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繁

  • 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分级(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分级
    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分级,主要参考2017年版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主要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象,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4组人群。在大小方面,2cm以下是极低危等级,2-5cm以及5-10cm、10cm以上可能都是不同的危险分级。对于核分裂象,每50个高倍镜下5个以上或5个以下等都有区分的标准。对于部位来说,非胃来源的总体危险度要高于胃来源,这个表相对比较复杂,普通患者只需要记住2类情况:1、低危:比如<2cm,每50个高倍镜小于5个核分裂象属于极低危复发。做完手术以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不需要具体用药。如果在2-5cm以内,比如胃来源可能到低危程度,复发风险相对也比较低,可以考虑观察;2、高危:无论在什么部位的肿瘤,无论肿瘤是何种情况,如果>10cm,或者核分裂象每50个高倍镜超过10个,或者肿瘤出现破裂的情况,只要是这3种情况其中的任何1种直接归为高危等级。针对高危复发的患者,要给予至少3年的术后辅助治疗,也有认为是5年,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有时可能用药的时间会进一步延长。总的来说,胃肠道间质瘤术后风险分级的情况,需要专科医生特别是三甲及权威医院的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有需要应该去相应的医院门诊就诊。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药有哪些(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药有哪些
    GIST即胃肠道间质瘤,目前我国获批的胃肠道间质瘤适应证的靶向药物主要有5个,包括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瑞派替尼、阿伐替尼。胃肠道间质瘤手术以后需要根据危险分期,如果需要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首选一线治疗即伊马替尼,根据病情进展还是好转再决定要不要加量,或者换用二线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继发性耐药和野生型的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的疗效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患者在一线治疗失败后,二、三线治疗首选分别是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但是这两种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很多时候要经常调整剂量,从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相对比较差。长期以来,胃肠道间质瘤的耐药问题很难解决,但四线靶向药瑞派替尼,很好地解决了后线患者的这一难题。按照2022版的我国《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对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后,进展到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二线治疗如果考虑到毒副作用等,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选择瑞派替尼进行治疗。而阿伐替尼主要针对PDGFRα D842V突变的患者。具体要如何用药、药物剂量如何把握,需要专科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面诊,以医生的指导为准。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转移方式(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转移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的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1、腹腔播散:主要是由于肿瘤出现破裂,导致肿瘤细胞脱落到腹腔或者临近脏器,之后可能出现临近脏器,或者腹膜里面小病灶的产生,即种植转移,也是胃肠道间质瘤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转移方式;2、血行转移:血行转移也是比较常见的转移方式,比如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管,沿着血管回流到其他脏器,比如肝脏是最容易出现血行转移的部位,也是胃肠道间质瘤大概50%的患者,都会出现肝转移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旦出现转移到肝脏上的情况,需要根据到底需不需要手术、能不能接受手术,或者更适合进行用药治疗,来判断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式。胃肠道间质瘤有时也会通过血行转移,比如转移到肺脏、骨头,都是因人而异的情况;3、淋巴转移:相对比较少见,比如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可能更容易淋巴结转移,但是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结转移相对比较少,而且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能比较常见的是SDH突变的类型,SDH是琥珀酸脱氢酶突变特殊的类型,其治疗方式可能也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上这三种是胃肠道间质瘤有可能出现转移的途径。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常见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常见吗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比较常见,大概40%-50%的胃肠道间质瘤在切除原发灶以后,都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肝脏和腹膜。容易转移到肝脏与胃肠道的血流供应有关,肿瘤一旦脱落到血流里面,回流的第一站就是肝脏,所以非常容易出现肝脏的转移。一旦出现胃肠道间质瘤的肝转移,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病情,如果肝转移病灶比较局限,通常可以选择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切除手术。但是如果肝转移灶很广泛,比如两叶转移或者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活检,明确诊断以后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之后再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如果能达到根治性手术,肝转移可以做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肿瘤特别大难以切除,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之后根据情况,如肿瘤退缩到能做手术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之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分级、根据情况给予术后的靶向药物,避免进一步复发或者转移。目前一线用药是伊马替尼,二线用药是舒尼替尼,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用药的种类和方式。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吃格列卫能活多久(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吃格列卫能活多久
    格列卫就是伊马替尼,是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线用药,所以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吃伊马替尼,能够大大提高生存时间。但是具体能活多久因人而异,没办法直接评估。大约40%-50%的胃肠道间质瘤,在切除原发灶之后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其中最常见受累的是肝脏,大概占转移性的胃肠道间质瘤一半以上的比例。伊马替尼被用作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线治疗,能够大大改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生存的情况。将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中位总生存期,从既往的6个月延长到目前近5年的时间。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如果在用药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根治性的切除,目前的多项研究认为,5年生存率大概能达到50%-70%,即10个人里面大概有一半左右,或者一半以上的人能活过5年。如果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最后没有办法切除,单纯用药的情况下5年生存率,目前的研究大概在30%-40%,也就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即使不适合手术,没能进行手术治疗,10个人里大概也有3-4个人能活到5年的时间。这里的中位生存期、5年生存率,都是统计学的概念,可能放到个人身上并不适用,但是起码能有一个预期。也就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总体是一个预后相对比较好的疾病类型,应该在治疗方面更加积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