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胃息肉越小做掉越好吗(视频)

    胃息肉越小做掉越好吗
    胃息肉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的病变,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有症状患者常见消化不良,其次是上腹部疼痛和贫血。 胃息肉病理分型最主要的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较常见,几乎无恶变发生;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因此建议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需及时切除,且息肉越小越容易切除。 经内镜和病理明确诊断为小的胃底腺息肉,不一定必须切除。对于增生性息肉,若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可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复查胃镜时决定是否切除。总之,做胃镜时发现胃息肉,至少先取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及性质后,再决定切除方式和时机。
    2023-08-01
  •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视频)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一定必须做手术,息肉有较多切除方式,一般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除效果。而对于引起肠套叠或癌变的较大息肉,可能还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除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年龄有关。有数据显示,总患病率在30%以上,其中50岁以上患病率达25%,而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0%。 由于结肠息肉腺瘤较常见,有癌变可能,早期发现很有必要。比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因此无严重后果。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无论大小均易癌变,并且需严密监测。
    2023-08-02
  •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与其它肠道息肉表现相似,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并无症状,患者可能会有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多数于体检时发现。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的息肉会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患者一旦发现结肠息肉,无论大小,均建议早期内镜治疗。 人体肠道黏膜表面经常会出现突出到肠腔的局限性隆起,这些隆起在未明确性质前统称为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2023-08-02
  • 肠胃炎会引起头晕吗(音频)

    肠胃炎会引起头晕吗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一般肠胃炎不应该引起头晕,平常说的肠胃炎大多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的,可能吃了变质的食物,如隔夜饭、过期的食物,或者加工不熟的海鲜等,一般是几个小时或者第二天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症的大便次数每天3-5次,多为稀水便,严重的每天可以超过10次以上。\n由于腹部不适、恶心、脱水等,影响食欲,加上消化不良,很多人感觉疲乏。脱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头晕,一旦出现头晕症状,提示肠胃炎比较重,应该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 溃结性结肠炎怎么治疗(音频)

    溃结性结肠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情的严重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最常见的类型是轻和中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以后治疗的方案跟中度是相似的。\n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早期使用的是柳氮磺吡啶,由于不良反应比较多,目前已经基本上被5-氨基水杨酸取代,无论是在治疗的诱导期还是维持期,5-氨基水杨酸也就是常说的美沙拉嗪,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具体使用的方式、计量和疾病的分型、分度等有密切关系,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一般对于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美沙拉嗪剂量2-4.8g/天,作为一线药物诱导缓解;对于维持期的剂量一般2-3g/天,并要补充叶酸,维持疗程3-5年或者长期维持。
  • 结肠炎多久成肠癌(音频)

    结肠炎多久成肠癌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结肠炎多久成肠癌,大部分学者认为发病年龄越小、炎症的程度越重,癌变的风险越高。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结肠癌,大约占所有结肠癌的1%左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程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的最主要因素,病程越长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国外的一项数据分析显示,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后8-10年,在病程10年、20年、30年时发生癌变比例是1.6%、8.3%、18.4%,癌变总体的发生率是3.7%。我们国家2002年-2012年间,15家三甲医院就诊的35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当中,总体的癌变率是0.81%,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音频)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引起胃疼、胃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外胃痛、胃胀还受情绪和饮食影响,与焦虑、饮食不节制、进食过于油腻、进食过快、压力过大都有关系。解决的方法包括生活调理,如规律运动,像慢走、骑车等;对于饱食引起的胃胀疼,可以服用吗丁啉或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或者口服健胃消食片促进消化,常常可以缓解症状。对于胃溃疡引起的餐后胃胀疼,应该服用铝碳酸镁片,并及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S-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 肠息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视频)

    肠息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肠息肉由肠道黏膜异常隆起或增生所致,炎性息肉常继发于一些肠道炎症,如慢性结肠炎或者溃疡性结肠炎。当血管异常增生、息肉逐渐增大时,可表现为肿瘤性息肉,即腺瘤,属于癌前病变,有较多结肠腺瘤患者会逐渐转变为大肠癌。 引起结肠腺瘤的因素很多,与饮食、环境、遗传均有关,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特别是红肉、腌制食品,以及吃蔬菜比较少、吸烟、饮酒、肥胖等。部分特殊的腺瘤主要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如家族性息肉病有较高的癌变倾向。而炎性肠病相关的炎性息肉,病因主要是慢性炎症刺激,大多是良性,一般不会癌变。
    2023-08-01
  • 做完肠镜肚子痛怎么办好(视频)

    做完肠镜肚子痛怎么办好
    做肠镜后出现腹痛时患者无需紧张,尽量在做完肠镜后,先去厕所排空残留在肠腔的气体,或者在仰卧时通过翻身排出气体。在腹痛减轻后还需注意饮食,检查结束后避免立刻食用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若疼痛不能缓解,患者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结肠镜检查时,由于充气和肠道的牵拉,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切除结肠息肉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需一定量充气保证视野清楚,若切除后未将气体全部抽出,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尤其在操作过程中,气体进入结肠近端,甚至小肠,患者的腹痛比较明显。此类腹痛大多于术后六小时左右能够缓解,若不能缓解,还需考虑在切除过程中是否引起炎症反应或穿孔。
    2023-08-01
  • 无痛肠镜检查的时间(视频)

    无痛肠镜检查的时间
    肠镜直径约1cm,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通过肠镜可让医生观察到受检者大肠内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低位肠梗阻的病因,以及发现大肠息肉,并根据大小、位置、性质,决定内镜治疗的方式。 一般无痛肠镜检查时间为15-20分钟,但部分患者腹部做过手术,导致肠道粘连、肠道冗长或肠道准备不好,不仅影响肠镜效果,还会增加肠镜检查的难度,检查时间也会稍有增加。 对于需进行肠息肉切除的肠镜,具体时间取决于息肉的数目、大小及形态。对于较容易切除的息肉,在原来操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10-30分钟;对于较为复杂,需进行黏膜下剥离术的肠镜,操作时间可以在1-2小时不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