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利

  • 抑制老年性脑萎缩药物(音频)

    抑制老年性脑萎缩药物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性脑萎缩常造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的下降,严重者会造成老年性痴呆。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目前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达到中重度的痴呆,也可以使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盐酸美金刚。当然,有些老年性脑萎缩是由于血管因素造成,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者反复脑梗造成的血管性痴呆。对于这类患者,还应该控制相应的危险因素,同时给予脑血管病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如他汀等。同时,可以给予改善供血的药物,如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尼麦角林等。对于外伤引起的脑萎缩,也可以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
  • 小脑萎缩是阿尔默海茨症吗(音频)

    小脑萎缩是阿尔默海茨症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不是阿尔茨海默症,小脑萎缩一般会造成患者共济失调、头晕等症状,不会造成痴呆的表现。引起小脑萎缩的病因有很多,遗传病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可以表现为小脑的萎缩,还可以出现锥体外系、锥体系的损害。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和亚急性小脑变性都可以造成小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患者是额叶、颞叶出现萎缩,海马也出现明显的萎缩。阿尔茨海默症的萎缩主要是在大脑半球,和小脑萎缩是不相干的,因此小脑萎缩不是阿尔茨海默症。
  • 小脑萎缩的人最怕什么(音频)

    小脑萎缩的人最怕什么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的人常有头晕、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容易跌倒。因此,小脑萎缩的病人最害怕就是跌倒,跌倒可以造成意外的伤害,对于老年人容易造成骨折或者颅脑外伤,常见的有硬膜下或者硬膜外的血肿,小脑萎缩严重的时候应该让患者走路尽量小心,必要的时候应该让亲属陪伴,以免患者出现跌倒。部分小脑萎缩的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头晕,患者可能会出现平衡障碍,严重时还会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对症的给予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如胞二磷胆碱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小脑萎缩治疗上是比较困难的,防跌倒是最主要的措施,防止患者意外的伤害。
  • 偏瘫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音频)

    偏瘫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瘫的护理其实也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对于偏瘫的患者,如果是偏瘫比较重的卧床患者,我们要积极的进行护理,这是在用药的基础上,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卧床的患者,如果他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我们一定要保持功能位,就是上肢伸直,下肢屈曲。另外还要定时给他翻身、拍背,因为翻身可以预防褥疮,拍背可以防止坠积性的肺炎。还要保持他的大小便的通畅,及时的接尿,预防泌尿系的感染。另外一大块就是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的治疗,就是肢体的活动。
  • 偏瘫是如何引起的(音频)

    偏瘫是如何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瘫常是由于运动中枢或者运动纤维受损所引起,人的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回,大脑半球各一个,发出纤维向下经内囊后支到达脑干,经中脑、大脑角和脑桥基底部到达延髓腹侧,锥体进行交叉到对侧形成皮质脊髓束,终止到脊髓相应的前角细胞。这一部分运动纤维受损或者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受损,都可以引起一侧肢体的偏瘫,常见的疾病有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等。因此大脑病变累及运动纤维或者有些脊髓病变、半切综合征也可以引起偏瘫。
  • 偏瘫如何治疗?(音频)

    偏瘫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治疗偏瘫最主要的是先针对它的病因进行治疗,因为偏瘫主要可能是脑血管病造成的。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如果患者得了偏瘫以后,我们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也就是针对脑血管病进行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我们要进行抗血小板、他汀、降压治疗。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脑溢血,我们要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所以患者在脑梗或者脑出血的急性期,如果病情相对平稳了以后,我们建议患者在48小时之内,开始启动康复治疗,让他肢体尽量的活动,包括康复师指导正确的姿势的摆放。患者如果出现偏瘫的话,我们一般建议他上肢摆成伸直位,下肢是曲屈位,如果患者完全不能肢体的活动,建议给他被动地做一些肢体活动,还可以辅助针灸、电刺激的治疗。
  • 偏瘫有哪些表现(音频)

    偏瘫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瘫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都可以造成患者出现偏瘫的症状。偏瘫就是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常常是在病灶的对侧,患者的无力可轻可重,可能上肢重于下肢或者下肢重于上肢,也可能上下肢的瘫痪程度是一致的。瘫痪比较轻的患者可能日常活动不受到影响,只是轻微的精细动作受到影响,如握力的减弱、不能系纽扣等。但是如果瘫痪比较重的患者一侧肌力可以是零级,完全不能活动,同时伴有肌张力的减低。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病情平稳时应该尽快的启动肢体的康复治疗。
  • 面肌痉挛的药物治疗(音频)

    面肌痉挛的药物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面肌痉挛是指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其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的药物是卡马西平,但卡马西平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以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n还可以选用奥卡西平或者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治疗面肌痉挛,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对于面肌痉挛还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巴氯芬等药,也可以使用镇静安眠药,如氯硝西泮等。此外,还可以使用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等药。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还可以使用手术治疗。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是什么(音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找不到病因的,如家族遗传性或功能性,由于过度紧张、劳累和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还有的是继发某些疾病所引起来,如多系统萎缩,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比较突出,有出汗异常、尿便障碍和直立性低血压,还可以有锥体外系和小脑症状。此外,周围神经病中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也可以明显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心律问题,心跳过快或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也可以引起明显的晕厥。另外,副肿瘤综合征和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很多病因都可以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日常要注意哪些(音频)

    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日常要注意哪些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往往存在直立性低血压的情况。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改变体位的时候动作过快,应该动作尽量放慢一些,也不要长久地蹲着,突然起来也会造成直立性低血压。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现象,如果经常出现晕厥,应该避免开车或者从事高空作业等情况。还不要在高温的室外环境,或者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呆得太久,这样也会出诱导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不要过度地紧张,尽量改善睡眠,放松心情,还要戒烟、少饮酒,因为大量饮酒也会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