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

  • 归脾汤治疗失眠多久见效(视频)

    归脾汤治疗失眠多久见效
    归脾汤为临床上针对失眠患者常用的汤药,可以起到补心脾、安神等作用。失眠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养精安神的患者,通常服用归脾汤1个月后可以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对于下一步是否需要进行巩固治疗,或改用其他药物,应进行临床辨证后,由医生给出具体建议。治疗失眠应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用药。归脾汤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动脉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综合征等导致的失眠,存在一定疗效。应由医师辨证施治,一人一方,还可以在归脾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方剂改良。但应注意不可滥用,并非所有类型失眠均可通过归脾汤进行治疗,切记服从医嘱、适当应用。
    2023-08-03
  • 女性突然变得嗜睡可能是哪些原因(视频)

    女性突然变得嗜睡可能是哪些原因
    女性突然变得嗜睡的原因如下: 1、怀孕:育龄期妇女如果同时月经推迟几天,需要考虑是不是怀孕; 2、睡眠质量差:较肥胖的人群,夜里也打呼噜,可能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夜间休息不好,白天爱睡觉。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减少,有的人也会睡眠很不好,所以白天会没精神,总是嗜睡。在没有达到非常好的睡眠质量的时候,会有嗜睡的问题;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这一般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尤其是女性更年期以后,动脉硬化进展可能比男性快。这时候如果嗜睡应该做神经系统检查; 4、糖尿病:嗜睡需要排除血糖太低或者是过高血糖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也都可以出现突然嗜睡的情况。
    2023-08-03
  • 左心房肥大的原因(视频)

    左心房肥大的原因
    首先稍微纠正一下左心房肥大概念,左心房的确会有扩大情况,一般不会说肥大,肥大一般针对心脏四个腔室中左心室,部分人右心室会有肥大。心脏正常四个结构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两心房壁厚度大概是1-2mm,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肥大情况,但是会扩大。 左心房扩大本身像动脉硬化一样,也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左心房会有扩大趋势。比如50岁、60岁、70岁,左心房整个外径都会有扩大趋势,因为正常人老化过程中,左心房中正常组织结构比如弹性心肌细胞等弹性组织会越来越少,而所谓的衰老组织比如纤维化组织、淀粉样组织等没有弹性组织替代,导致结构逐渐变得松垮,会扩大。对于有年龄增长同时有三高人群,过程会进展更快,定期心脏彩超检查可能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做必要评估。
    2023-08-03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如下: 1、介入或者药物溶栓:使堵塞血管通畅; 2、静养:疾病急性期需要静养,减少心脏负担; 3、预防: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管再次堵塞;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需要用他汀类药物减缓动脉硬化进展。如果梗塞面积比较大或者前壁心梗治疗不及时,心脏收缩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可能出现浮肿症状,要使用药物预防心功能不全。比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者沙库巴曲等药物预防心脏结构、功能改变,避免进展到心力衰竭阶段。 预防再次心肌梗死较重要,因为有过一次心梗的患者与没有心梗的患者相比,再次发生心梗的风险明显增加。此类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还要控制血压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胆固醇,使用他汀类药物,戒烟;也要控制饮食和糖尿病;同时进行宣教和运动,在专业心血管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运动,对远期有帮助。
    2023-08-03
  • 心肌梗死是不是有遗传(视频)

    心肌梗死是不是有遗传
    心肌梗死不是直接遗传的疾病,因为遗传疾病有直接定义,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如果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如父亲在45岁前得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母亲在55岁前得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第二代得冠心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如果有胸闷、胸痛、不舒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 有些疾病会导致冠心病早发,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高至20 mmol/dL以上,这种患者有明确的遗传可能。如果第二代胆固醇较高,没有进行较好的控制,早期会发生动脉硬化,得冠心病、心肌梗死概率会高得多。 心肌梗死不是一对一的遗传疾病,但是如果上一代发病较早,或者有些因素导致胆固醇较高,可能第二代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如果怀疑这方面疾病有遗传可能,比如胆固醇异常,目前可以到遗传咨询门诊进行基因测序判断遗传风险。
    2023-08-03
  • 心梗的原因和早期症状(视频)

    心梗的原因和早期症状
    心梗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即通常所说冠心病,指供应心脏本身血管冠状动脉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血管管腔完全闭塞,血流百分之百无法通过,这时候心肌持续性急剧缺血缺氧引发疼痛,才会产生心梗感觉。 心梗早期患者会觉得有心前区不适,很多患者早期时候可能没有疼痛,只是会觉得烦躁、汗出、恐惧,有人甚至会描述有濒死感。早期症状过去后,如果缺血持续得不到改善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大量乳酸、酸性物质堆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觉,多表现为压榨样、紧缩样、压迫样感觉,多是钝痛。也有部分人疼痛描述像刀割样,但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
    2023-08-03
  • 老年人心梗怎么治疗(视频)

    老年人心梗怎么治疗
    目前很多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有吸烟、血脂高等危险因素,均可引起血管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甚至狭窄可达70%-80%。此时若有急性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治疗如下: 1、患者条件允许则搭支架进行治疗,任何年龄均可采用,也为最佳方法; 2、若当地医院无法进行急诊手术,可选择溶栓治疗,溶栓具有年龄限制,一般要求年龄在70岁以下; 3、冠状动脉搭桥,老年人不适合此类手术,因其创伤较大。
    2023-08-03
  • 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
    心肌梗死通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原因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堵塞,直接原因是斑块破裂,出现血栓。血栓将血管管腔完全堵塞,血流无法通过,血管远端所供应的心肌细胞缺血,会导致坏死。如果斑块未破裂或者血管不狭窄,但是血管出现抽筋、痉挛,如果继发血栓形成也会导致管腔堵塞,血流中断,而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既往的基础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家族史等,会导致动脉硬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随着斑块逐渐增大管腔会狭窄,如果斑块表面出现血栓,则会导致血流中断。
    2023-08-03
  •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视频)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和脑表面血管病变,如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等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它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年发生率是1.9-5.4人/(年·10万人),即每年10万人中有6-20人将会发病; 2、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患者有突发的或炸裂样的头疼,要考虑他有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病死亡率非常高,危害非常大,一般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是30%,第二次出血将有70%的患者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颅内动脉瘤:它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粟粒样动脉瘤最常见,约占75%左右,也叫草莓样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梭形动脉瘤相对较少; 2、动静脉畸形:血管先天发育畸形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青年人,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0%左右; 3、颅底异常血管网:也叫烟雾病,或Moyamoya,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0%,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很高,不仅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还会导致原发性脑出血和脑梗塞,儿童10岁以前发生的脑出血,要考虑其有没有烟雾病; 4、其它原因:颅内肿瘤、脑血管炎、血液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脑内静脉系统血栓及抗凝药物使用等并发症。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吸毒人员很多,也可能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此外,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称为中脑周围少量出血,约占10%左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