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 产后漏尿平时怎样注意(视频)

    产后漏尿平时怎样注意
    产后漏尿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常生产的过程中,若产程时间长,胎儿体积比较大,造成了会阴部肌肉撕开,会出现产后漏尿现象,通常打喷嚏、咳嗽、剧烈地跳或者走路时步子变大后会增加腹压,会出现不自主地漏尿。生育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大小以及妊娠期间尿失禁发生率,都与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显著相关。 因为现在营养很好,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怕胎儿生长发育不佳,吃得比较好,所以产后要控制体重。因为腹压高以后漏尿机会就会多,盆底肌肉恢复得也慢。还有做盆底肌肉训练,可通过自主、反复的盆底肌肉群收缩和舒张,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盆底功能,达到治疗预防的目的。可做提肛运动,比如收紧肛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训练3-8组,持续8周以上或者更长。当然还有其的一些手术的治疗方法,大部分人通过保守治疗基本都能够治愈。
    2023-08-02
  •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视频)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妊娠和分娩可造成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物反馈训练可以促进盆底肌肉恢复,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并发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方法具体如下: 1、可以做电刺激和磁刺激,被动锻炼盆底肌肉,通常不需要患者主观参与,可以促进盆底肌肉血液循环,重新塑造神经通路,增加肌肉力量。生物反馈,对于不能准确找到盆底肌的女性,可以在生物反馈帮助下学会正确盆底肌收缩方法,自主控制盆底肌肉收缩和舒张,可以帮助盆底肌肉力量增加; 2、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可以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收缩2-3秒钟,放松5-10秒钟,如此反复,每组做30-20次,每次做3-5组,随着循序渐进训练,可以增加收缩时间到5-10秒,放松5-10秒反复转; 3、阴道哑铃训练,将阴道哑铃放到距离阴道口2cm的位置,适当保持住,做坐位、行走、爬楼梯等训练; 4、手法训练,多由治疗师进行。
    2023-08-02
  • 产后盆底肌康复有必要吗(视频)

    产后盆底肌康复有必要吗
    产后盆底肌康复非常有必要,妊娠和分娩可能会造成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产后盆底肌肉锻炼和生物反馈训练可以促进盆底肌肉恢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引起的尿失禁,还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疾病。 产后盆底肌康复主要原理是可以唤醒阴部神经,增加反射能力和速度,使其重新工作控制膀胱运动,能够有效控制括约肌关闭功能。此外,可以增加会阴部肌肉弹性和强度,能够促进妊娠和分娩造成的括约肌损伤愈合,还可以抑制膀胱过度活动,改善膀胱工作机能。所以,产后盆底肌康复能够帮助产妇盆底肌恢复更好状态,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机会,可以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2023-08-02
  • 产后盆底肌受损有哪些危害(视频)

    产后盆底肌受损有哪些危害
    生产过程中盆底肌受损非常严重,通常是压迫拉伸损伤。盆底功能是唯一在产后无法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的方面,但通过科学的盆底功能训练,可无限接近孕前的完美状态。所以产后应及时修复盆底肌肉,否则可能会出现盆底坠胀、漏尿、阴道松弛、排气,甚至子宫阴道脱垂情况。即使在产后短期内无明显症状,在女性绝经、老年后也会出现盆底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的情况。 很多人认为只有顺产才会造成盆底损伤,其实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妊娠期盆底承受胎儿羊水压力都会造成盆底肌损伤,导致盆底肌松弛或劳累性、缺血性的高张力。通常顺产的产妇盆底肌松弛无力情况会更为严重,而年龄越大,此类情况越明显。盆底肌松弛会导致阴道松弛、阴道排气,甚至会影响平时性生活满意度。严重时有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如咳嗽、跳绳后的漏尿,影响产后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患者的盆底肌松弛不积极治疗和干预,随年龄增长,情况会越来越重。
    2023-08-02
  • 焦虑症尿频与膀胱过度症区别(视频)

    焦虑症尿频与膀胱过度症区别
    焦虑性尿频和膀胱过度活动症,常见有以下区别:1、病因不同:焦虑性尿频属于生理性尿频,通常由于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情况下,出现排尿次数增多。膀胱过度活动症是症候群,患者以尿急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尿频,以及急迫性尿失禁,在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中,要排除尿路感染和神经系统问题所导致的尿频;2、发病特点:焦虑性尿频患者有明显的情绪变化,而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没有明显的情绪变化;3、发病时间:焦虑性尿频患者通常表现为日间尿频,在夜间休息或心情放松后,症状可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尿频;4、治疗方法:焦虑性尿频患者主要是以改善情绪为主要治疗方案,通过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安定等药物,来改善焦虑心情,症状会自然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以进行相关的膀胱功能训练,同时可以应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或β3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等药物,来改善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是以改善症状为目的,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效果仍然存在争议,目前并不是治疗的主流。
    2023-08-03
  • 心肌梗死病人去世为什么会尿裤子(视频)

    心肌梗死病人去世为什么会尿裤子
    多数患有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去世前会有尿失禁的表现,即所谓的尿裤子,常见原因如下:1、呼吸、循环衰竭: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去世前,通常会出现呼吸、循环的衰竭,会导致低血压状态,从而引起大脑的血供减少,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现象,进而损伤脑功能,从而会影响膀胱的肌肉控制,在完全脱离中枢神经控制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2、肌肉松弛:临终病人通常会出现肌肉松弛的情况,人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膀胱肌肉也不例外,此时容易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2023-08-03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视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出血发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但一般来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发生在脑表面、脑沟、脑回的位置。这些出血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能够吸收,一般不会使患者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但出血量比较多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也有可能在出血吸收的过程中,使脑脊液回吸收通路的蛛网膜绒毛、蛛网膜粒部位发生梗阻,在出血之后的若干时间内,使患者缓慢地形成脑积水。这种脑积水一般属于一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走路不稳、尿失禁、痴呆等表现,需要通过神经外科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方式加以处理。除此之外一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还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认知功能的障碍,或者其他长期的顽固性头痛、焦虑、睡眠不好等表现。对于这类症状,一般需要对症使用一些药物,必要时还需要精神心理医生,加以指导和沟通处理,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2023-08-03
  • 脊髓损伤需要进行理疗吗(视频)

    脊髓损伤需要进行理疗吗
    脊髓损伤患者可见损害平面以下节段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髓损伤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致残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介入理疗,低、中频脉冲电刺激可以促进截瘫神经康复,防止瘫痪肌肉萎缩。低中频脉冲刺激和生物反馈的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尿失禁、尿潴留,空气压力波治疗可以预防截瘫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
    2023-08-03
  • 脊柱肿瘤手术后尿无力怎么办(视频)

    脊柱肿瘤手术后尿无力怎么办
    脊柱肿瘤不仅会导致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小便功能最常受累,比如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或者尿无力。对于这种情况,治疗措施如下: 1、建议患者通过自身锻炼恢复排尿功能。良好的排尿训练能够恢复到较好的情况,但不排除部分病人会出现小便控制的障碍问题; 2、目前在国际以及国内有先进的治疗手段,比如神经刺激电极植入及药物治疗,对于尿无力、尿潴留、尿失禁都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定义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包括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颈脊髓受压,出现慢性颈脊髓功能障碍或者叫慢性颈脊髓病。表现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踩棉花感觉,手拿筷子、系扣子不灵活,端碗可能端不住、哆嗦,走路可能不能走一条直线,走路时可能深一脚浅一脚,别人看起来感觉像机器人一样腿僵硬;病人可以出现胸和肚子勒的感觉,像穿紧身衣;还可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排尿无力或者尿急,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憋不住尿,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