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

  • 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肺高压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肺高压吗
    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条血管,是胎儿时期保证胎儿下半身血液供应的一个重要的结构。在出生以后,很多孩子的动脉导管都会发生闭合,一部分没有发生闭合,在临床上就叫做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的存在对于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脉水平的左向右的分流,使心脏的负荷的加重,心脏的扩大,使肺血增多,使肺血管受到损害,可以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与动脉导管的粗细有关。 而经过动脉导管的分流量与动脉导管的直径有直接的关系,动脉导管越粗分流量越大,对肺循环的影响也就越大,肺动脉压力也就越高,同时动脉的压力还会经过动脉导管传导到肺动脉,从而对肺动脉压力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动脉导管未闭的孩子来说,如果动脉导管比较粗,是很容易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的,而动脉导管很细则产生有意义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是并不能因此而置之脑后,也要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怎么做(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怎么做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包括微创和外科手术,无论采用微创或采用外科手术都比较简单。微创即通过外周血管进入主动脉,把动脉导管中间放入封堵器,使左右血流不通以后进行封闭。 外科手术是从胸骨旁侧切口,进行游离后不需要打开胸腔,用缝线结扎动脉导管即可。且手术时间时间相对比较短,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
    2023-08-02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的12%-15%,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2:1,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出生后血管自然关闭,出生后血管未自然关闭,则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的孩子出生后会频繁呼吸道感染、发育迟滞、出汗、喂养困难,心脏彩超可确诊是否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预后好。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杂音特点(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杂音特点
    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主要是与动脉导管未闭的病理解剖结构有关,杂音一般发生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是连续性的机械性的杂音,声音高亢,一般通过听诊可明确动脉导管是否存在。除听诊外,还需通过其他的手段进行鉴别诊断,除动脉导管未闭外,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造成类似的杂音,鉴别主要是通过心脏B超进行检查,明确是否有动脉导管存在,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
    2023-08-02
  • 动脉导管什么时候闭合(视频)

    动脉导管什么时候闭合
    动脉导管一般在出生后即可闭合,若新生儿6个月仍未闭合可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胎儿时期孩子可通过动脉导管及未闭卵圆孔,通过母体获得血液,进行生长发育,为生命的重要通道之一。孩子出生后一般可自主呼吸,此时动脉导管没有任何作用,新生儿期可逐渐闭合。 但部分孩子出生后动脉导管仍未关闭,临床可初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此时需进行观察。部分孩子可在半岁之内处于似关非关的状态,如孩子在哭闹时或吃奶较费力时,动脉导管开放,而休息时即可关闭。
    2023-08-02
  • 新生儿3mm动脉导管未闭会自愈吗(视频)

    新生儿3mm动脉导管未闭会自愈吗
    正常动脉导管直径是1.5mm,如果是3mm的动脉导管未闭,一般会自愈。但是患者需要临床观察,每半年做一次心脏彩超,观察动脉导管未闭变化。如果超过3岁动脉导管仍然未闭,以后再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患儿没有明显症状,可以复查彩超,等到学龄前,如6岁或者7岁时依然没有闭合,再考虑介入治疗进行封堵。目前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主要是靠介入治疗,这种手术相对较简便、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胎儿时期存在于胎儿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道,是维持胎儿生长的必要通道。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2mm严重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2mm严重吗
    2mm的动脉导管未闭一般是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因为正常动脉导管通道直径在1.5mm,所以2mm的动脉导管未闭不严重,不会对孩子造成较大影响,可以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随着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多数动脉导管未闭都可以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这种手术创伤较小,病人容易接受。医生使用铅笔直径大小的管子,通过腿上的血管送到导管未闭处,选择合适的封堵伞释放,达到封堵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异常通道的效果,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有很多种,分为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和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效果非常好,成功率可达到99%。经过一年随访后,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问题,远期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都可以达到正常孩子的标准,因此这类孩子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法洛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单心室,因为手术只能达到缓解症状,不能达到完全根治,所以术后会出现经常提到的并发症。比如肺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外管道的狭窄需要更换外管道等情况,需要对孩子密切随访,至少每年都要做心脏超声的体检,才能看到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大部分孩子术后随访效果都较好,但是由于心脏病复杂程度不一,有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未来还要面临再次手术的情况。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来制定方案,而且术后并发症也与决策密切相关。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是另外一种非常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孩子动脉导管应该开放,才能维持孩子循环。当孩子出生后,孩子哭闹后,肺循环有血液,动脉导管应该自行闭合。在孩子出生一个月以内,大部分孩子动脉导管都会闭合,但如果时候持续开放,可以用吸氧或者用特别药物,促进孩子动脉导管闭合,这种方法如果还不管用,考虑是否做手术。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可能会持续开放,而且导管都比较粗,造成大量左向右分流,引起心脏扩张、二尖瓣反流。这种孩子还会引起反复肺炎,而且患肺炎很难愈合,这种情况下建议早手术。建议出生后3-6个月做外科手术做、动脉导管缝扎切断缝合的手术。手术切口在左外侧,如果动脉导管只有2-3mm,可以等到1-2岁继续观察,如果还没有愈合,考虑做外科手术或者做介入封堵手术。
    2023-08-02
  • 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能手术吗(视频)

    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能手术吗
    早产儿最多见的是动脉导管未闭,因为动脉导管在孩子出生后就应该闭合,但对于早产儿来说,大部分都没有闭合。对于这些孩子,可以观察到孩子更大,让孩子体质更强再做手术。但是有些早产儿,因为动脉导很粗管,会反复出现肺炎,这个情况下要尽早做手术。 目前早产儿做心脏病手术,对于简单的心脏病来说,比如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都可以完成。但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比如大动脉转位,尽量要权衡孩子状态和手术难度,毕竟孩子体重更重,孩子月龄更大,孩子承受手术的能力更好,手术成功率会更高。对于医生、家属来说,这也是两难的选择,需要权衡利弊。大部分心脏病,如果早产儿阶段已经确诊,要积极为孩子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方案,既不能耽误孩子病情,也尽量让孩子长得更健壮,才能承受复杂心脏手术的打击。早产儿做心脏病手术,原则上可以,但是手术风险会增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