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

  • 佝偻病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佝偻病是怎么形成的
    佝偻病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异常,使得钙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成长部位,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发生在儿童生长发育期,以婴幼儿期为主。这是因为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儿童外出活动较少,此时儿童生长速度较快,所需要的维生素D较多,牛奶等奶制品中的钙、磷比例不如母乳,使得钙吸收不充分,所以乳儿期发生佝偻病可能性更大。 典型佝偻病主要表现为多汗、容易哭闹、晚上夜惊、晚上睡觉时哭闹较多,进而出现囟门较大,闭合较晚,出牙较迟,颅骨软化等。家长可以发现儿童会存在鸡胸、脊柱侧弯,下肢出现X型腿、O型腿等。
    2023-08-02
  •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视频)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佝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症状为烦躁、多汗、夜惊,尤其夜间出汗多。还要看平时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户外活动等,是否有可疑钙和维生素D不足。 体征为囟门大、出牙晚、方颅、郝氏沟、明显的枕秃、肋外翻、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实验室检查钙、磷、碱性磷酸酶。但重要的临床检查是照腕骨片,腕骨片可以看到临时钙化带的模糊、毛刷样改变、杯口征,这是绝对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2
  • 夜惊失眠原因(视频)

    夜惊失眠原因
    夜惊、失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此种情况,出现概率会更高; 2、心理因素:睡前或白天受到惊吓,如听鬼故事、看恐怖片或碰到意外生活事件、近期碰到重大应激时间或重大心理创伤; 3、睡眠剥夺:如果持续让其不睡觉或作息不规律、紊乱,容易出现夜惊; 4、病理因素:儿童体型较胖,如果出现重度呼吸暂停,导致夜间大脑缺氧,深睡眠时可能会惊醒。
    2023-08-02
  • 什么是夜惊症(视频)

    什么是夜惊症
    夜惊症,首先了解这个病,先了解睡眠的结构。正常人的睡眠分为浅睡眠、深睡眠期和做梦期。浅睡眠期分为一期和二期。深睡眠期,在PSG多导睡眠监测检查上,显示是慢波睡眠,一般发生在上半夜,前半夜的1/3阶段,是在入睡后的1-2个小时以内,患者突然间从深睡眠中醒来,表现出来惊叫、喊叫、极度的恐惧表情。一般发作时间超过5分多钟,监护人如果想缓解或者抑制这种惊叫,往往患者会适得其反,会更加恐惧。然后这个情况患者第二天不能回忆,很多情况可能会加重夜惊症的发生,比如过度疲劳,用一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都可能导致夜惊症加重。
    2023-08-02
  • 宝宝频繁使劲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频繁使劲怎么回事
    宝宝频繁使劲的原因如下: 1、正常的生理性现象,属于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 2、宝宝腹内有胀气的情况,腹部胀气是在婴儿期或者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宝宝胃肠发育不成熟,胃肠的排气功能障碍,都会导致腹部胀气。此时可能需要揉一下,在打嗝、排气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3、如果孕妈妈补D不足或者补钙不足、日照不足,可以导致宝宝维生素D不足。此时可能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生后两周应该正常补充生理性需要的维生素D; 4、神经发育异常,此时宝宝表现为频繁哭吵、夜惊,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儿保科医生进一步的治疗,甚至需要儿童康复科进行干预。
    2023-08-02
  • 夜惊症什么表现(视频)

    夜惊症什么表现
    夜惊症又称睡惊症,属于觉醒障碍。夜惊症主要表现是患者睡眠过程中突然出现惊叫、哭闹,伴呼吸困难、气促、出汗,可伴瞳孔散大、自主功能神经兴奋以及全身发紧等情况。 具有上述症状者较难唤醒,若强行唤醒可出现意识障碍或者定向障碍,睡惊症大多持续1-10分钟。夜惊症出现时无需唤醒患者,做好防护即可。严重患者可进行相应治疗,包括常规治疗,即寻找夜惊原因,如过度疲劳或精神压力过大。还可以运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
    2023-08-03
  • 儿童夜惊天天发作怎么办(视频)

    儿童夜惊天天发作怎么办
    夜惊偶尔发作,一般跟消化功能或者白天活动量较大、受惊吓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天天发作,需完善相关检查,比如有无缺钙表现,缺钙最容易导致夜惊。此外还要检测微量元素、维生素D是否缺乏,必要时进行适当补充。 夜惊也与消化有关,有些孩子晚上吃的较多,或者吃的较为油腻、影响睡眠,有时也会出现夜惊表现。而且较为频繁,其与饮食习惯有关。 所以作为家长,特别是晚上不要让孩子吃得太撑,也不要使其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清淡饮食会减少宝宝的夜惊发作。如果频繁夜惊,可以服用中药调理,在健脾的同时安神定志,对夜惊都有一定帮助。此外还可选用益生菌。
    2023-08-03
  • 小孩夜惊是怎么回事(音频)

    小孩夜惊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小儿夜惊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不好的休息习惯,这种比较常见,有些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喜欢把头钻进被子里,这样大脑就会缺氧,有的孩子睡着以后是俯卧位的姿势或者两手放在胸口之前,这样会影响心脏的血液循环,有些家长会给孩子盖太厚的被子,这些都可能引起小儿夜惊;第二部分就是不好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就会责骂孩子,甚至打孩子,导致孩子精神过于紧张,这样在睡着以后,很容易引起恶梦,导致小儿夜惊。其实,导致小儿夜惊的原因很多,不好的生活环境,晚餐吃的太饱,精神太过于紧张,别人的批评都会导致小儿夜惊。要想预防小儿夜惊,就需要家长平时多给孩子沟通,改善环境,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等。
  • 儿童夜惊天天发作怎么办(音频)

    儿童夜惊天天发作怎么办
    讲解医师:冯海桃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天脊医院儿科
    有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或者是突然受到惊吓的时候,两只小手在空中乱抓,如果父母的手能抓住小手就会显得安静一些。如果没有抓住有时候出现很害怕的大声哭起来,这种情况就叫夜惊症。轻度的夜惊在父母的护理下来,宝宝会逐渐消失,主要是给宝宝创造肃静的环境,让宝宝安静入睡。如果夜惊比较严重,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这种情况需要注意方面,如果是轻度的夜惊,不需要将他唤醒,父母应该冷静不要过度的惊动宝宝,给宝宝拍拍背,过一会就安静入睡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长大了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了慢慢就会消失的。如果每天晚上出现夜惊的症状,持续3周以上,这种情况就要带宝宝去神经科检查治疗,然后找到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缺钙也会导致宝宝夜惊的,体内的先天钙输出不足或者是饮食中钙的含量不足,没有及时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或者是让宝宝多晒晒太阳也会出现夜惊的表现。这种情况让宝宝多晒晒太阳,补充鱼肝油和葡萄糖酸钙,宝宝慢慢就会好。怎么预防宝宝出现夜惊的现象?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宝宝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所以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的正常发育,并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首先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定要放宽心,也就是给宝宝解除宝宝心理上的压力,给宝宝讲讲故事、做游戏、多拍背,如果宝宝有心理太紧张,可以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培养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或者是听轻松的音乐,宝宝慢慢就会好的。白天可以适当的增加宝宝的运动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还可以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如果宝宝白天活动累了,晚上就会睡得很好而且可以提高睡眠的质量。
  • 新生儿夜惊症状是什么(音频)

    新生儿夜惊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姜桂芳  (住院医师)
    就职单位:安图县中医医院电诊科
    新生儿夜惊首先是指1岁以内的哺乳期婴儿,因为寒热或者受惊等因素而导致的夜间定时的啼哭,甚者是通宵达旦为生理特征的一个病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首先就是睡眠中突然尖叫或者是啼哭,而且是时哭时止,或者是定时的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神情表现为极度的恐惧,有很多汗出,呼吸表现也很急促,心率也会加快,一般在醒来的时候对夜惊所发生的一些事,一切行为表示没有记忆,白天一般都比较安静,没有发热、呕吐、泄泻或者是口疮外伤等表现,发作次数一般也不定,一般连续发作数日或者数十日或者是隔数日发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