的早期症状,大部分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容易感冒,相对比其他儿童发育缓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体现体型比较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就可能会有气促、心慌、心跳增快。部分患者在大哭时,可能会存在短暂的右房向左房的分流二出现缺氧,儿童出现口唇发干、发紫的情况。
  •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研究表明房间隔缺损的不是单一病因,可能是多种病因,其中遗传因素占15%,表现为染色体异位或者畸形,导致房间隔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更大一部分是环境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中又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宫内感染。如果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也就是孕早期曾经感染过病毒或者细菌,尤其是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非常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放射性接触、营养不良或者胎儿存在宫内缺氧,以及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些药物接触,孕妇本身高龄或者在孕早期时曾经出现过先兆临产的情况,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发现地域的不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概率也不一样,高原地区更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整体来说,能查出具体病因的房间隔缺损是极少数的,很多都是后期推测或者根本不能明确是哪种病因。
  • 怎么查有没有心肌炎(音频)

    怎么查有没有心肌炎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在很多的时候诊断并不很严谨,心肌炎的诊断实际上最准确的指标,即金标准是心肌活检。通过心肌活检之后做病理检查,以确定到底有没有心肌炎,但在临床上能够做心肌活检的医院比较少。通常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一定要查心肌酶谱。患者心肌炎发生的时候都会有心肌酶谱的升高,也就是心肌损伤的标志。\n比较特异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还有CK-MB,也就是肌酸激酶的同工酶。这些指标升高同时大部分心肌炎病人会有心电图的改变,心电图上会有心律失常的发生,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窦性心动过速,也会出现过缓、房传导阻滞的情况。另外一部分病人在心脏超声检查的时候会看到心脏结构的变化,会有心脏的扩大,或者伴有心脏心功能的下降,也就是收缩功能EF值的降低。在血液实验室方面检查病人可以进行病毒抗体的检测,如果病毒抗体的检测升高到正常值四倍以上,也非常有意义。
  • 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音频)

    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前驱症状,大部分心肌炎患者在有症状之前,会有1-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2、全身性症状,比如感觉到心悸、胸闷、乏力、心前区隐痛、气急。3、部分非常严重的是爆发性心肌炎,往往起病非常急,可能在起病的几小时到1-2天之内发展非常迅速且预后很差,这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会有猝死、阿-斯综合征。4、大部分病人可能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去就诊,心律失常多见于早搏,可以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心律失常可发现心肌酶谱升高,再问之前有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或者胃肠感染病史,结合诊断为心肌炎。
  •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炎(音频)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炎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的治疗包括多个方面,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安静的休息,能量、营养要摄入均衡。在药物治疗方面,早期可以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静脉点滴治疗,暴发性心肌炎也可以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口服药物可以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辅酶Q10、曲美他嗪、能量合剂等。再就是对症治疗,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衰竭、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衰竭就要纠正心衰,出现心律失常,针对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处理。比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见的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给予β受体阻断剂来减慢心跳。对于缓慢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可发展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严重的房传导阻滞,必要时可以给予临时起搏器的植入。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心电图变化。
  • 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状(音频)

    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大多数心肌缺血的病人表现为心绞痛,在早期大多是劳力性心绞痛,发作的诱因是活动量增加、情绪激动、寒冷、饱食、感染,疼痛的部位是心前区或者胸骨后。心前区大约是在左胸的乳头附近,大小、范围大约是一个手掌,疼痛的性质是压榨性疼痛,严重胸痛的病人会有明显的恐惧、濒死感。持续时间,典型的心绞痛持续时间相对比较短,大约为3-5min,部分病人会有一定的伴随症状,比如咽喉部发紧、牙疼、左肩臂放射痛、后背痛。缓解的方式,大部分病人停止原来的活动、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以在1-2min之内缓解,这是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发展成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的症状、胸痛的程度会明显加重或者频繁。后期也会出现静息型心绞痛,无论是在活动还是不活动时都会出现胸痛、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也会有不典型的表现,比如乏力、气短或者腹部症状,表现为胃肠炎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 低血压忌口食物(音频)

    低血压忌口食物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的状态是没有忌口的食物的,在低血压时如果是血压平常就出低血压的状态,但是没有明显的症状,也没有影响到平时的日常生活和运动,保持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保持营养的均衡。如果近期有明显血压的动态下降过程,要查一下血压下降的原因,是否是降压过度或者有些新发的心脏病情恶化,导致的血压下降、心搏量减少,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是最主要的,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的增加盐和水的摄入,有一定的升压作用。\n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体位和餐后低血压的变化,体位性低血压或者餐后低血压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在体位变化的时候,血压有明显的下降,这种体位变化都是从卧位变成立位,或者卧位变成立位,动作比较快引发的血压下降,这个时候就要求动作要缓慢,餐后低血压是因为吃饭导致的血压下降,尤其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比较明显,早餐是在一天三餐当中最明显的变化,所以出现了餐后低血压,往往也是要调整一下饮食的结构,比如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例,然后在饮食顺序上先喝液体,再吃固体的,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少量多餐等都可以有一定的改善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 低血压有哪些分类(音频)

    低血压有哪些分类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不像高血压一样有很多分类,通常临床诊断低血压以血压<90/60mmHg作为诊断标准,临床上还有两个比较特别的低血压诊断:1、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发生在体位变化的时候,大多是从卧位、蹲位变为站立位,会出现血压的快速下降,诊断标准指站立3分钟之内血压下降超过平卧位血压水平的20/10mmHg,或者站立3分钟之内血压直接将至90/60mmHg以下,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在临床上会引起间断的黑蒙,严重的有晕厥发生。2、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在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低血压就是餐后低血压,容易发生在餐后2小时之内,临床的诊断标准是餐后2小时之内的血压下降,较餐前血压小20/10mmHg或者直接血压<90/60mmHg,这类低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概率逐渐增多,一般早餐后更为明显。
  • 低血压压差小的原因和危害(音频)

    低血压压差小的原因和危害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的原因,在临床上可以见于多种情形:\n第一种,我们比较常见的,比如在年轻的女性当中会出现持续的处于血压偏低的状态,或者血压的低限,但是没有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运动,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n第二种,季节带来的血压变化,平时血压也就是相对偏低的,在夏季的时候因为体温和出汗比较多,所以血压会进一步下降,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或者食欲下降等。\n第三种,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低血压状态,比如在心脏科出现的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或者长时间快速的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休克都可以导致低血压的状态。\n第四种,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降压过度,会出现血压的下降。\n第五种,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的两种低血压状态,一个是餐后低血压,另一个是体位性的低血压。\n针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血压情况,应该对症对因进行治疗。低血压导致的危害主要是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黑蒙,严重的会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还有的会出现肢体的麻木、运动障碍等。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胸闷、心悸,肢体供血不足会出现乏力,包括消化道也会有一些症状,比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