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

  • 肺动脉瓣狭窄手术适应症有哪些(视频)

    肺动脉瓣狭窄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肺动脉瓣狭窄手术主要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手术及外科手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很少单独进行外科手术,跨瓣压差﹥100mmHg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球囊扩张术适应征包括: 1、心功能尚好,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2、近期跨瓣压差≥40mmHg,可考虑球囊扩张手术,但合并房缺或卵圆孔未闭患者,跨瓣压差≤40cmH2O时,也可考虑该手术; 3、伴有右室流出道梗阻患者; 4、合并肺动脉发育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及冠状动脉瘘的患者。
    2023-08-01
  • 什么叫Ⅱ孔型房间隔缺损(视频)

    什么叫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Ⅱ孔型房间隔缺损通常是指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根据房间隔缺损位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即Ⅰ孔型房缺,和继发房间隔缺损,即Ⅱ孔型房缺。此外,还有卵圆孔未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单心房,或者静脉窦型的房间隔缺损,即房缺靠近上腔静脉开口,同时合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类型。 Ⅱ孔型房间隔缺损表现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可类似针尖样大小,此外,也可缺损下缘接近下腔开口处。因此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方式,需根据边缘情况决定。若周围条件良好、质地较硬,宽度边缘足够,通常可选择封堵术治疗。若下缘接近下腔开口,没有合适边缘,则需要开刀解决房间隔缺损的问题。
    2023-08-02
  • 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区别(视频)

    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区别
    房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在本质上有一定区别,在临床上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在房间隔位置上的孔洞样结构,但是房间隔缺损通常指在胎儿发育时期第一间隔、第二间隔存在发育不良、发育不全导致。而卵圆孔是在胎儿时期循环必须的通道,是右向左分流的通道,出生以后由于左心房压力增高,往往会导致卵圆孔闭合,如果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也是一种缺损,但缺损是斜形。 在外科手术中,可以看到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区别。如果从右房垂直角度直接看到左心房,通常称为房间隔缺损。如果从右房角度不能垂直看到左心房,通常称为卵圆孔未闭,这是两者区别。
    2023-08-02
  • 房间隔缺损的影响有哪些(视频)

    房间隔缺损的影响有哪些
    房间隔缺损属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卵圆孔未闭可归类为房间隔缺损病症。若患者房间隔缺损较小,基本无法影响自身的生理发育、自然活动或寿命。若患者房间隔缺损较大,可导致血液长期由左心向右心分流,造成心脏劳损或肺循环血流增多、压力增大,甚至引起心房扩大、心室扩大、心律失常,晚期可出现心衰改变。 总体而言,通常建议房间隔缺损较大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相对适合的手术方式及时间,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3-08-02
  • 房间隔缺损3mm怎么治(视频)

    房间隔缺损3mm怎么治
    房间隔缺损为3mm时,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如果婴儿无其它症状,则不需要治疗,有闭合可能,定期随访即可。随访过程中,如果缺损越来越大,或者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指房间隔上面的缺损,根据位置和周围解剖关系分为继发孔型,其与卵圆孔位置相似,在胎儿期要区别到底是卵圆孔未闭,还是房间隔缺损。某些情况下,超声较难鉴别。胎儿出生以后,如果超声显示胎儿卵圆窝部位,比如>5mm,称为房缺,小的称为卵圆孔未闭。名称不同,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主要看其分流大小。同样位置,无论是卵圆孔未闭,还是房缺关闭可能性,以及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缺损大小,与名称无关。因此家长不要纠结于名称问题,主要看其分流大小。
    2023-08-02
  • 儿童房间隔缺损会增大吗(视频)

    儿童房间隔缺损会增大吗
    儿童房间隔缺损会增大,但并非所有房间隔缺损均会增大,具体如下: 1、少数房间隔缺损包括卵圆孔未闭,此种卵圆孔未闭在2-3mm,一般不会有增大表现,随患儿成长可能逐渐闭合。大于5mm的房间隔缺损可扩大至1cm,此后可能不再增大,逐渐变小; 2、少部分患儿随着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心脏增大,两边间隙逐渐增大,缺损也会变大; 3、若房间隔缺损在1cm以上,此类患儿在儿童期,随访过程中发现心脏由于容量负荷增大,心内循环血量较多,患儿心脏增大后两边逐渐拉长,会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此类患儿应尽早干预,尽早修补房间隔缺损或进行封堵,否则随房间隔缺损增大,左向右分流逐渐增多,心脏负荷逐渐加重,对孩子的影响会逐渐加重。
    2023-08-02
  • 房缺多少属于严重(视频)

    房缺多少属于严重
    出生以后10mm的房间隔缺损属于严重现象,但房间隔缺损会随着孩子年龄、体重的增加而增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多数属于单孔型,少数为多孔型,其中整个房间隔缺损的情况称为单心房。 一般情况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较轻微,心脏杂音也相对较小,患者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多数患者在学龄前或在小学学龄期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目前,随着医学影像检查的进展,患者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明确房间隔缺损的存在和大小,其中<5mm的缺损建议随访观察,因为<5mm的卵圆孔未闭常在1周岁以后自然闭合。但对于2-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的患者,建议在3岁以后通过股静脉进行伞片封堵。缺损5-8mm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因为闭合的机会相对较少。缺损>10mm的孩子建议选择手术治疗,以避免出现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活动耐力下降、生长发育落后、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心脏发育,导致心功能不全。
    2023-08-02
  • 房缺自愈的特征(视频)

    房缺自愈的特征
    房缺自愈的特征为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房间隔完整,同时没有左向右的血液分流,且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活动耐力增加、呼吸道感染减少等。出生后小于5mm的房间隔缺损属于生理性现象,为胎儿出生以后循环通道的过渡阶段,为卵圆孔未闭,此时孩子分流面积较小,自愈可能性相对较大。 少数5-8mm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但多数患者因缺口过大不能自愈,因此需要进行严密随访和定期心超复查。大于8mm的房间隔缺损基本不会自愈,需要手术修补或内科、外科的微创介入治疗。
    2023-08-02
  • 小儿房间隔缺损自愈方法(视频)

    小儿房间隔缺损自愈方法
    小儿房间隔缺损的自愈没有特殊方法或药物。较小的房间隔缺损为生理性的卵圆孔未闭,孩子出生以后因血液循环模式的改变,左心系统血容量增多,左房压大于右房压,因此卵圆孔会逐渐向右移位并形成功能性关闭,最后形成解剖性关闭。当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后,超声检查则不能观察到左向右的分流,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房缺会从功能性关闭变为解剖性关闭,该过程需要1-3年。卵圆孔关闭以后,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复查心脏彩超来确认房缺是否自愈。 房间隔缺损一旦自愈,孩子的身体状态会比以往更好,表现为感冒次数减少、活动耐力增加、体重增加。当孩子状态优于过去时,则可通过心脏彩超确认是否有解剖性关闭。
    2023-08-02
  • 急性脑血栓怎么形成的(视频)

    急性脑血栓怎么形成的
    脑血栓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造成相应供血区域脑组织坏死,进而造成神经功能损伤。急性脑血栓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血管因素、心脏因素、血液因素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常见因素如下:1、血管因素: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血管炎等造成血管内膜增厚,使管腔逐渐狭窄,毛细血管处缺血加重形成阻塞,导致脑梗死;2、心脏因素:心房纤颤、瓣膜病、心内膜炎、卵圆孔未闭等原因;3、血液因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黏滞程度增高,有形成分增加包括血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增多等,导致血管内杂质增多,形成血栓出现脑梗死;4、血流动力学因素: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和贫血等造成血管内供血不足、流速减低进一步加重,造成脑栓塞。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