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急性胃肠炎胃痛拉肚子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胃肠炎胃痛拉肚子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通常表现为胃痛又拉肚子,大多是因为不洁饮食引起的,饮食控制是关键,患者应以清淡流食为主。在药物的选择上要根据症状,一般对于腹胀、腹痛,可以服用助消化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如消化酶、铝碳酸镁片。\n腹泻为主的患者可以服用益生菌类,如双歧杆菌、整肠生等,酌情加用蒙脱石散可以缓解症状。考虑为感染引起的患者,可以服用黄连素和大蒜肠溶片。在饮食管理的基础上,要保证盐和水分的摄入,尤其不能脱水。口服补液盐价廉物美,是腹痛、拉肚子时患者服用的良好选择。
  • 反流性食管炎怎么调理(视频)

    反流性食管炎怎么调理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基础,包括减肥、抬高床头、戒烟酒,避免夜餐、饱餐,避免进食后运动,避免进食可能促进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西红柿等。 药物治疗通常需兼顾其它合并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胆汁反流、内脏高敏感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神经调节剂和中药等。 对于难治性食管炎,可考虑采用内镜治疗,如内镜消融治疗或磁珠抗反流术。抗反流手术主要是胃底折叠术,通常可以持久控制各种形式的反流和反流症状。对于症状持续,药物无法充分控制,有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低下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术前需详细评估,严格把握适应症。
    2023-07-31
  • 治疗肠炎要去看什么科(视频)

    治疗肠炎要去看什么科
    对于明确诊断为感染性肠炎,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患者应到感染科就诊;若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应到消化内科就诊。 大部分急性胃肠炎通过控制饮食和服用药物,3-5天即可恢复健康。若症状超过一周并伴有发热、黏血便的胃肠炎,需排查原因。急性肠胃炎多由以下原因引起: 1、不洁饮食:在秋夏季节食用变质的鸡、鸭、鱼、肉以及剩饭、剩菜; 2、食用未熟透的食物:如半生不熟的扁豆、黄花菜;以及未煮透的海鲜,如螃蟹、螺、小龙虾等。 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特别是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症患者的排便次数为3-5次/天,而重症的排便次数超过10次/天,大多为稀水便。
    2023-08-01
  • 为什么美沙拉嗪不能停(音频)

    为什么美沙拉嗪不能停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为什么美沙拉嗪不能停药,无论是在疾病的诱导期还是维持期,美沙拉嗪都不建议停药。美沙拉嗪有口服、栓剂和灌肠剂三种,具体的使用方式、计量跟疾病的分型、分度等有密切的关系,使用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但不论是哪种制剂,美沙拉嗪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线,和最主要的治疗药物。绝大部分的患者治疗后可以获得缓解,但无论是临床的缓解还是内镜下黏膜愈合,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没有短期治愈的方案,因此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目前维持治疗的时间和剂量不统一,多数的专家建议维持治疗使用的量,跟诱导缓解要用同样的计量,推荐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
  • 消化不好导致便秘怎么办(视频)

    消化不好导致便秘怎么办
    导致慢性便秘的原因较多,分型不同,因此在采用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改善方式如下: 1、改变饮食方式:应增加摄入每天20-35g的膳食纤维,并推荐食用可溶性膳食纤维; 2、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运输时间,有利于通便,如有氧运动,步行、骑车等;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在早晨起床和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 4、药物治疗:优先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要重视联合用药,尽可能减少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较常用且比较安全的药物有两种,第一个是容积性泻药,通过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达到通便作用,适合妊娠便秘,常用药有麦麸、甲基化纤维素等;还有一种是渗透性泻药,通过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常用的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和不被吸收的糖类等。
    2023-07-31
  • 打嗝排气是什么原因(视频)

    打嗝排气是什么原因
    打嗝、排气较常见的原因如下: 1、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或者腹部不适,排便后可缓解,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的改变,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据诊断标准,病程至少半年,在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天出现相关症状; 2、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国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外患病率超过10%,好发于青少年,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上述疾病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患者在消化科门诊的就诊率越来越高,但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可能与遗传、性别、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调、饮食、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2023-07-31
  • 隐血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隐血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大便隐血阳性的原因如下: 1、消化道出血属于大便隐血阳性最主要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损伤、胃肠肿瘤、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2、受到饮食和药物影响:如食用动物内脏、鸡血、鸭血或很多菠菜时,会出现假阳性;服用铁剂、铋剂等,也可能会出现大便隐血阳性。 为保证检测准确性,建议在检测前避免干扰因素。对于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可反复进行大便隐血检查,若确实为阳性,需进行胃镜和肠镜等检查。 大便隐血阳性是指在肉眼或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大便中的血液或红细胞的情况下,通过隐血试验,检测到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亚铁血红素。此类情况可见于口腔、鼻、咽部、食管、胃、肠甚至肺等咳嗽反流上来的任何部位出血,出血量大于5ml时即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
    2023-08-01
  • 十二指肠炎怎么治(视频)

    十二指肠炎怎么治
    十二指肠炎治疗以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为主,包括减肥、戒烟酒、避免夜餐、饱餐等;患者应减少食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橘子、西红柿、高脂食物等。若患者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可以使用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规范治疗;若由其它因素引起,可根据症状选择性治疗,比如对于溃疡可以选用抑酸剂、抗酸剂等。 十二指肠炎由内镜检查诊断,标准的胃镜除观察胃和食管外,还包括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当观察到这些部位黏膜有充血、糜烂、红斑等,排除其它病变后,可做出十二指肠炎的诊断。该病发生部位最常见于十二指肠的球部,因此患者临床表现同胃炎和轻度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相似,如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等。
    2023-08-01
  • 胃长息肉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胃长息肉的原因是什么
    胃息肉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外来刺激等攻击因子破坏引起。吸烟、饮酒、饮食缺乏节制、饮食不规律,或长期进食冷、硬、辛辣、腌制等食物,均可造成胃黏膜损害。长期工作劳累、患有慢性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抗凝药等,与形成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胃息肉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的病变,息肉是否发生癌变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病理类型。胃息肉病理类型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不会发生恶变;而胃底腺息肉最为常见,也几乎不会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2023-08-01
  •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视频)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
    胃体大弯息肉的处理取决于息肉大小、多少、病理性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胃镜下发现息肉后,患者需常规进行钳夹活检,将组织送至病理科检查,从而确定病理类型。 胃息肉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较为常见,几乎不会发生恶变;而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对于上述病理类型,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常见内镜方式有内镜下钳除术、氩气高频电凝、圈套器切除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一般无需外科手术。 除常见息肉外,也可能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在极少数情况下,病理回报为胃癌。若确定为癌变,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