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血色素正常值(音频)

    血色素正常值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色素也称血红蛋白,它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使血液呈红色,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现在都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以每升血液中有血红蛋白多少克为准。正常参考值。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婴儿为160-220g/L,儿童为110-160g/L,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接近于成年人。所以,血色素的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的不同是略有差异的。出现增加的情况有生理性的增加、新生儿及高原居民等。病理性的增加可以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减少主要见于各种贫血、大量失血、白血病、产后、化疗、钩虫病等。
  • 血液黏稠度高怎么办(音频)

    血液黏稠度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液的黏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某些疾病使微循环处的血液流速显著减慢时,血细胞可以发生叠连和聚集,血液黏度升高可以使血流阻力明显的增大,从而影响微循环的正常灌注。血液黏度是血液的理化特性之一,如果发生血液黏稠度高怎么办?第一、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不要让多余的脂肪和糖分积蓄在体内,尽量控制不要吃零食。第二、要适当的运动,定期进行像步行和游泳这样的运动,会使全身的血液畅通,可以改善血液黏稠的状况。但是,运动后一定要适时补充水分。第三、要释放压力,有压力就要以各种方式尽快的排散出去,听歌、玩游戏、打球、散步、找朋友倾诉等,都可以使自己的心情爽朗,没有负担。第四、每天洗澡,在38-41℃的热水澡中,一整天的身心疲惫都被洗刷干净,血液也变得畅通起来,这样会稀释黏稠的血液。但是,注意不要洗太热的热水澡,否则容易得血栓。第五、水分补给非常的重要。1、是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ml。2、应该饮用稀释效果比较好的水,理想的水应该是20-25℃的白开水,其张力和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
  • rh(d)血型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rh(d)血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RH血型系统的RH是恒河猴外文名称的前两个字母,是1940年科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因此而命名。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血型系统。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中约占99.7%,个别的少数民族约为90%。在中国RH阴性血型只占到3-4%,属于稀有血型。
  • 白血球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白血球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细胞高是指的在血常规的检测当中,白细胞的指数偏高现象。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四项。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六个月至两岁的婴儿为11000-12000/μL。白细胞升高可以见于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该除外白血病。此外,白细胞可以分为五大类细胞,每一类细胞升高的临床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是中性粒细胞。正常为50%-70%,增高可以见于细菌感染、炎症;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20%-40%,增高可以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慢性溶血性贫血,也可以见到升高;四、是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不大;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3%-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或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伤寒、疟疾等。
  • 什么是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音频)

    什么是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上限,以黏膜出血为主,如血尿、胃肠出血、鼻出血也可以有关节出血、血小板肌肉出血、手术后出血不止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在某些生理状态如运动后以及不同类型的急慢性疾病时,均有可能使血小板数升至400×10^9/L以上称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原因可能由于疾病因素,比如继发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或溶血恶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等,也可以激发缺铁性贫血,各种炎性疾病。除了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注入肾上腺素可以在保持血小板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使机体内血小板从脾脏进入血液而产生短暂的血小板升高。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或者早产儿婴儿维生素E缺乏、骨质疏松、脾切除术后运动后等都可以出现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 6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音频)

    6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六个月宝宝贫血一般是因为缺铁引起的,可以给宝宝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动物肝脏、动物血、菠菜、木耳等。六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增加辅食,因此可以适当的增加肝泥和猪血、蛋黄、肉末等辅食,也可以加入南瓜、红枣泥、蒸苹果、红薯等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另外可以服用补铁的口服液,在宝宝辅食里加入适量捣碎的铁之缘片,这是小儿贫血常用的营养铁剂,温和不刺激,能更快的补铁,提高血红蛋白。服用铁剂时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足量。
  •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怎么办(音频)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细胞的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增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百日咳、结核、梅毒等。如果非常高,则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此外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 怀孕贫血吃什么好得快(音频)

    怀孕贫血吃什么好得快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孕妇贫血多是由于缺铁所导致,可以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类等。另外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作为补血食品。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也可吃些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入量也要充足,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会使贫血症状加重。牛奶及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 血小板压积偏低怎么办(音频)

    血小板压积偏低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也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平均直径只有2-4μm。由于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所以被称为血小板。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的片段所形成的。当我们受伤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损的时候,大量血小板会马上聚集在血管破损处,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另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防止血液从破损的地方流出。血小板压积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乘积。临床上做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血小板压机受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影响,血小板压积降低可能是血小板平均体积升高,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也可能是血小板升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治疗和化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如何治疗(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80%-9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以合并骨病,表现为骨痛、高钙血症、广泛的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等。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治疗:一、严重者可给予吗啡缓释片止痛,副作用主要为便秘。可遵医嘱应用润肠或泻药。二、放疗。局部放疗有助于控制和缓解严重的局部疼痛,也可治疗脊髓压迫。介入治疗适用于长骨病理性骨折,脊柱骨折压迫脊髓或脊柱不稳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三、持续性疼痛患者,可考虑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手术的使用。四、双膦酸盐的使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的之一,是恢复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平衡关系,以产生正常的骨组织。双膦酸盐药物是一类内源性胶林酸盐类药物,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一线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