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乙型肝炎是母婴传播吗(音频)

    乙型肝炎是母婴传播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在中国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传播,中国人群中大概有1/3的人是由母婴传播导致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主要包括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和分娩后的传播。宫内感染的主要是通过胎盘感染,大概占了表面抗原母亲的5%,可能在妊娠过程中胎盘的剥离有关。分娩过程也是母婴传播最主要的方式,婴儿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母体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分娩之后的传播最主要通过母婴间的密切接触感染。其他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还有血液、体液传播和其他传播方式。
  • 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病因(音频)

    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病因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和排泄障碍,不能主动经胆小管排至肠腔,在肝内淤积反流入血而引起的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肝胆系统疾病,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免疫、变性、感染、结石、肿瘤等。本病又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常见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肝外胆汁淤积是由胆道的急性梗阻引起的,常见原因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癌、胆管细胞癌等,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尿色深黄如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等。长期胆汁淤积可有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的表现,如粪便恶臭、脂肪腺、夜盲、骨质疏松、骨折、骨痛、胆囊萎缩、出血倾向等,另外黄疸是患者最突出的体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多数患者有黄疸,少数患者或疾病早期可不出现黄疸。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护理(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护理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脏病变,其护理原则同其他肝脏炎症性病变基本一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点:\n一、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出现肝昏迷时严禁蛋白质饮食,不要食用含防腐剂的饮料和食物,如方便面、罐头等,以防加重肝功能损害。对于有水肿和腹水的患者,应注意饮食中的低钠、低盐饮食,应少吃咸菜、酱油、罐头等高钠食物,多食各种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而诱发出血。\n二、向患者讲解病情的相关情况,加强沟通,使患者的疑问能够有效解决。此外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耐心对待患者可能产生的情绪和意见,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重获健康的信心。\n三、生活相关指导,督导患者禁烟、禁酒和卧床休息,病情控制后可适当活动,指导患者定期复查,按时用药,随时监控病情。
  • 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音频)

    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的统称,主要病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酒精、药物、化学毒物、自身免疫等。绝大多数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只有各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病毒性肝炎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很强,主要经消化道,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水源或食物严重污染,可导致暴发性流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接触,多引起散发流行。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类似,但体液中丙肝病毒含量较低,所以传播比乙肝病毒局限,主要通过输血、性接触和母婴途径进行传播。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常伴随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存在,所以其传播方式与乙肝病毒相同。
  • 急性肝炎一般恢复期多久(音频)

    急性肝炎一般恢复期多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急性肝炎的恢复期一般在4-6个月左右,如果持续半年以上,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炎。\n急性肝炎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的肝组织和功能受损,患者可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急性肝炎一般都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主要治疗措施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急性期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注意隔离,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注意时间不能太长,1-2个小时左右即可,运动量以不感到疲乏为主。随着病情的逐步减轻,可慢慢增加运动量,在恢复期要注意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减少脂肪的摄入。另外,在恢复期不要抽烟、喝酒,不能熬夜,要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n建议急性肝炎患者禁食辛辣、生冷食物,调节饮食结构。而且药食结合可促进食欲,因此可以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因人、因地、因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饮食方案。
  •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吗(音频)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慢性乙肝患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n一、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n二、血液、体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血液进入易感者体内就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和手术被针刺伤、与病毒感染者共用剃刀、牙刷以及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导致传播。近年来随着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以及血液制品的严格检疫,通过这种途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也逐渐减少。\n三、性接触传播,是指与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接触,导致病毒的传播。
  • 什么是甲型肝炎(音频)

    什么是甲型肝炎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甲型肝炎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甲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甲肝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甲肝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进行传播,肝炎者粪便污染了饮水源、食物、蔬菜、水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尤其是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的接触可导致散发流行,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目前也可接种甲肝疫苗以预防病毒感染。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只出现急性肝炎的表现,无慢性化,病程具有自限性,持续约2-4个月左右。
  • 乙肝预防针间隔多久打(音频)

    乙肝预防针间隔多久打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成年人间隔多久接种乙肝疫苗,并没有固定时间的要求。大多数人的乙肝表面抗体可持续8-12年,一般在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低于正常范围后,需要重新接种乙肝疫苗。\n如果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有效免疫,是否需要重新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根据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来判定。如果乙肝五项定性检测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或乙肝五项定量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大于每毫升10单位,就无需重新接种,定期检测即可。一般情况来说,正常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足量足疗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的有效浓度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大多数人平均持续约8-12年左右,极少数人或短于或长于这个时间。所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好每1-2年复查1次乙肝五项。如果在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低于正常范围,就需要重新全程接种乙肝疫苗。\n患有肝炎或者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禁止接种。婴幼儿出生时,有严重的脏器畸形、新生儿窒息、黄疸、急性炎症疾病、早产体重小于2.5kg的,需要暂缓接种。
  • 什么是肝脏囊肿(音频)

    什么是肝脏囊肿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脏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脏囊性疾病,其中先天性囊肿最为常见,本病一般根据囊肿数目分类,肝囊肿可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囊性肝病,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类型肝包虫病,也就是肝包虫囊肿。囊肿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可能有分隔,囊壁较薄,囊液多为清亮无色或淡黄色,合并出血时则呈咖啡色,大小差别悬殊,直径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单纯性囊肿是最常见的囊肿之一,占人群的2.5%-18%。多囊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1/15000-1/80000,但由于大多数的患者无症状,多囊性肝病的患病率可能被低估,多囊性肝病在女性中更常见,症状也更明显,因为女性外源性雌激素和多胎妊娠是囊肿进展的危险因素。先天性囊肿多见于40-70岁的女性,而获得性囊肿如包虫病、创伤性囊肿和炎性囊肿等,多见于30-50岁的男性。
  • 肝损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音频)

    肝损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临床上常导致肝脏组织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n一、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进入肝脏并复制和释放病毒,导致机体免疫活化,杀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诱导细胞死亡或凋亡,从而引起肝脏炎症、坏死,进一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n二、酒精性肝炎,酒精及其中间产物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肝细胞脂肪变性、缺氧及免疫介导的损害等;\n三、脂肪性肝炎,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过量脂质在肝脏沉积,并最终导致肝损伤;\n四、自身免疫性肝炎,由于免疫紊乱,导致机体出现针对肝细胞的免疫攻击;\n五、药物性肝炎,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或间接肝毒性,也可通过活化机体免疫,导致肝细胞损伤,此外还有血吸虫病等疾病,也可导致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