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 得了肾病综合征可怕吗(视频)

    得了肾病综合征可怕吗
    得了肾病综合征不可怕,肾病综合征是一个临床诊断,有大量蛋白尿,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这种情况就称为肾病综合征,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肾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等;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上如果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需要寻找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不同治疗。微小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的应用需要遵照足量、缓慢、减量、维持时间较长的原则进行,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大部分肾病综合征可以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是绝症吗(视频)

    肾病综合征是绝症吗
    肾病综合征不是绝症,临床上把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4h,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称为肾病综合征,所以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原因较多,常见的继发性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等,这些疾病可以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肾小球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比如IgA肾病、微小病变、膜性肾病。所以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肾病综合征,都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治疗。继发性因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要针对继发性的疾病给予治疗,比如狼疮患者需要治疗狼疮,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要治疗乙肝。如果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过积极治疗以后有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这种情况下肾功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造成的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不好,这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继发性因素(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继发性因素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除了原发病的表现,还可以出现肾脏损伤的表现,比如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伴或者不伴肾功能受损。常见的继发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等。还有副蛋白血症肾损害,比如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轻链或重链沉积病、冷球蛋白血症等,以及感染性疾病,比如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梅毒感染等,还有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其它实体肿瘤等。 不同的继发病因其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均不同,必须重视继发性病因的诊断。对于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的患者,必须排除相关继发病因,必要的时候做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疾病的进展,挽救肾功能。
    2023-08-01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型(视频)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原发于肾脏,病因尚未明确,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一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有血尿、蛋白尿,伴或者不伴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故在诊断的时候需要排除系统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血管炎、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及遗传性肾病,比如Alport综合征等。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按照临床及病理类型进行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过去曾把这一类型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还有肾病综合征。根据肾脏病理可分为轻微肾小球病变、局灶节段性病变、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其它包括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没有肯定的对应关系,而且治疗方案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肾脏功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进行制定。
    2023-08-01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视频)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原发于肾脏,病因尚未明确,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一组肾脏疾病,不是单一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有血尿或者蛋白尿,伴或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故在诊断的时候需要排除其它病因,比如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血管炎、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及遗传性肾病,比如Alport综合征。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也多种多样,通常认为自身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系统等多种免疫因素,均导致或者参与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进展。其它非免疫因素,比如高血压、蛋白尿、高血脂等,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受患者遗传背景的影响,遗传因素的影响不仅涉及疾病的易感性,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有关,某些感染、劳累和肾毒性药物,可以作为诱因诱导疾病的发生。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除了系统性疾病的原发病表现,还可以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伴或者不伴肾功能受损,常见的继发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等,以及副蛋白血症的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轻链或者重链沉积病、冷球蛋白血症等,还有感染性疾病,比如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梅毒等。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其它实体肿瘤等,均可导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不同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各异,比如大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长期的糖尿病病史,有其它器官受损的证据,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尿检以蛋白尿为主,早期可能是微量的蛋白尿,后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尿较少或者没有,肾脏病理典型的表现为肾小球系膜机制的重度增生,形成结节状硬化,称为Kw结节。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怎么造成的(视频)

    慢性肾衰竭怎么造成的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病造成肾功能逐渐损害的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糖尿病肾病:随着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出现,易出现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2、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人群庞大,早期症状仅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随着病变进展会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3、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会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4、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非常容易出现高血压、肾衰竭;5、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肾损害;6、其他:如淀粉样变肾病、药物性肾损害。
    2023-08-01
  • 血癌是什么(视频)

    血癌是什么
    首先区分癌和瘤。癌是恶性肿瘤,瘤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所以会觉得癌症恶性度更高。血癌是指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接触更多的是急性白血病,此病比其它肿瘤性疾病治疗难度大、并有相应不良反应的肿瘤性疾病。除白血病外,淋巴系统的淋巴瘤发病率较高,属于高发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患者容易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还容易出现盗汗、乏力、消瘦。此外,多发性骨髓瘤也是非常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023-08-01
  • 头顶按压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头顶按压疼是怎么回事
    头顶按压疼痛需要从内到外分析病因,首先是皮肤上患有炎症的物质,比如有疖子、疱疹或炎症的相关组织,通常可以出现相应按压疼痛。如果是患有皮脂腺囊肿、静脉脂肪瘤,也可以产生按压痛。 其次可能是颅骨患有病变,比如颅骨出现骨折,颅骨有骨髓炎,包括肿瘤,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很多颅骨都有穿凿样坏死,也是可以发生按压疼。对于脑部患有病变的人群,特别是肿瘤,接近于颅骨的出血、炎症,有时就会有按压疼。所以按压疼也是常见病变,多是因为皮肤病变,皮下病变和颅骨病变。如果是脑内病变出现疼痛,一般都是脑膜引起,比如肿瘤或炎症,真正的血管病造成按压疼的可能性极小。
    2023-08-01
  • 唑来膦酸多久用一次(视频)

    唑来膦酸多久用一次
    唑来膦酸属于双磷酸类的药物,多久使用1次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分析。唑来膦酸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通常是1年使用1次;也可以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通常是每间隔3-4周使用1次。唑来膦酸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抑制骨吸收,作用于破骨细胞能够抑制其作用,从而减少骨吸收,起到抗骨质疏松的效果。唑来膦酸对于肿瘤相关的细胞因子也有抑制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有些患者在注射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四肢无力等相关的症状,通常给予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总之,唑来膦酸多久使用一次和治疗的疾病具有相关性,具体的用法用量要遵照医嘱。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