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的急救措施(视频)

    呼吸衰竭的急救措施
    若院外病人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需明确病人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在生活中,常见病人因误食硬币、枣核、脱落的牙齿等异物,引起气道阻塞,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此种情况,若旁人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应尽快进行,帮助患者排出异物。如无法及时排出异物应尽快到医院行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其次,如果病人发生呼吸衰竭,需明确患者口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分泌物或呕吐物,并尽量将其清理。若患者呼吸衰竭仍难以解除,应尽快到医院治疗。临床医生会根据病人生命体征、氧合情况、血气指标等选择适应性氧疗,即面罩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若病人呼吸衰竭难以缓解,临床医生会与家属沟通,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病人尽快解除急性呼吸衰竭。
    2023-08-03
  • 呼吸衰竭摘不掉呼吸机是怎么回事(视频)

    呼吸衰竭摘不掉呼吸机是怎么回事
    患者呼吸衰竭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如果病人病因未解除,不可摘掉呼吸机。如果患者病情已缓解,但仍需长期带管,不能脱离呼吸机,其原因如下: 1、患者气道或肺部仍存在问题; 2、患者呼吸中枢发生病变,其发出冲动时会出现呼吸暂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3、心脏疾病较重,可能会引起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导致患者不可脱离呼吸机; 4、膈肌为人体内重要的呼吸肌。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膈肌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病人自主呼吸出现问题; 5、患者存在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导致患者无法自主呼吸。
    2023-08-03
  •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视频)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具体如下: 1、呼吸困难; 2、由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病因不同,则对应症状也不同,如因脑血管意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进而出现呼吸衰竭,通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相应表现,包括脑梗、脑出血等,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头晕或偏瘫。若患者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导致肌肉力量差,会出现相应表现,如伴随肌力下降。脊髓病变患者可出现相应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功能下降等; 3、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出现气短,并伴有低氧造成的头晕、紫绀等临床表现。
    2023-08-03
  •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吗(视频)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吗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常用于意识障碍、心跳骤停,或痰多、脑梗,以及气道阻塞等患者。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无需开放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相对较舒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类患者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造成呼吸衰竭,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包括ST模式呼吸机,当二氧化碳下来后,神志可改变,相应症状也可恢复。此外,如果部分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时,临床症状相对轻,且神志清楚,属于Ⅰ型呼吸衰竭,可能只需通过吸氧即可缓解症状,通常无需进行机械通气。
    2023-08-03
  • 什么是Ⅰ型呼衰(视频)

    什么是Ⅰ型呼衰
    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见病理生理综合征,定义为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氧分压下降,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增高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呼吸衰竭分类而言,按照二氧化碳高低,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根据血气分析,将Ⅰ型呼吸衰竭定义为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一般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原因较多,包括肺组织病变、神经系统病变,或胸廓畸形、气胸、胸腔积液等。此外,呼吸衰竭按发病急与缓,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如果病人因重症肺炎、创伤类畸形,或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病程相对较急,属于急性呼吸衰竭。如果病人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呼吸衰竭,则一般属于慢性呼吸衰竭。
    2023-08-03
  • 外周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视频)

    外周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
    外周型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指标呈现氧分压<60mmHg。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通常伴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外周性呼吸衰竭因胸廓软组织病变导致,如胸廓畸形患者,则查体时可见胸廓畸形表现。 呼吸衰竭按照病因可分为外周性呼吸衰竭和中枢性呼吸衰竭,两者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呼吸衰竭。通常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是指在海平面下吸入空气,静息状态下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当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2023-08-03
  • 呼吸衰竭是如何确诊的(视频)

    呼吸衰竭是如何确诊的
    呼吸衰竭的确诊依据具体如下: 1、临床表现,呼吸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除此之外,根据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常伴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平面异常等。患有重症肺炎的患者,伴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表现。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咳嗽、咳痰、气短等临床表现。胸廓畸形患者,会伴随胸廓畸形相应体征; 2、依据血气分析结果。通常在病人无吸氧状态及海平面下且静息条件下,测得血气分析结果,当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为Ⅰ型呼吸衰竭;当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总而言之,定义呼吸衰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
    2023-08-03
  • 呼吸衰竭可以治愈吗(视频)

    呼吸衰竭可以治愈吗
    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能否治愈主要看患者病因。对于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氧疗和改善通气,即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恢复正常水平,从而恢复病理生理状态。若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仅纠正其呼吸衰竭,而没有完全去除病因,可能随着疾病加重,后续依然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但对于慢性肺栓、血源性肺栓塞患者,若纠正呼吸衰竭,且使用抗凝类药物,纠正肺栓塞病因,进而被治愈,后续不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而对于胸腔积液、气胸的患者,通过气胸引流后,因病根被去除,故呼吸衰竭也能恢复,预后也相对较好。
    2023-08-03
  • 重症呼吸衰竭的并发症(视频)

    重症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常伴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或增高的相应病理生理学改变,从而造成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出现紊乱。如果患者出现重度呼吸衰竭,通常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如果患者属于Ⅱ型呼吸衰竭,且二氧化碳分压>80mmHg,则可伴嗜睡、昏迷,甚至精神错乱等相应临床表现; 2、如果患者氧分压特别低,如氧分压<40mmHg,则可伴随弥散功能异常,即因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分压值接近,导致从动脉血弥散到静脉血的过程受到影响; 3、如果病人心脏缺氧,则可能伴心梗、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脏骤停等; 4、如果患者神经系统受到缺氧影响,可伴神志改变。患者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可因缺氧造成神志出现问题或昏睡; 5、如果患者肾脏功能受到影响,则可伴功能性肾功衰,出现尿少等症状,但若缺氧能及时纠正,即呼吸衰竭能及时纠正,则肾脏功能受损也可慢慢恢复。
    2023-08-03
  • 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与护理(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出现相应的神志改变,如病人发生昏迷甚至心跳骤停,需积极抢救。病因可能因缺氧或二氧化碳增高导致,需先解决缺氧症状,即通过机械通气插管将氧分压提起。在缺氧改善后,可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病人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后,二氧化碳增高,则可通过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等手段,降低二氧化碳分压,进而患者神志才可慢慢恢复。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在家里发生神志改变,或全身紫绀,若家里存在制氧机,需及时吸氧,同时拨打120。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