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英

  • 肾衰症状(视频)

    肾衰症状
    肾功能衰竭根据分期会出现各种症状,具体如下: 1、早期: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有的患者会有非特异性症状,比如乏力,多种病因都可以引起乏力; 2、中期:有些患者会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不想进食、呕吐,有些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非特异症状; 3、晚期:有些患者会出现水肿,因为排尿受影响,所以会出现眼睛、脚踝肿胀。有些患者会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痴呆等。有些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比如呼吸困难、肺部容易感染、尿毒症肺病、喘憋等。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尿毒症吗(视频)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尿毒症吗
    肾功能衰竭不一定均可导致尿毒症,尿毒症仅为一个阶段,即将诱因去除后积极治疗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甚至可恢复到失代偿期或代偿期。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找到诱因,比如入量不足、腹泻、感冒,服用降压药或某些药物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出现急性肾衰,将诱因解除后肾脏可较快恢复,不一定会发展到尿毒症阶段。尿毒症是肾脏发展至终末期的阶段,此时血肌酐数值超过707μmol/L。 曾有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血肌酐达到1000多μmol/L,到医院急诊进行血滤,1天后降至800多μmol/L。转到肾病科后没有再进行透析,而是用中药维持治疗,2周以后血肌酐完全恢复正常。虽然该患者处于尿毒症期,但经过积极治疗也可恢复至正常,不一定发展到尿毒症。
    2023-08-01
  • 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的区别(视频)

    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的区别
    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是同一种病,只是叫法不同。五六十年代时一般称为肾功能不全,后来医学界将其改成肾功能衰竭,其都是反映肾脏功能下降。肌酐增高达到一定水平,就称为肾功能异常,此异常在早期称为不全,后期称为衰竭。但是近期医学界又称其为慢性肾脏病CKD。CKD囊括多种疾病,比如尿检有蛋白尿、潜血,或有血压高、水肿等,还没有到肌酐增高、肾功能衰竭状态,都归于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又将那些轻的患者囊括,所以有些患者得慢性病就紧张。不管称谓如何,都是以让患者重视肾脏问题为目的。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视频)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
    慢性肾衰竭护理方法如下: 1、一般护理:首先休息最为重要,通常建议肾衰患者需注意适当休息,不能参加剧烈运动。但也并非绝对卧床,建议患者采取慢走或快走,根据自己体质进行。比如根据年龄、血压、心脏情况,选择是快走还是慢走,进行适当运动。对于剧烈跑步,或者是打球,例如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此类运动均不建议进行; 2、饮食护理:肾衰后患者饮食上存在要求,如果患者已经透析,饮食无需特别限制;如果未透析或在透析间期还需要注意。若摄入高蛋白或含钾、含磷高的食物,常可使血磷、血钾、蛋白增高,加重身体负担。对于未透析的患者建议以素食为主,避免进食高磷、高钾食物;而水肿患者需注意水的摄入; 3、皮肤护理:部分患者皮肤瘙痒容易脱皮,需注意适当洗澡,使用护肤品避免剧烈搔抓引起皮肤感染。 4、口腔护理:需定期刷牙清洗口腔,部分患者饭后不漱口、刷牙姿势不正确,容易使口腔滋生细菌。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视频)

    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临床中,凡是看到血肌酐超过正常标准,就认为其出现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诊断标准如下: 1、肌酐突然增高:短期内会认为发生急性肾损伤,简称AKI。AKI的诊断标准是肾功能在48小时之内突然减退,比如血肌酐值在2天之内增长26.5μmol/L,这时就考虑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或者患者在7天之内血肌酐倍增,如超过1.5倍,这时考虑其出现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2、尿量改变:一般24小时尿量<100ml,称为无尿,有些患者尿量<0.5ml/(kg·h),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这时也考虑其出现急性肾衰;肾衰竭在急性损伤时主要是根据肌酐和尿量的时间和数值判断,慢性肾衰竭往往根据患者病史判断; 3、病史:如果患者以前有过肾衰竭,其肾功能出现异常,比如数值高于正常值,一般认为其出现肾衰竭,同时有慢性肾病病史、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表现、各系统症状等,也可以确诊其是慢性肾衰竭。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护理(视频)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护理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具体如下: 1、一般护理: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这时患者心脏功能在减退。患者卧床休息后要注意肢体功能锻炼,有些患者卧床后不锻炼,可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以卧床时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辅助按摩,进行被动锻炼。建议给予患者高糖饮食,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就要控制糖的摄入量,以高维生素、纤维素等半流食为主。蛋白摄入量在0.6-0.8g/(kg·d),严格限制蛋白、含钾食物和水果的摄入; 2、特殊护理:即限制液体,因为患者已经少尿,进入较多液体会排不出;进行皮肤、口腔护理;注意患者电解质是否紊乱,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023-08-01
  • 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视频)

    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盂肾炎属于尿路感染,所以有尿路感染指征,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但是有些患者这些指征表现不明显。有些患者会有腰痛,此腰痛往往会和腰肌劳损或者腰间盘突出等重叠,所以较难区别。 如果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就会有间歇性腰酸、腰痛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乏力、低热,或者不想进食、精神不足、耐力下降等表现。患慢性肾盂肾炎以后,建议积极治疗。老年患者会影响肾功能,比如肾小球、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减退,就会导致夜尿增多、尿液浑浊等,严重情况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08-01
  • 尿蛋白3加多久会转肾衰(视频)

    尿蛋白3加多久会转肾衰
    长时间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损伤,而转成肾衰没有定数。往往跟原发病,即引起蛋白尿的病因有关,比如引起蛋白尿的病因多数都是各种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些肾盂肾炎也会出现蛋白尿,比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以及重金属中毒、狼疮性肾炎等,都可以出现蛋白尿。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到尿蛋白+++以后,如果其血肌酐已经超过正常值,那么其进展为肾衰就较快。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蛋白尿++以上,都会重视其治疗。一般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微量蛋白尿时,建议积极治疗,不要等到大量蛋白尿时再治疗。否者肌酐会快速增高,糖肾患者转肾衰的几率就会增加。 肾病综合征跟其病理类型有关,比如IgA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肌酐增高时,有些患者长时间以后会出现肾衰,但有些患者不会出现。膜性肾病Ⅰ期、Ⅱ期,多数患者长时间大量蛋白尿,如有的患者蛋白尿为5-6g或10g,1-2年也没有肾衰。微小病变患者的肌酐不会1-2年就转成肾衰。蛋白尿+++多长时间转肾衰,要评估其原发病。应进行积极治疗,防止其对肾脏造成损伤。
    2023-08-01
  • 肾小球肾炎可以治好吗(视频)

    肾小球肾炎可以治好吗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是否可以治好,具体如下: 1、急性肾炎: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多数患者在小时候出现肾炎,经过治疗以后康复; 2、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有些患者会达到临床缓解或临床治愈。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蛋白尿转阴或者微量,这时又没有任何不适,就可称为临床痊愈。
    2023-08-01
  •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感染症状较轻,一般以巩固、缓解、对症治疗为主。西医建议此类患者做尿培养加药敏试验,如果有细菌感染,针对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疗程比急性肾盂肾炎长,有些患者会采用长疗程,比如可以采用21天疗程或者6个月疗程。一般都是小剂量服药,即晚上排尿以后口服一次低剂量抗生素。如果刚转成慢性肾盂肾炎,经过21天治疗以后,多次复查结果均为阴性,即为治愈。对于多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半年为一个疗程,即一个低剂量的抑菌疗程。 中医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体质,多数以清利湿热、利湿通淋治疗为主。慢性肾炎病人通常是肾虚体质,所以肾虚有湿热是其体质特点。中医治疗要补益肾气、清热利湿通淋,不管是中成药还是中药汤剂,加上西医治疗,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除长疗程小剂量抑菌以外,建议加上中医治疗。同时还应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比如有些患者合并有结石。此时也应干预治疗结石,这样对于慢性肾盂肾炎就能达到一定的治愈目的。此外,还建议患者调理饮食和生活作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