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进

  • 甲状腺功能检查需要空腹吗(视频)

    甲状腺功能检查需要空腹吗
    随着检查甲状腺体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在甲状腺检查时,会抽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甲状腺超声不需要空腹;甲状腺抽血不需要空腹,但不要进油餐,因为甲状腺功能血需要离心,然后用血清做,如果吃的太油,血内的油脂较高,对试管、机器会有很大损伤,油脂多也会影响结果。所以一般进食较素的情况下,或者正常早餐吃的较简单,对抽血影响不大,千万不要吃多、吃混合餐,尤其是吃涮羊肉,或者油脂特别高的,尽可能不要再抽血,会影响结果。在正常进食的情况下,影响不大。如果能保证空腹抽血就空腹,如果实在保证不了,进食清淡饮食去抽血应该影响不大,千万不要进食油食即可。
    2023-08-01
  • 治疗痉挛性斜颈手术方法(视频)

    治疗痉挛性斜颈手术方法
    痉挛性斜颈为大脑中神经环路异常放电,影响颈部神经肌肉。该疾病手术种类较多,常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如一侧神经增粗,该侧肌肉力量增强,可使头向一侧偏斜。需通过电刺激挑选支配肌肉的神经,切断其较小的分支。前方的胸锁乳突肌常代偿性增厚,也需切断支配其的副神经。因并未切断肌肉,其风险相对较小。 另外可进行头部手术,可在神经系统中进行局部热凝,进行脑深部的电刺激。如发现部分患者副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微血管减压,在副神经和其压迫的血管中垫Teflon棉,通过消除神经冲动以治疗该疾病。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调理(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调理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见于生理性,也可以见于病理性。生理性是指经常见于年轻人、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员人群,在这些人群中心率往往低于60次/分,但是对他们来说心动过缓并不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只是一种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些人群的窦性心动过缓,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需要动态观察就可以。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特别是在严重心动过缓,心率低于40次/分时,人往往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的症状。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明确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来采取对症治疗。对于由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变引起的窦房结功能下降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甚至还需要进行永久起搏器的治疗。
    2023-08-01
  • CT能检查出老年痴呆吗(视频)

    CT能检查出老年痴呆吗
    CT是基于X线技术衍生出来,主要对实质性器官通过密度不同有所反应。通常进行CT检查,主要是针对颅内出现肿瘤、脑出血等密度不同时,CT检查能提供证据。对于阿尔茨海默症老年性痴呆病人,CT只能看到不同区域的脑区萎缩,但是对于疾病诊断并不有特别大帮助。 多数痴呆患者选择进行磁共振检查,同时现在由于更先进的影像技术。对于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可能进行PET-CT,比如标志物检查,这样才能明确诊断是不是老年性痴呆,或者痴呆其它证据,但是CT对于肿瘤性痴呆、脑出血有帮助。
    2023-08-01
  • 如何预防老年期痴呆(视频)

    如何预防老年期痴呆
    预防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都是痴呆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也就减少了痴呆的发生风险; 2、经常睡眠不足,对大脑可以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所以要保证充分有效的睡眠,可以减少痴呆发生的风险; 3、受教育程度低,也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考虑低教育程度状态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一定要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降低痴呆发生的风险; 4、合理膳食,高胆固醇是单纯的痴呆危险因素,所以在平常进食过程中不要吃高胆固醇量、高饱和脂肪酸类食物。含镁类比较高的食物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可以适当多吃; 5、增加社会融入性,多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心情,多做运动、锻炼,也是防止痴呆发生的手段。挥拍类运动,比如羽毛球、网球等都可以减少痴呆发生的风险。
    2023-08-01
  • 老年性痴呆注意事项(视频)

    老年性痴呆注意事项
    老年性痴呆称之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是老年人由于脑细胞体积缩小,脑功能衰退而逐渐出现的一种疾病。在老老人当中比较常见,占85岁以上老人的20%。所以当出现老年痴呆以后,患者必须要被更多人去关爱,尤其是家属,要更多关心老人。每日要陪伴,多与老人交流沟通,精神上的护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对于老人来说非常关键。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到老年痴呆后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包括日常进食,包括上厕所都需要他人照顾。所以一日三餐的配给必须要充足,必须要有足够热量和能量使老人能够对抗疾病。同时要按时规律为老人服用基础疾病的药物。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的药物,也要按时规律服用。同时要服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如多奈哌齐或石杉碱甲等,来缓解老年痴呆的症状。家属要每日陪伴,尤其老人外出时更要多加陪伴,老人可以佩戴胸卡,上面写好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防止老人走失。在过马路或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最好有人陪伴,防止各种意外发生。家庭当中各种有棱角的桌子、椅子,也要进行相当包裹,门槛不能过高,一般家庭要是平路,防止老人摔倒。
    2023-08-01
  • 小儿肌无力严重吗(视频)

    小儿肌无力严重吗
    小儿肌无力是否严重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小儿肌无力临床表现有轻有重,轻症如先天性疾病,病情常常进展缓慢;重症患儿表现为肌无力,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会逐渐出现运动功能丧失,出现站立、行走困难,最后需要轮椅辅助;部分如肌萎缩性疾病,病情往往较严重,会给家庭带来较大负担。
    2023-08-01
  • 怎样才确定有无肠息肉(视频)

    怎样才确定有无肠息肉
    有无肠息肉通常需要通过结肠镜进行判断,结肠镜检查通常在肠道清理干净后,通过结肠镜判断整个结肠有无息肉性病变,如结肠黏膜有部位出现隆起或有多个部位隆起,此时通常可以判断为有肠息肉。如果观察到有比较大的新生物,通常可以通过结肠镜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从而判断是否可能为恶性状态。肠道息肉如果比较小,如2-3mm或<5mm,通常进行观察、定期复查即可,过0.5-1年再复查结肠镜,如果息肉进一步长大,则可以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结肠镜下观察到0.5cm以上比较大的息肉,或宽基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有恶变可能,通常建议患者在结肠镜下将息肉切除,然后进行病理检查。
    2023-08-01
  •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视频)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
    患者进行肠息肉术后排便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肠道准备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术后恢复饮食情况。因为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果肠息肉术后禁食,如术后1-2天进食量较少,可能大部分人需要3-5天可以解大便。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服泻药后并未将大便完全排出,可能进行肠息肉术后1-2天出现排便。通常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服用清洁肠道的药物进行肠道清洁,此时肠腔里面并无特别物质,虽然禁食但仍存在正常肠液分泌。但如果术后没有进食且饮食恢复相对较慢时,如息肉治疗后可以先进食流食,或者从流食、半流食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则可能肠息肉术后3-5天出现排便,均属于正常表现。
    2023-08-01
  •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肠道息肉形成原因较多,如下所示: 1、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林奇综合征、家族史、肠道先天性有很多息肉,甚至整个肠道都是息肉,而且易癌变,需进行手术,甚至将全结肠切除; 2、平常进食很多刺激性食物,经常喝酒、进食高脂饮食,可以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慢性肠炎,在炎症情况下,息肉容易再生。 肠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最佳,而且要定期随访。另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提高治愈效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