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

  • 应激障碍症会遗传吗(音频)

    应激障碍症会遗传吗
    讲解医师:田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心理科
    应激障碍症不会遗传的。应急障碍症的产生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是出现了应激源,也就是导致患者出现症状的创伤性事件。第二,是个体的易感素质。个体易感素质与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是有关系,但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与原生家庭中的成长环境,以及监护人潜移默化影响应对问题能力方式、患者的安全感等等有密切关系。
  • 什么是急性应激反应(视频)

    什么是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即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的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1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的差异。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2023-08-03
  • 应激障碍症会导致瘫痪吗(音频)

    应激障碍症会导致瘫痪吗
    讲解医师:田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心理科
    应激障碍症可能会出现一时性的瘫痪。应激障碍症的症状表现比较多,其中会因为患者警觉性增高而出现一些相应的躯体症状。这些躯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些人会出现心慌、出汗、头疼、身体多处不明原因的疼痛以及不舒服,或者会有别的不适感觉等症状。
  • 精神障碍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精神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精神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为应激障碍,即遇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所出现的一系列精神活动异常。 目前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存在5-羟色胺功能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假说、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确切的病因仍在探索当中,如是否存在脑内某部位的异常,类似于肿瘤、脑梗塞等。
    2023-07-30
  • 精神障碍可以自愈吗(视频)

    精神障碍可以自愈吗
    精神障碍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不可自愈,病程反复、迁延难愈,极个别精神障碍者可自愈。如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去除应激因素后,短时间内可迅速恢复。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呈慢性化趋势,如不及时干预、处理,可出现反复迁延、难愈。如精神分裂症,属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主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同时配合功能康复,尽可能的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阶梯性恶化,最终走向慢性结局,甚至走向残疾状态。
    2023-07-30
  • 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怎么办(视频)

    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怎么办
    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发生在天灾人祸、地震、车祸等重大的应急事件后,出现情绪、行为紊乱的症状。其主要包括创伤情景在大脑里反复出现,高度警觉性,对跟创伤有关的情境、事情、人都会回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精神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创伤应激障碍自我调节比较困难,必须借助专业的心理或者精神科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干预。
    2023-07-30
  • 莫名其妙的烦躁是怎么回事(视频)

    莫名其妙的烦躁是怎么回事
    莫名其妙的烦躁属于一种病态表现。如果有事情、有原因产生的烦躁,这可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方面的精神疾病,天灾人祸、地震、水灾产生的烦躁,也都是病态。一般莫名其妙的烦躁,可以出现在焦虑症上,可以出现在抑郁症上,还可以出现在癔症的人格方面,精神分裂症也有莫名其妙的烦躁。 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烦躁,包括初中中考、高考,考生在考前不能把自己主观心理上的问题反映出来,可能就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烦躁、摔笔、撕书和扔书等行为,这个行为分轻和重,轻度的自行缓解,重度的就需要治疗。
    2023-08-03
  • 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视频)

    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
    适度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警觉水平,激发机体活力,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创造。但如果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精神应激,会带来精神创伤,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病因。或影响某些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或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发育产生远期影响,从而促进疾病或易感素质的形成。在精神科领域,就过度应激所造成的精神创伤,而损害身心健康,最值得关注的应激障碍是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的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大类。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应激之后,立即出现的持续短暂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面临异乎寻常强烈的精神应激之后,发生较持久的应激障碍,如天灾、人祸、战争、严重事故、强奸或其它犯罪活动的受害者等。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闯入意识或梦境中导致高度焦虑状态,以及回避任何能引起该创伤性记忆的场景,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适应性障碍见于个体在经历应激程度较轻,但较持久的精神应激事件之后,尤其是生活变迁,如迁居、移民、地位显著变化等,逐步出现的病情程度较轻的应激反应。
    2023-08-03
  • 每天做噩梦是什么原因(视频)

    每天做噩梦是什么原因
    如果每天做噩梦,先要考虑是不是有睡眠的器质性疾病,这个时候建议做睡眠监测,看有没有器质性的睡眠障碍,如果没有可能与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有关。最常见的是应激之后的障碍,比如PTSD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以频繁的噩梦为主要表现的病,或者是急性应激障碍,比如经历战争、地震,经历的犯罪、抢劫经历情况之后就会频繁噩梦,这一类统称为应激障碍。 如果某个人恰好经历过应激事件,然后出现频繁的噩梦,这应激事件可能就跟噩梦有关系。大部分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应该会有缓解,如果持续很长时间,生活睡眠质量明显受影响,可能还要合并药物治疗。应激事件之后建议做心理治疗,平复应激事件导致的心理冲击。
    2023-08-03
  • 梦魇是怎么回事(视频)

    梦魇是怎么回事
    梦魇通常为睡眠过程中的焦虑发作,使做梦者惊醒或产生令人不安的梦境,通常做梦者醒来之后,可以明确回复梦境中的内容,伴有较多恐惧或害怕情绪,属于快动眼睡眠中的一种行为。如果儿童有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容易出现让人不安的梦境,部分药物应用,如抗抑郁药、降压药、抗组胺药物,也可能容易引发梦魇。如果为儿童发生梦魇,可以给予患儿心理安慰或脱敏治疗,让患儿将梦境画出来,可能也有助于进一步减轻恐惧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