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

  •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适用于什么情况(视频)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适用于什么情况
    腹壁切口疝是疝与腹壁外科中的一大类疾病,很多患者咨询是否需要手术、手术时间及手术类型,即手术指征等事项。外科医生把握好手术指征,才能精准进行手术。腹壁切口疝是良性疾病,不像肿瘤、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且必须手术。 很多患者腹壁切口疝长期存在,但没有出现相关症状,就不会考虑就医。因此,腹壁切口疝出现相关急性症状时肯定需要手术,比如出现梗阻、疼痛、其他相关并发症时,需要进行手术。对于大切口疝,即缺损超过5cm的切口疝,建议患者早日就诊。因为这样的切口疝随着腹壁缺损越来越严重,腹腔内容物大部分掉到切口疝内,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并发症,比如梗阻、疼痛,这类患者迟早要做手术,早做比晚做好。
    2023-08-02
  •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视频)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涵盖多个问题,包括切口疝、修补术、术中用到的补片。切口疝主要是因为先天性或者病理、生理性原因造成腹壁切口未愈,筋膜组织缺损,这是一类疾病,发生在腹壁切口则叫做腹壁切口疝。 修补术是针对切口疝病例进行相关修补,传统方法是直接缝合,这种缝合方式是有张力性修补。随着近代医学发展,临床应用更多的是无张力性或者低张力性修补,所以会涉及到补片。使用补片绝大部分是一种低张力状态修补,没有绝对的无张力状态修补。 低张力修补和无张力修补可以大大的降低切口疝复发率,同时会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患者复发率极大的降低以后,康复水平会越来越好。修补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进行切口修补、腹腔镜进行修补等。传统方式是采取直接修补切口,而近些年来腹腔镜发展非常快。
    2023-08-02
  • 腹部切口疝手术方法有哪些(视频)

    腹部切口疝手术方法有哪些
    腹部切口疝手术方法有传统方法、无张力手术手法。传统手术直接缝合缺损区,恢复比较慢,因为在张力状态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而且在原来切口进行手术,存在切口愈合慢的过程。 近年来国内外疝与腹壁外科专家更推崇低张力手术,即采用补片修补,推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法进行手术,远离原来切口部位,进行无张力或低张力修补,感染率非常低、恢复非常快,腹壁切口疝术后第一天出院完全可以做到,而以往不敢想象。这种修补方法效果非常好、疼痛非常轻,因为用腹腔镜方式可以远离之前手术切口范围,同时用补片修复缺损区。
    2023-08-02
  • 切口疝不做手术的后果(视频)

    切口疝不做手术的后果
    切口疝若不行手术治疗,可导致疝囊逐渐增大,使腹腔内器官进入疝囊内。常见疝内容物为肠管,由于腹部空腔的空间减小,外面空间将逐渐增大,若疝囊与腹腔比例达一定程度,将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 切口疝在外观上可观察到,所以基本上都能早发现。手术前要做较多准备,常见准备是人工气腹。人工气腹是向肚子内注入气体,注入量为患者可以耐受,但产生不适感时停止,让患者习惯肚子内的气量,数日后再打一次,一般要做10-15天的准备。
    2023-08-02
  • 疝气手术第二天能下床吗(视频)

    疝气手术第二天能下床吗
    疝气手术可分为不同种类,如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疝等。对于腹股沟疝,目前是日间手术,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建议术后当天下床。对于老年患者,如害怕疼痛、体质较差或行走缓慢,一般可以术后第二天再下床。而对于较严重的疝,如切口疝、造口旁疝,如果术后第二天疼痛较严重者身体状况较差,需配戴监护,患者可适当坐起,感觉状况良好后再进行下地活动。下地活动整体原则是鼓励患者早下床、早活动,但需根据患者自身的状况而定。如患者年龄大,心肺状况不好,需循序渐进,先在床上进行活动,活动腿、转脚腕、活动胳膊,再坐起来后使脚着地,感觉有力量后再下床,避免过于着急,因为老年患者易摔倒。
    2023-08-02
  • 常见的四种疝气类型(视频)

    常见的四种疝气类型
    疝气是指人体某个组织、器官,离开其原有的解剖部位,经过人体的薄弱点、缺损、腔隙,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疾病。疝气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腹外疝就是腹腔内器官掉到腹腔外,腹内疝是腹腔内器官离开原有部位,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疾病。腹外疝是比较多见的疝气,常见的疝气类型包括斜疝、直疝、股疝和手术后的切口疝,具体分析如下:1、斜疝:通常发生于腹股沟,通过腹股沟管外口脱出,斜疝可以掉于阴囊,多见于男性;2、直疝:直疝也见于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不易区分,但直疝通常不会掉于阴囊;3、股疝:股疝比较多见于女性,是通过股管掉于腹股沟,股疝比较容易发生嵌顿;4、切口疝:即手术伤口外面的皮肤愈合,但是内部的腹壁有缺损,腹内器官通过缺损掉到切口外。
    2023-08-02
  • 耻骨上疝的定义(视频)

    耻骨上疝的定义
    耻骨上疝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腹壁疝,表现为耻骨上方鼓出可复性小鼓包,发生原因是耻骨上方,即腹直肌下方的附着点出现薄弱,形成肌肉的缺损。通常患者既往会有下腹部的开刀手术史,因此多数是切口疝,但由于耻骨上疝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且手术后比较容易复发,是由于疝缘缺损紧邻耻骨,因此对外科医生的手术经验需要有一定水平,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开放手术:开放时需要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同时进行疝环缺损的关闭,再将补片放置到腹膜前充分展开;2、微创腹腔镜:类似于腹股沟疝的修补,同样是将疝囊还纳,将补片展平放置在腹膜前间隙。
    2023-08-02
  • 疝腹壁外科是什么(视频)

    疝腹壁外科是什么
    疝腹壁外科,是在普通外科下,独立形成的二级学科科室,主要是处理疝和腹壁疾病。一、疝类疾病:1、常见的疝疾病,即为腹股沟疝,可以发生在老年人或者小儿;2、切口疝,术后在切口部位形成的疝;3、造口旁疝是发生于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疝,在造口周围,肌肉形成缺损,除造口肠管,其他肠管也会沿肌肉环膨出疝;4、此外还有腰疝,也称为腰部切口疝,以及比较少见的盆底疝。盆底疝经常发生于老年女性,由于多次生产,腹压增高导致的盆底的薄弱,导致腹腔内肠管脱垂疝出的疝;5、此外还有和消化道联系紧密的,食道裂孔疝。二、除疝外,疝和腹壁外科还包括腹壁疾病,比如腹壁肿瘤、腹壁感染、窦道。因此,疝腹壁外科是更专业化的科室,治疗各种腹壁疝,以及腹壁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科室。
    2023-08-02
  • 肠疝气的早期症状及表现(视频)

    肠疝气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疝气包括腹股沟疝直疝、腹股沟疝斜疝、股疝、腰疝、闭孔疝、切口疝等,不同类型患者的表现也不全相同,其共同表现为腹部鼓包,同时该包块在患者站立、咳嗽时明显,躺下时往回收。疝气较大的患者躺下后需要用手推才能使包块收回。 另外,患者的症状还取决于疝内容物,包括小肠、大肠、反正胃等。腹股沟疝的内容物多为大网膜与小肠,而小肠一旦发生嵌顿就会导致肠梗阻,表现为疼痛、肠道胀、不舒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小肠坏死,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综上,患者的小肠疝气明显时建议尽早手术,避免肠道嵌顿坏死。
    2023-08-02
  • 疝气在哪个位置(视频)

    疝气在哪个位置
    发生疝气的常见部位如下: 1、腹股沟区:较常见,腹股沟区指大腿根两侧的部位,由于先天性腹壁薄弱,常发生疝气,分为直疝、斜疝、股疝等;2、肚脐:有些孩子出生时,由于脐血管连接于肚脐,可发生可复性的包块,称为脐疝;3、手术切口:对于做过手术的病人,可在手术切口周围鼓起包块,称为切口疝;4、腰背部:有些腰背部包块,称为腰疝;5、造瘘口:有些直肠癌术后患者在造瘘口的周围出现鼓包,称为造瘘口旁疝;6、其它部位:除体表的疝气以外,在腹腔中也会发生疝气,比如膈肌将胸腔与腹腔隔开,食道会通过食道裂孔,如果胃、肠、大网膜通过食道裂孔进入胸腔,称为食道裂孔疝。有些小肠进入腹腔粘连处或者形成在腔隙中,称为腹内疝。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