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败血症是什么,能治好吗(音频)

    败血症是什么,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临床上多数败血症患者能够被彻底治愈,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所诱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的平均病死率为30%-40%左右,如果在病变早期就能及时的确定诊断,并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彻底治愈。\n败血症的预后可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入侵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有无并发症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预后良好,肠球菌败血症病死率在15%-35%左右,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病死率约为40%,医院感染的败血症和真菌败血症病死率较高约40%-80%。年龄较老或年纪幼小,存在血液病、肿瘤等基础疾病,并发昏迷、休克、心内膜炎、DIC的患者预后较差。
  • 败血症是白血病吗(音频)

    败血症是白血病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败血症不是白血病,败血症是细菌、真菌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以全身中毒表现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皮疹、淋巴结、脾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各种细菌都可作为败血症的病原菌,目前导致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首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是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及真菌等。败血症的预后可因个人体质、原发病、病原菌、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而有较大的差异。感染年龄过大、过小,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较差。\n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增殖,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和器官浸润等相关症状表现。白血病治愈率低,痊愈周期和生存周期根据分型不同而有差异。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迅速,病程仅几个月,甚至几天,慢性白血病病情发展缓慢,病程为数年。
  • 败血症初期怎么治疗(音频)

    败血症初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所导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一旦确诊为败血症,应立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其最关键的措施是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临床上通常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在药敏结果出现前可根据患者年龄、原发疾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以及病原菌入侵途径来推测病原菌种类,给予经验性的选择抗菌治疗。\n原发感染在肺部,多为肺炎链球菌或流感杆菌等导致,可选用青霉素或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等。原发感染在膈肌以下多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导致,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者败血症多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所导致,可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治疗,待药敏结果出来后再适当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与此同时,注意去除原发感染灶,并根据各种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 伤寒的并发症(音频)

    伤寒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伤寒患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肠出血,多出现在病程第2-3周,成人比幼儿多见,患者可表现为体温突然下降、头晕、口渴、恶心、烦躁不安,体检时可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体征。2、肠穿孔,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也常发生于病程第2-3周,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突然出现疼痛,伴有恶心、呕吐以及休克表现,短暂缓解后体温迅速上升,腹痛加剧。并出现腹胀、腹壁紧张、全腹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体征。3、中毒性肝炎,体检时可发现肝大和压痛。4、中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和心率失常等。此外伤寒还有其他一些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胆囊炎、骨髓炎、肾盂肾炎、脑膜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等。
  • 什么是伤寒(音频)

    什么是伤寒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常导致暴发性流行,人群对伤寒杆菌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更为常见,病愈后可获得持久而稳固的免疫力。伤寒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腹痛、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伤寒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肠出血和肠穿孔等。目前临床上治疗伤寒首选的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于不适于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等。
  • 伤寒病怎么治疗(音频)

    伤寒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临床上对伤寒的治疗通常以抗菌治疗为主,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辅,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得到药敏实验结果之前,可以根据经验选择用药。首选的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对于儿童和孕妇患者应首先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在得到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与此同时,注意对患者进行肠道隔离,安排其卧床休息,做好护理,密切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和粪便性状的变化,并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适当的对症处理。
  • 什么是伤寒病(音频)

    什么是伤寒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常导致暴发性流行。人群对伤寒杆菌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更为常见,病愈后可获得持久而稳固的免疫力。\n伤寒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慢、玫瑰皮疹、腹痛,以及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伤寒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肠出血和肠穿孔等。目前临床上治疗伤寒,首选的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对于不适于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等。
  • 伤寒诊断方法(音频)

    伤寒诊断方法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对于伤寒患者的诊断,必须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三方面因素,才可做出确定诊断。首先应了解当地伤寒流行情况,并询问患者工作及生活地点,症状开始及持续时间、症状发生后用药情况等。其次对患者症状进行排查,如果患者出现持续发热,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以及玫瑰皮疹、肝脾肿大等,应怀疑感染伤寒杆菌的可能,可作进一步检测以确定病情。血液和骨髓培养阳性结果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尤其骨髓培养比血培养阳性率更高,粪便培养阳性也可以确诊。
  • 感染西尼罗病毒主要会引起什么症状(音频)

    感染西尼罗病毒主要会引起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西尼罗病毒病是由西尼罗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潜伏期为3-12天,绝大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任何症状。少数人出现发热、头疼、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症状,持续3-6天后治愈。极少数人约1%左右感染后表现为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和脑膜炎,出现高热、剧烈头疼和神志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所以仍以对症处理为主。西尼罗病毒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致病病毒,人群没有免疫力,全民易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西尼罗病毒病。避免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防蚊、灭蚊,防止被蚊虫叮咬最关键。还要注意一旦出现脑炎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
  •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音频)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细胞微生,临床上常见的致病性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n其中肺炎支原体可导致人体上下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源是患者以及支原体携带者,在其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使易感者感染。另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分泌物污染的毛巾、衣物、餐具等也可导致感染。\n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可引起人体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这几种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还可引起流产后的发热和产后发热。另外,在分娩期间也可经产道使新生儿感染,使其出现肺炎或脑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