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

  • 小儿颅咽管瘤是什么病(视频)

    小儿颅咽管瘤是什么病
    小儿颅咽管瘤是胚胎发育异常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颅烟管瘤过去曾有过许多名称,拉克囊肿病、垂体管肿瘤、垂体柄肿瘤、釉质瘤、表皮瘤等。其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先天性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 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但70%发生在15岁以下。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亦有部分肿瘤在鞍内、鞍上,肿瘤呈哑铃型。临床表现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等,结合颅内压增高、视力障碍等症状,根据内分泌检测、颅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等可诊断。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这种肿瘤可能容易复发,不易完全治愈。
    2023-08-02
  • 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症状(视频)

    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症状
    颅咽管瘤术后复发有两种症状需要引起重视,一种是肿瘤侵犯周边组织导致症状;另一种是肿瘤对于内分泌改变症状。侵犯周边组织,特别是肿瘤复发以后,很可能会侵犯视神经或者视交叉,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有些肿瘤很大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失明。肿瘤如果侵犯海绵窦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眼皮往下耷的状态。肿瘤如果侵犯下丘脑可能会导致多饮、多尿甚至尿崩症等方面问题。 如果第二种情况就是肿瘤会导致一些内分泌改变,比如垂体功能改变。肿瘤如果复发以后压迫垂体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乏力、怕冷,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导致行走轻飘飘的感觉。所以肿瘤压迫症状和内分泌症状需要重视,但是还是需要长期进行包括以磁共振为代表的影像学复查,假如在复查过程中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对于下一步的治疗是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颅咽管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按组织学分类是良性肿瘤,但是它有一些恶性肿瘤生长方式,比如可能存在匍匐样生长或者对周边有浸润,比较容易复发,所以术后复发是颅咽管瘤需要注意的问题。手术以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一般手术以后短一点3个月,长一点半年时间就要复查一次磁共振,如果连续复查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时间拉长到半年或者延长到一年左右再复查。
    2023-08-02
  • 生殖细胞瘤手术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生殖细胞瘤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生殖细胞瘤一般常见有三个位置:松果体区,鞍区即垂体柄位置,基底节区。所以不同的部位手术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具体如下: 1、松果体区,术后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视困难,因为该位置有一个管眼球活动的中枢,做完手术后病人眼球上抬困难。病人术前大部分是脑积水,有些病人做完手术以后,脑脊液通路如果没打通,脑积水还会继续存在,还得处理脑积水;该位置还有听觉中枢,极少数病人做完手术以后会有听力的下降; 2、鞍区位置手术以后,病人会出现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钠、小便增多即尿崩症,极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昏迷,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3、基底节区,基底节区正好是管运动的中枢所在的位置,这个位置做完手术后,病人很容易出现肢体瘫痪。
    2023-08-02
  • 生殖细胞瘤症状(视频)

    生殖细胞瘤症状
    生殖细胞瘤由于出现的部位不同,患者的症状也有所差异。例如颅内生殖细胞瘤,常发生于颅内中线部位,包括松果体区、鞍区、基底节区等,常见如下:1、鞍区:若患者的生殖细胞瘤位于鞍区,则患者常以尿崩症为主要表现,随着肿瘤的增大压迫垂体,会造成全垂体功能低下的症状,如精神萎靡等;2、松果体区:患者可以出现上视不能,同时伴有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且由于生殖细胞瘤逐渐长大,会导致梗阻性脑积液,进而引起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3、基底节区:基底节区的生殖细胞瘤,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因此,生殖细胞瘤表现具有多样化,但不同部位有不同特点。若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的神经外科,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疾病。
    2023-08-02
  • 下丘脑错构瘤手术治疗后注意事项(视频)

    下丘脑错构瘤手术治疗后注意事项
    下丘脑错构瘤手术之后,一方面需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观察,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等情况变化。除此之外,下丘脑属于比较特殊的位置,在后续的观察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垂体相关的激素和下丘脑相关激素的表达水平检测。如果相应的激素水平低下,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药物的辅助治疗,以免患者由于激素水平低下,造成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除此之外,下丘脑、垂体柄、垂体等部位比较邻近,在手术之后容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也容易出现尿崩症。所以,在后续观察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电解质的情况,来合理的进行补液,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以免由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危及患儿的生命。
    2023-08-02
  • 下丘脑错构瘤手术难度大吗(视频)

    下丘脑错构瘤手术难度大吗
    下丘脑是脑部比较核心的位置,周围毗邻的结构比较重要,像视交叉、垂体柄、垂体,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难度和有一定风险。对于诊断明确的下丘脑错构瘤的儿童,建议到比较大的神经外科中心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因为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一旦损伤丘脑、下丘脑、垂体柄、垂体、视神经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像视力下降、视野偏盲、顽固性的尿崩症以及垂体下丘脑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内分泌的症状。所以,下丘脑错构瘤的手术属于神经外科难度比较大,要求比较高的手术,在诊断明确之后,尽可能的由处理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以保证患儿的安全。
    2023-08-02
  • 焦虑导致的尿频特点(视频)

    焦虑导致的尿频特点
    焦虑导致尿频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在工作生活中存在引起焦虑情绪的不良事件;2、患者仅表现为焦虑,不伴其他明显排尿不适;3、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总尿量均正常。因情绪导致的尿频称为生理性尿频,除焦虑外还见于饮水量过多、天气寒冷以及饮用刺激性饮料,泌尿系统器官无器质性病变,通常去除诱因后症状自然缓解。病理性尿频在临床上更为多见,由各类疾病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可分为多尿性尿频与少尿性尿频。多尿性尿频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及急性肾衰多尿期,特点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与总尿量均增加。少尿性尿频常见原因为感染性尿频,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每次尿量减少,还见于神经源性问题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病理性尿频常具有伴随症状,添加辅助检查易做出诊断。
    2023-08-02
  • 尿频尿量多是什么原因(视频)

    尿频尿量多是什么原因
    尿频、尿量多的常见原因如下:1、尿崩症:当机体抗利尿激素系统异常,导致肾脏出现肾性尿崩或垂体性尿崩症,即机体水分重吸收减少导致水分大量丢失,需大量饮水维持正常机体水平,因此尿崩症是尿频、尿量多的原因;2、糖尿病:糖尿病早期病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与葡萄糖高渗性利尿有关;3、精神性烦渴:病人常有口渴感需经常饮水,但身体需维持水平衡状态,因此当饮水多时尿量会增多,在膀胱容量正常情况下排尿次数也会增多。
    2023-08-02
  • 检查尿频挂什么科(视频)

    检查尿频挂什么科
    检查尿频的首选科室应是泌尿外科,尿频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最终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频不是只看泌尿外科,尿频不一定与泌尿外科有关,泌尿外科医生会帮患者做出鉴别,因为尿频有严格定义,患者有时候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尿频,以为排尿次数多就是尿频,这个理解有偏颇。尿频的诊断不仅包括次数多,还要求每次平均尿量不应超过200ml。排尿多还可能是多尿症,如果泌尿外科医生判断出是多尿症,多数情况下应看内科。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导致尿频,此时要看内分泌科。如果出现类似于尿频的症状,首选泌尿科,但也可能需要联合其他科室诊治。
    2023-08-02
  • 什么是尿崩症(音频)

    什么是尿崩症
    讲解医师:王涌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和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类。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的精氨酸加压素,俗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者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下降、缺陷,最终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n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尿比重偏低、尿渗透压降低,尿量往往大于4000ml/d,尿渗透压一般要低于300ml/d。尿崩症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如何去确诊,主要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家族的遗传史,可以考虑查尿常规、尿渗透压以及做血管加压素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