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血小板低怎样治(视频)

    血小板低怎样治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依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来进行治疗的,具体如下: 1、常见的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少:那就把吃的药停掉就好了,一般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不会特别的低,也有非常低时,除了停药之外再给相应的预防止血的措施; 2、非常常见的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一线治疗是激素治疗,如果激素治疗不好,还有其它的办法,比如血小板特别低还可以用丙种球蛋白做冲击治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药物可以进行尝试,比如CD20单抗治疗、环孢素治疗或者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的治疗; 3、再障或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别依据再障和MDS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低是什么病(视频)

    血小板低是什么病
    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很多,具体如下: 1、常见的原因是药物相关的影响,患者吃了一些解热镇痛药或者其它药物,影响血小板,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 2、血液科的病,比如常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这是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自己体内把自己的血小板给破坏掉了,这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 3、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也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5、白血病也有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时。 所以血小板减少还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到医院来就诊,依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以及性质予之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回事(视频)

    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回事
    如果患者淋巴细胞比例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低,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之后淋巴细胞比例会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会低,这是比较常见、更多数的情况; 2、有一种血液病会表现为淋巴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低,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的数会高的比较多,淋巴细胞绝对值>5000/ml,而且会持续,不会降下来。 这两个的鉴别就是病毒感染往往会有病毒感染的症状,比如有类似于流感或咽下痛,还有就是鼻塞、流涕、周身疼痛等类似于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烧了,然后出现淋巴细胞的比例升高,感染好了之后淋巴细胞就恢复正常。慢淋会持续高,没明显感染的过程,如果病毒感染好了,依然不恢复,还是要到医院来看。
    2023-08-01
  • 白细胞低怎么回事(视频)

    白细胞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有时是药物引起的,有时病人因为感染吃消炎药或吃解热镇痛药,白细胞会减少; 2、白细胞减少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之后白细胞会少; 3、不明原因的,比如免疫相关疾病,有的病人有自身免疫病,白细胞也会减少; 4、血液病,多数白细胞表现为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白细胞减少,但是这种往往还合并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也有极端情况,如白血病病人查体发现白细胞减少,到医院检查,最终做骨穿确诊是急性白血病,所以白细胞低这种情况最好到医院让医生帮助鉴别,看需不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2023-08-01
  • 白细胞16.6属于很高吗(视频)

    白细胞16.6属于很高吗
    白细胞16.6×10^9/L,即16600/mm^3,对正常人是高的,但并不是很高,往往这种看原因是什么。比如有细菌感染,白细胞往往能升到10000/mm^3多,甚至16.6×10^9/L。 比如刚好病人有咽峡炎,或有肺炎,白细胞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再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往往这种情况就没事,是感染引起的。 有时这病人没有感染,白细胞涨到16000/mm^3,这就要看是不是血液病,比如任何骨髓增殖性疾病,白细胞都会高。有代表性的,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表现为白细胞升高,成分是中幼粒,晚幼粒都会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以涨到16000/mm^3,以淋巴细胞为主,这种高往往不伴随其它症状。所以白细胞到16000/mm^3,最好去医院让医生寻找原因。
    2023-08-01
  • 骨髓穿刺后能走路吗(视频)

    骨髓穿刺后能走路吗
    骨髓穿刺检查是临床上,尤其是血液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穿刺完成后如无任何不适,可以运动和行走,不会对身体产生后续影响。骨髓穿刺需要先找到适当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进行穿刺检查,皮肤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再进行骨髓穿刺。 抽取完骨髓液后,一般局部加压包扎10分钟左右,10分钟后如果患者局部无出血,即可起床行走,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需要留意穿刺部位有无后续出血、血肿等情况。骨髓穿刺检查能够检测较多临床常见疾病,因此应用较广泛,操作也较为安全。
    2023-08-01
  • 血小板正常范围是多少(视频)

    血小板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小板是血液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正常成年人血小板计数一般为(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计数<100×10^9/L,则称为血小板减少症,但具体正常范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界定。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患者接受化疗、放疗、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临床还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患者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引发的血小板减少。 临床也可看到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肿瘤、感染或缺铁性贫血时,骨髓会积极代偿增生,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平时健康体检如果发现血小板数值出现较大幅度变化,需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同时展开规范诊治。
    2023-08-01
  • 心脏搭桥手术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心脏搭桥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临床上心脏搭桥手术是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普通手术,冠心病是由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可全身伴发钙化斑块,心脏搭桥手术的并发症有: 1、脑梗:手术过程或者术后,颈部斑块脱落或堵塞血管,增加脑梗的风险; 2、伤口愈合差:99%以上搭桥手术都是选择乳内动脉血管,易影响胸骨愈合及供血,因血供不好导致伤口愈合差,发生率约为1%-2%。
    2023-08-02
  • 心脏搭桥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心脏搭桥手术后注意事项
    心脏搭桥手术后注意事项包括: 1、规律按要求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稳定斑块药物,治疗基础病药物,如高血压药物、高血糖药物;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均会对血管造成损害; 3、术后要控制基础病变,如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要严格服药,把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性范围内,增加血管桥的使用时间以延长患者寿命。
    2023-08-02
  • 心脏搭桥手术的手术指征(视频)

    心脏搭桥手术的手术指征
    心脏搭桥手术指征包括: 1、多支血管病变,如三支或四支血管有超过75%的狭窄; 2、左主干病变,且微创介入治疗风险高; 3、合并症较多,如合并糖尿病,因血糖较高,血管病变较严重; 4、较严重合并症,如有消化道出血病史,介入放支架后,患者无法耐受高强度的抗凝药物治疗,而通过搭桥解决心肌缺血问题,对术后抗凝要求较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