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

  • 动脉导管未闭遗传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遗传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如果孩子的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生下的孩子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几率也明显高于父母没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所以该病肯定与遗传相关,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孩子出生后一定有动脉导管未闭,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复杂的过程,是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就说明孩子携带了导致动脉导管未闭的基因。如果该基因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受到病理性的因素,如不接触照射线、不吃药、不感冒等,不接触不利的因素,则不发生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父母携带了该基因,孩子在接触外部环境因素后,也会导致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 所以不管是动脉导管未闭还是其它的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在遗传基础上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由某个因素所决定。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首选什么药物(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首选什么药物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特殊的先天性心脏病。有部分人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如早产儿。正常孩子都是十个月出生,而早产的孩子8-9个月就出生。这种孩子如果生后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一般是消炎镇痛药,比较常用的布洛芬,既往常规用的药物叫消炎痛,但是由于消炎痛副作用太大,所以现在用布洛芬更多,这是可以尝试用药物进行关闭的一种情况,仅适用于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 其他足月儿,1-4岁的孩子的动脉导管未闭,不可能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只能通过手术手段,主要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手段进行关闭。 所以动脉导管未闭用药物关闭的情况只有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早期发现后,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其它任何情况通过药物关闭都是无效的,只能通过手术手段来解决。
    2023-08-02
  •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最晚多久能闭合(视频)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最晚多久能闭合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在一岁或最晚一岁半发生闭合,如果超过2岁还没有发生自然闭合,后期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但是也有一些儿童,本来就是特别细小的动脉导管,可能动脉导管的直径<1-2mm,分流量比较小,同时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比较低,这部分儿童仅需定期观察即可,也不需要后期手术治疗。但是已经超过一岁半动脉导管仍然没有闭合,同时导管直径也比较大,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分流量比较明显,压差也比较高,这部分患儿就建议择期完善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或必要时实施心外科动脉导管结扎治疗,因为后期动脉导管闭合的可能性很小,长期的分流会增加心房和心室负担,后期会影响心脏结构的重塑,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降低。还有一些儿童容易合并感染、败血症,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心内膜炎发生的风险也比较高。如果超过一岁半以上,比较粗大的动脉导管仍未闭合的儿童,一定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效果(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效果
    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比较常见类型,临床上如果患儿需要手术,即在进行随访过程中,发现不能自行愈合,需要手术干预。目前患儿可以采取外科微创介入和外科结扎两种方法,两种手术效果效果相对较好,也较安全。 手术年龄主要根据小儿病情随机进行决策,如果在婴儿时期影响比较大、动脉导管比较大,可以早期进行干预。如果患儿影响不是很重,可以把手术年龄适当放宽,手术会安全,但目前医生主张尽早手术。如果确定动脉导管未闭不愈合,年龄比较大时,导管组织会比较脆,手术风险会相对变大。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会遗传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会遗传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否会遗传是较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动脉导管未闭虽有遗传因素,但遗传不是其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较明确的原因有: 1、感染因素:如风疹病毒、流感、柯萨奇病毒; 2、母亲因素:母亲妊娠年龄大是形成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3、射线因素:尤其是孕早期接触放射线; 4、药物因素:如抗肿瘤药物可造成小孩动脉导管未闭。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闭合不全怎么治疗(视频)

    先天性心脏闭合不全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很多种,包括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这些多半由缺损导致。目前可进行介入治疗,即通过介入进行封堵,现在该病的患儿一般可以到定点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对于较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无效时,则必须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只能到外科就诊。目前对于这种情况也存在一些免费的治疗。因此,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基本通过上述两大类方法进行治疗,即介入和手术。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检查表现(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检查表现
    动脉导管在胎儿时期是开放的,有助于胎儿的血液循环,一般在出生后6-12个月内闭合。因此,在新生儿时期发现小的导管未闭一般追踪观察即可,如果持续不闭合,则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应该施行手术。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5%,女性是男性的2倍,约10%的病例并存其它心血管畸形,如降主动脉缩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脏彩超是检查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手段,一般在检查中可以发现左心扩大、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可见异常的通道,彩色血流可以见一股异常的血流束由降主动脉至肺动脉,心脏听诊为双期杂音。手术方式一般有内科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方法(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方法
    如果是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方法主要是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具体如下: 1、目前随着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熟,多数动脉导管未闭都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进行封堵;介入治疗是使用细管,通过腿上的血管,选择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处; 2、如果是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如15mm或者20mm以上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较困难,往往需要尽早进行外科治疗;但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以介入手术为主,很少选择外科开刀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胎儿在发育时期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道,是维持胎儿正常发育的必须通道。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出生2周以内,此通道会自然闭合。如果超过2个月没有闭合,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2023-08-02
  • 矮小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矮小症是怎么引起的
    矮小症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分为3大类,具体如下: 1、内分泌因素引起,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缺乏都会引起矮小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也会导致身材矮小,如果糖尿病的孩子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出现糖尿病性假性侏儒的情况; 2、器官系统性疾病,如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遗传代谢病,也会出现身材矮小的情况; 3、遗传因素,孩子的身高70%是由遗传决定,如果父母存在身材矮小的情况,孩子出现身材矮小的几率非常大。 所以诊断为矮小症,一定要进行病因寻找,才有可能做到对症治疗。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或生长速度减缓,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做正规检查,才能发现病因,做到对孩子最有利的治疗。
    2023-08-02
  • 孩子发育迟缓会自愈吗(视频)

    孩子发育迟缓会自愈吗
    孩子发育迟缓能否自愈,取决于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同时也要观察发育迟缓症状的轻重,如果仅仅是由于饮食不好,而且发育迟缓程度距离同年龄孩子相差并不是特别多,如果积极改善饮食环境、加强喂养、调整饮食结构,通常后期经过追赶可以自愈。部分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是有基础疾病,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肺功能发育不全、胃肠功能消化不良,或者消化系统的慢性基础疾病。部分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是由于存在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这种情况要想靠自身调整饮食来自愈,可能性非常低,需要针对导致生长发育的原因采用针对性药物干预治疗,同时配合饮食调整才能改善生长发育迟缓的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