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玲

  • 小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回事
    说话结巴医学上称为口吃,造成的原因如下: 1、普通的儿童在语言发育当中,2岁半到3岁多时会有口吃的情况,因为此年龄段的儿童想象力比较丰富,想表达的东西较多,但大脑储存的词汇量少,导致口吃。随着年龄增长,词汇量增加之后,情况会好转。建议减少关注儿童口吃的情况,避免反复提醒,无需让儿童复述,只需耐心地等待正常对话即可; 2、如果年龄超过6岁,口吃与家族遗传或者心理因素,包括紧张、焦虑、压力大有关,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相关训练。平时在家里可以进行绘本故事的阅读、朗读、复述、唱儿歌、背古诗,增加语言的流利度。还可以增加食物咀嚼,包括坚韧的食物,如牛肉干、肉脯,大孩子还可以食用坚果类食物,增加口腔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同时做舌部运动,舌部运动增加之后可以锻炼唇部、舌部、颊部的力量,协调性增加之后语言的流利度也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2023-08-02
  • 治疗小孩智力低下的方案(视频)

    治疗小孩智力低下的方案
    通常患儿的年龄达到5周岁以上才能诊断智力低下,对于5周岁以内的儿童,潜力比较大,会先诊断发育障碍,不会直接诊断智力低下。如果患儿在5周岁以后出现智力损害,需要积极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轻度智力低下:智商在50-69分,通过积极的干预,智力可以达到小学5-6年级的水平,长大后可以从事简单、单一技能的工作,生活基本能自理; 2、中度智力低下:智商在40-54分,需要加强培养生活能力,包括生活自理、简单的沟通能力、基本安全常识; 3、重度和极重度智力低下:智商在40分以内,家长需要照顾日常起居,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总之,智力低下的干预原则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认知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发挥最大的潜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2023-08-02
  • 两岁孩子不说话怎么办(视频)

    两岁孩子不说话怎么办
    2岁儿童不会说话的处理方法取决于发病原因,具体如下: 1、由于听力障碍所致者,如耳聋,需要积极安装人工耳蜗; 2、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即理解能力或者表达能力未达到2岁的水平,可能在几个月或者1岁的水平,此时语言也无法发展。部分患儿是由于孤独症所致,因为对外界不关注,沟通困难,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线索,没有办法发展语言。对于能力较弱的儿童,需要进行能力的培养,尽量先听得懂,听得懂才是表达的基础。如果听得懂简单的词汇,才能开始叫人,通常从名词开始,到动词、形容词,然后连起来说句子。平时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也可以看有趣的卡片,尽量不要看电子产品,如手机、iPad。因为电子产品是单向性,没有互动的感觉,不利于语言的发育。建议尽量与孩子有面对面的互动,做亲子游戏,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2023-08-02
  • 小孩子挑食不爱吃饭怎么办(视频)

    小孩子挑食不爱吃饭怎么办
    孩子挑食不爱吃饭,需要先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由于疾病因素所致者,需要积极治疗疾病; 2、由于感官敏感所致者,可使用小剂量的脱敏疗法,把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起,坚持吃15天左右,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3、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所致者,尽量做到每3-4个小时间隔进食。避免强迫患儿,以免造成反效果,反而会逃避进食; 4、食物新鲜干净,少吃口味较重、油炸、不易消化的食物。
    2023-08-02
  • 孩子上课老是走神发呆是什么原因(视频)

    孩子上课老是走神发呆是什么原因
    如果儿童上课检查发呆、走神,不听老师指令,有可能是注意缺陷,也有可能是器质性问题,如失神发作,需要积极进行脑电图检查。如果对外界关注不够,可能有社交沟通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注意缺陷医学上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儿有多动、冲动的行为和表现,或者对立违抗的行为。如果患儿处于学龄期,一定要引起重视,有可能对日常生活、学业成绩造成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干预提高注意力。提高注意力的桌面方法包括背数、拼图、符号检索、找不同、译码、划消;运动包括攀爬、跳跃、球类运动,以及亲子游戏,如123木头人、抢凳子、丢手绢,都是提升注意力的办法。因此,需要经过医生的临床评估诊断后,给予针对性治疗。
    2023-08-02
  • 孤独症的测试方法(视频)

    孤独症的测试方法
    孤独症又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是一种临床诊断,需要通过医生的经验诊断,不能通过任何仪器诊断。门诊就医后首先会进行家长访谈、问卷,如M-CHAT、ABC量表。如果怀疑有异常情况,或者面诊时看到患儿的眼神、姿势动作、沟通对答欠佳,会进一步进行诊断测试,如ADOS加ADI-R,ADOS测评是目前国际上的金标准,可以确定患儿有无孤独症。 由于孤独症常依靠医生的经验诊断,可出现医生间诊断差异,家长疲于奔波寻求明确诊断,反而耽误患儿的康复。首先家长要明确儿童在沟通、互动方面有无异常,与其他小朋友玩得如何,是否为平行游戏,如一起玩沙子、滑梯,还是有来有往的游戏或者围绕主题进行对话。到学龄期后患儿有无自己的团体、好朋友,能否建立深度的友谊,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
    2023-08-02
  • 孤独症儿童治疗方法(视频)

    孤独症儿童治疗方法
    孤独症患儿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治疗以社交为中心,提升社交能力,同时提升认知、语言认知和运动协调能力。国际上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几十种,非主流有几百种、上千种,近几年比较推崇以家庭为中心的在自然环境中的康复,所以家长要学习相关知识帮助患儿,具体如下: 1、小年龄时期:进行面对面、眼对眼的互动,需要被患儿关注,觉得与人玩耍开心。进行亲子互动,如挠痒、吹泡、举高,用夸张的姿势、动作、表情吸引注意,同时加强认知; 2、幼儿园时期:进行简单的对答,可以使用社交绘本、角色扮演、情景演练进行训练; 3、学龄期:观察患儿在学校的困难,通过细节进行帮助。家长可以帮患儿找优质玩伴,进行小组活动和训练以及想法解读,告诉患儿玩伴为何高兴或不高兴。孤独症患儿的情绪控制相对较弱,需要进行情绪把控,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引发行为问题,扰乱规则。
    2023-08-02
  • 小儿孤独症能治愈吗(视频)

    小儿孤独症能治愈吗
    临床治愈即脱帽,表示患儿不需要他人帮助,能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在社会沟通交往方面无明显问题。但是脱帽有一定比例,不是所有的患儿都能达到,目前国际上有争议,大概在10%。 但即使没有脱帽的患儿,经过家长的干预、帮助后,也能达到较良好的康复结局,部分患儿能正常进入小学、参加工作、结婚、生育,所以要对患儿有信心。在打开社交沟通的瓶颈后,认知可得到较大提升,家长需要帮助提升沟通,解决沟通障碍之后,其他能力也会得到迅速发展。
    2023-08-02
  • 孤独症倾向什么意思(视频)

    孤独症倾向什么意思
    孤独症倾向说明患儿表现符合孤独症诊断,孤独症的核心障碍是社会沟通交往障碍,同时合并重复刻板和狭隘兴趣。每个年龄段的表现不同,具体如下: 1、婴幼儿时期:表现为看人和回应较少,叫他名字或讲话没有回应,但是听到感兴趣的声音反应很快。患儿的姿势动作比较少,如指向、拜拜或拍手、点头、摇头的动作偏少,不喜欢与同龄人玩耍; 2、幼儿园时期:此时语言已发展会讲句子,但语言重复刻板,不连贯,对答不切题,答非所问,部分患儿会出现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或鹦鹉学舌。患儿还可表现为好动、不听老师指令,无法与小朋友玩耍,不合群;部分有行为问题,喜欢搞破坏,攻击他人,甚至咬人或者破坏他人玩具; 3、小学时期:患儿的病情相对较轻、不典型,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不在意老师、同学的看法。上课随意走动或讲话,只关心自己喜欢的东西,狭隘的兴趣,给他人讲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滔滔不绝,不管他人的感受。部分患儿有刻板行为,如喜欢转圈、圆形物品、特定颜色、特定歌曲、特定的电视节目。
    2023-08-02
  • 孩子孤独症的症状(视频)

    孩子孤独症的症状
    孤独症的全称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为自闭症,核心症状是社会沟通交往障碍,同时合并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每个年龄段的症状表现不同,具体如下: 1、婴幼儿时期:表现为看人较少,回应较少,但一旦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声音或指令,患儿立即会有回应,听力检查无异常。姿势动作比较少,不会指向,正常8-9个月的婴儿开始学姿势动作,但孤独症患儿的姿势动作发展比较慢,不会点头、摇头表示,把大人的手当作工具; 2、幼儿园时期:语言已经发展,儿童可以说句子,但不能对答,有时答非所问或者自言自语、自问自答,重复问题、电视剧台词或者背儿歌、古诗,但是与老师不能沟通。部分患儿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龄儿童无法玩耍,或者对小朋友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加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在集体外; 3、学龄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自己的思维中,不在意老师同学看法。部分患儿抗拒做作业或者考试,上课行为规范比较差,在教室随意走动或站起讲话。部分患儿与同学讲话不客气,同学觉得没有礼貌、比较幼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