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

  • 植物神经紊乱严重会怎样(视频)

    植物神经紊乱严重会怎样
    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后果: 1、患者反复就医,因为感觉自己生病会经常去医院进行各种检查,但一直查不出原因导致患者感觉患上不好的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患者会变得越来越焦虑;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变化,神经系统疾病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后,如小脑萎缩或多系统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后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功能失禁,甚至出现性功能下降,这类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血压调控需要植物神经协调,站立时血压会放出量,心输出量增加,体位性低血压时,站立血压低导致晕厥,大小便潴留时需要进行灌肠,甚至插导尿管。
    2023-07-31
  • 共济失调的病因(视频)

    共济失调的病因
    共济失调的病因如下: 1、小脑性共济失调:如小脑萎缩、变性、肿瘤、卒中等; 2、感觉性共济失调:由本体感觉障碍引起,如脊髓后缩病变、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3、前庭性共济失调:如前庭神经元炎,可引起前庭性共济失调; 4、大脑性共济失调:大脑病变包括炎症、外伤、中风等均可引起共济失调。 常见的共济失调原因由小脑病变引起,因此包括小脑萎缩、变性、外伤、肿瘤等,均可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
    2023-07-31
  • 小脑萎缩的症状(视频)

    小脑萎缩的症状
    小脑萎缩属于脑萎缩的一部分,多数小脑萎缩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导致小脑共济失调,主要由于小脑损害,造成肢体及躯干的共济失调。肢体的共济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物不准、手部发抖等;躯干共济失调临床表现为坐不安稳、左右晃动、走路出现蹒跚步态,如醉酒状。小脑性共济失调虽属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史,但临床上并非每一代均患病,即携带基因者不一定具有临床症状。
    2023-07-31
  • 小脑性共济失调能治好吗(视频)

    小脑性共济失调能治好吗
    小脑性共济失调能否治好,主要根据引起共济失调的原因。具体如下:1、如果由于小脑梗死或者出血等原因造成的共济失调,随着疾病的恢复,小脑的代偿能力也比较强,多数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2、如果小脑性共济失调由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比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所导致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这些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共济失调症状无法治愈。不仅不会好转,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小脑的这些症状和体征还会进一步加重,预期寿命比较短,预后不佳。
    2023-07-31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是不是小脑萎缩(视频)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是不是小脑萎缩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病主要是指共济失调,是指动作协调性变差,如走路不能走直线,用手指自己的鼻子尖指不准,手会颤抖,写字时不受控制,写的字很大,这叫共济失调。通常还伴有脊髓症状,如腿变得僵硬,甚至无力,出现锥体束征。但是做核磁共振一定会显示出小脑在体积上变小,即小脑萎缩。其实部分病人小脑萎缩程度并不是很重,特别是早期几乎部分患者的小脑萎缩程度很轻,根本看不出。也许到了中后期做核磁共振的影像才能看出来。所以疾病更多是靠临床查体去判断。如果一个医生进行专科查体,发现存在共济失调的表现,发现存在脊髓椎体束上的表现,很有可能要诊断疾病。再加上如果家族里面有这样的病史,代代发病,基本上从临床上可以确诊,最终的确诊需要检查基因,看看有无基因突变。当然也有病人并没有基因改变,只有临床上的症状。
    2023-07-31
  • 小脑萎缩会治愈吗(视频)

    小脑萎缩会治愈吗
    小脑萎缩不可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小脑萎缩经常是在给患者做头颅CT或磁共振影像学上检查时,报告小脑萎缩。小脑萎缩指小脑容积减小体积减少,见于多种疾病,最常见如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或多系统萎缩,常与遗传相关,还有因感染、出血、梗塞或占位性病变后,比如梗塞后期软化灶形成萎缩,或出血以后出血吸收,局部脑组织缺失,可能造成萎缩。小脑萎缩疾病不可治愈,但有其它药物,如促进神经修复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小脑萎缩患者常伴平衡障碍,可能会出现步态不稳、容易跌倒,对照料者提出更高要求,需防止跌倒发生,部分患者要进行康复锻炼。
    2023-07-31
  • 小脑萎缩最严重的症状(视频)

    小脑萎缩最严重的症状
    小脑功能是管运动协调,所以小脑萎缩会出现共济失调、行走不稳,严重时病人连坐都坐不稳,只能卧床,而且还会出现意向性震颤,如要喝水,越到嘴边儿时越震颤厉害。用餐具、吃饭、饮水都会出现出现困难。由于小脑萎缩往往是疾病表现,如神经系统变性病等引起,这些病人如多系统萎缩的病人,往往还会有明显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病人会出现尿失禁、阳痿等症状。 到后期小脑萎缩特别严重,伴随着其它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不自主运动。还有病人到了晚期还会出现痴呆,由于这些情况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2023-07-31
  • 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萎缩怎么治疗(视频)

    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萎缩怎么治疗
    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萎缩即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通常在30-40岁起病,也有70岁后隐匿起病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步态摇晃、步基宽、行走不稳,也有患者伴有双手笨拙、变距不良、震颤等帕金森样症状,或出现痴呆、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病和肢体远端肌肉萎缩等。 行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小脑、脑干有脊髓萎缩。目前针对该疾病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仅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如应用金刚烷胺可缓解震颤症状,左旋多巴可缓解肌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康复训练、理疗等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遗传咨询可了解下一代发病情况。
    2023-07-31
  • 脑萎缩有什么症状(视频)

    脑萎缩有什么症状
    脑萎缩的症状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脑萎缩还是病理性脑萎缩,生理性脑萎缩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脑部容积都有或多或少的减少,可以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所以对于生理性脑萎缩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但是有病理性脑萎缩,根据萎缩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不同。小脑萎缩多是变性病引起,患者可以出现走路不稳、头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如果是大脑萎缩,像额叶萎缩患者可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行为异常。如果是颞叶和海马萎缩,患者可能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常常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患者表现更为突出的是近记忆力下降,最常见的就是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症,可以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而随之出现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脑萎缩的症状可以根据萎缩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2023-07-31
  • 小脑萎缩的原因(视频)

    小脑萎缩的原因
    小脑萎缩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在临床工作中会碰到有很多病人会跑着过来,在做检查或做CT或做核磁共振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有脑萎缩的情况。如果有小脑萎缩,还要重视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结构和原来年轻时相比,确实会略微有萎缩,但是一般萎缩,是大脑和小脑均匀的萎缩。如果在检查过程中,仅仅只发现是小脑萎缩,而大脑或其他地方没有发现明显萎缩,要引起重视。因为单独只有小脑萎缩,常常可能会引起共济失调。小脑的功能是维持平衡,假设小脑萎缩以后,就会引起共济失调,通俗一点讲即在走路过程中,像喝醉酒了一样的,走路会摇摇晃晃、走路走不稳,为了维持平衡走时小腿会分的很开。除了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还有部分人可能为遗传性,还有部分病人会有多系统萎缩,该部分病人具体可以表现为小脑或脑干的萎缩。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