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尿胆红素阳性是乙肝吗(视频)

    尿胆红素阳性是乙肝吗
    尿胆红素阳性不一定是乙肝,引起尿胆红素阳性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凭这一指标诊断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诊断乙肝需要做乙肝五项的检测。尿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胆红素可分为未经肝脏处理的未结合胆红素,和经肝与葡糖醛酸结合后形成的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膜。结合胆红素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俗称尿胆红素。由于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滤过量很少,因此尿中检测不出胆红素,如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可通过肾小球膜使尿中的结合胆红素量增加,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反应,尿胆红素阳性的原因具体如下:1、肝细胞受损:没有能力摄取间接胆红素,也没有能力摄取直接胆红素,导致血液中直接与间接胆红素都增加,而直接胆红素经肾脏排出,因此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的病变,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2、胆道受阻:肝脏产生的直接胆红素逆流入血,导致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各种胆道的阻塞,如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
    2023-08-03
  •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视频)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主要指的是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结炎和肺门淋巴结核同时存在,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和成人少见。原发综合征的肺部原发灶好发于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少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全无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具体如下:1、起病缓慢:常以全身的结核中毒症状为主,如长期的不规则发热、食欲不振、盗汗、乏力等,婴幼儿可呈现急性起病,突然高热2-3周后降为持续性低热;2、压迫和刺激症状:高度肿大的淋巴结,可导致压迫和刺激症状,常表现为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哮鸣、声音嘶哑等,引起支气管穿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静脉可导致胸部的静脉怒张,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3、变态反应: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的变态反应,引起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4、其他:患者常呈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可同时伴有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耳后最为常见,胸部常无阳性体征,原发灶的范围大者叩诊可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混有管状呼吸音,但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时,可听到局部的哮鸣音。
    2023-08-03
  •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视频)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威尔森氏病,是一种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以肝硬化和脑部病变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目前ATP7B的基因突变是本病的主要原因,ATP7B的基因主要负责肝细胞内的铜转运,由于其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不能将多余的铜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出去,从而造成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大量沉积,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如肢体震颤、运动迟缓、步态不稳等,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嗜睡、精神行为改变等,也可以出现黄疸、腰痛、腹痛、血尿、蛋白尿等肝硬化及肾功能损害的表现。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角膜KF环、震颤、黄疸及其家族史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肝含铜量的测定、肝肾功能、骨关节X线平片、基因检测等结果,即可明确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用药物减少铜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出,治疗越早越好,而且大多数的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或急性肝功衰竭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另外,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患者饮食应遵循低铜、高蛋白质、高糖的原则,避免使用铜质的餐具和炊具,控制饮用水和食物中铜的含量。
    2023-08-03
  •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视频)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会传染,取决于引起该病的原因。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以胆红素代谢和排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肝脏损伤临床类型,包括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中只有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具体传播途径如下:一、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导致传播。二、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2、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血液进入易感者体内,就会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被污染的针刺伤以及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导致传播;3、性接触传播:指与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从而导致病毒传播。三、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类似,但传播比乙肝病毒局限,主要通过输血、性接触和母婴途径进行传播。四、丁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常伴随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存在,其传播方式与乙肝病毒相同。
    2023-08-03
  • 大三阳携带者会传染吗(视频)

    大三阳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大三阳携带者具有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三阳指血液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乙肝大三阳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外,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也都为阳性,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传播:1、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2、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血液进入其他易感者体内,可以造成感染。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被针刺伤,与病毒感染者共用剃刀或牙刷,以及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以造成传播;3、性接触传播:是指与乙肝病毒阳性感染者,发生不保护的性接触,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如果性伴侣双方中有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便有可能使健康的一方感染。生活中的某些密切接触,也有可能会发生微量的血液或体液交换,导致乙肝病毒传播。因此健康的一方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2023-08-03
  • 小三阳是什么病危险吗(视频)

    小三阳是什么病危险吗
    小三阳指乙肝小三阳,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显示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但仅有乙肝五项显示为小三阳,并不能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很多乙肝小三阳是由乙肝的大三阳转化而来,通常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但也并非全无传染性。患者还需要做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以及肝脏彩超检测,如果乙肝病毒仍有复制,还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部分乙肝小三阳感染者肝功能正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脏彩超也没有异常变化,通常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服药治疗。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身维持这种状态,不会发病,但也有部分携带者在某些因素诱发下,可能转化成乙肝,所以也需要定期复查,出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咨询解决方案。有一种乙肝小三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约占乙肝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是由乙肝病毒变异所致。
    2023-08-03
  • 肝病会传染吗(视频)

    肝病会传染吗
    肝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病变的统称,导致肝病的主要原因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酒精、药物、化学毒物、自身免疫等,大多数类型的肝病不具有传染性,但部分由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则具有传染性。具体传播途径如下:1、甲型病毒:主要经消化道、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水源或食物的严重污染可导致爆发性流行,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可导致散发流行;2、乙型病毒: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3、丙型病毒: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类似,但体液中丙肝病毒含量比较少,所以传播比乙肝病毒要局限,主要通过输血、性接触和母婴途径进行传播;4、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常伴随乙肝病毒的感染同时存在,所以其传播方式与乙肝病毒相同;5、戊型病毒:主要经消化道、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各种不同类型的肝炎在发病后有共同的临床表现,比如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尿黄、肝区疼痛等。不同类型的肝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病情轻重以及是否有合并症和合并的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3-08-03
  • 败血症是白血病吗(音频)

    败血症是白血病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败血症不是白血病,败血症是细菌、真菌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以全身中毒表现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皮疹、淋巴结、脾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各种细菌都可作为败血症的病原菌,目前导致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首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是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及真菌等。败血症的预后可因个人体质、原发病、病原菌、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而有较大的差异。感染年龄过大、过小,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较差。\n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增殖,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和器官浸润等相关症状表现。白血病治愈率低,痊愈周期和生存周期根据分型不同而有差异。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迅速,病程仅几个月,甚至几天,慢性白血病病情发展缓慢,病程为数年。
  • 接种疫苗后有点发烧正常吗(音频)

    接种疫苗后有点发烧正常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接种疫苗后短时间出现发热(发烧)症状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这主要是由疫苗的接种反应导致。从理论上来说,接种疫苗其实就是感染的过程,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发热症状,不同种类的疫苗以及不同个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也不一样。绝大多数人发热症状出现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发热温度一般不超过38.5℃,持续时间约1-2天,随后可自行消退,期间可卧床休息,加强观察,多喝温开水,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如果体温>38.5℃,可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n除了发热症状,部分受种者还可出现注射局部的红肿、疼痛、发痒,以及头晕、头痛、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多数比较轻微,数天至一周左右都可逐渐缓解。但如果发热超过三天以上或出现高热、荨麻疹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TB医学上是什么意思(音频)

    TB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TB医学上就是指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常见情况如下:\n1、肺结核:占结核病的80%以上,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又可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n2、肺外结核:指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的器官和部位,如胸外淋巴结、骨、关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肺外结核按照病变器官及部位命名,如肠结核、肾结核、骨关节结核等。\n目前对于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为确保彻底根治结核病,用药时应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五大原则。结核病治疗周期较长,对于活动性结核需用药至少6-9个月,具体的药物和治疗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耐药性以及感染部位,最常用的结核病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