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 感染性休克首选用药(视频)

    感染性休克首选用药
    感染性休克首选用药比较复杂: 1、从消炎方面,需选用对症的抗生素。如果患者感染较重,而且一时半会找不到病原体,最好全覆盖。使用强烈的抗生素,覆盖阴性菌、球菌; 2、感染性休克在血管活性药物方面,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组织灌注压; 3、在扩容的过程中,即液体复苏的过程中,感染性休克主要先选晶体液。一般晶体液跟胶体液交替使用,其比例一般是2:1左右,可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改变。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预后怎样(视频)

    感染性休克预后怎样
    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以及抢救的时间。具体如下: 1、如果患者病情特别重,感染灶比较复杂,而且很难找到的情况下,抢救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没有合适的对症治疗,容易造成患者各个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组织器官的低灌注,进而出现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的并发症。如果患者感染灶比较明确,如在肺或消化道,可以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或针对性地用外科手段来解决。如果患者去掉感染灶,抢救的时间也比较得当,预后情况较好; 2、患者越早抢救预后越好。如果抢救时间较长,液体复苏时间较长,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抢救时间最好在六个小时之内,达到医学上相关的标准。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1、要针对感染性休克,或者脓毒性休克的病因进行治疗也就是抗感染。需要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针对严重的感染或者脓毒性休克的患者,需要选择抗生素联用以覆盖可能的相关病原菌。 2、感染性休克患者需要积极予以扩容治疗,在临床过程当中给患儿建立多个静脉通道,进行快速补液扩容,改善患儿组织灌注,在扩容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肺功能以评估扩容的相关效果。 3、经过有效的液体复苏以后,如果患儿的血压不能维持、组织灌注不好,需要予以血管活性药物以升压或者调节血管输送功能,改善组织灌注。 4、脓毒症或者是脓毒性休克,引起其他脏器功能的损伤,要对相应的脏器功能予支持治疗,出现ARDS就需要予以机械通气,如果出现脓毒性脑病,予以脱水降颅压、镇静止痉等相关的处理。
    2023-08-03
  • 判定感染性休克的指标有哪些(视频)

    判定感染性休克的指标有哪些
    判断是否有感染性休克,可以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判断,包括脏器缺血、损伤的表现。具体辅助检查的指标主要包括胸部影像学,可能提示有肺部的感染,尿中存在白细胞,尿培养可能存在细菌的生长等。但是不能等待细菌的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进行治疗。通常根据患者早期的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升高,以及其他提示炎症的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通常提示有感染。患者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还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即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感染,要鉴别明确,部分患者主要是白细胞升高,也可能有发烧或者呼吸困难等表现。另外,也可以通过血气检查进行判断,如乳酸升高通常提示有器官缺血、缺氧的表现,也证明患者可能有休克的表现。如果感染再结合休克的表现,通常提示感染中毒性休克。如果患者有肝功能损伤或者肾脏损伤,如出现少尿、肌酐升高、肝酶升高,甚至出现心肌酶的升高,通常代表合并器官损伤,提示脓毒性感染,可能说明病情更重。所以要早期发现感染,并且早期控制,避免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造成器官损伤,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如果提示存在感染、症状较重,应该早期就医,早期就医才是安全的选择。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能活多少天(视频)

    感染性休克能活多少天
    感染性休克能活多少天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损伤、感染原因、基础疾病不同,其预后一般不同,并非所有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有生命危险。但感染性休克提示患者病情较危重,因为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肝脏损伤,导致代谢、解毒功能明显下降。也可出现肾脏损伤,导致无尿等。同时也可出现心脏损伤、意识状态改变等。患者需早期就医,从而避免多脏器损伤,增大救治难度。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所以早期就医,同时早期干预治疗,患者生命有望抢救,也可有良好预后。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感染较难控制,以及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可出现序贯性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则较差。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菌(视频)

    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菌
    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如不动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其他的如痢疾杆菌也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此外肺炎球菌、粪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还有部分病毒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途径,激活人体内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补体系统等,使其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引起微循环的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以及再灌注损伤,而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首先是液体的复苏,因为感染性休克早期的主要表现为重要脏器的低灌注状态。因此早期液体复苏的目标是在感染性休克6h内,使患者的尿量≥0.5mL/kg/h。其次要求平均动脉压≥65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mmHg,中心静脉一般是上腔静脉的血氧饱和度≥70%。在给予患者液体复苏的同时,还要予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根据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是头高脚高位,让患者头和脚与床面呈15-20度; 2、尽可能给患者吸氧;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如果不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看患者口唇是否红润,肢端有没有紫绀; 4、记患者出入量,如记录患者尿量。如果患者尿量减少,预示着患者组织灌注不好,休克在加重; 5、应该注意给患者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褥疮发生。如果患者有肺部感染,也应该注意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此外,还要保持环境清洁、洁净。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体温下降说明什么(视频)

    感染性休克体温下降说明什么
    感染性休克首先指患者有严重感染,感染以后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然后导致血压下降。上述感染性休克不同于其它类型休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者心源性休克,在休克早期可以发生肢端湿冷,而感染性休克通常是暖休克,所以早期肢端温暖。当肢端湿冷或者体温下降,预示着休克比较严重,组织循环已经发生严重障碍。 所以发生上述情况,首先要积极就医。肢端湿冷或者体温下降预示休克比较严重,甚至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所以应积极给予液体复苏、抗菌药物治疗,给予器官功能支持,进行综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为什么血容量不足(视频)

    感染性休克为什么血容量不足
    感染性休克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划归在分布性休克范畴,即感染性休克不是容量绝对缺乏,而是容量相对缺乏。严重感染导致病人容量血管变成非容量血管,血管弹性失去张力不能形成回心血量,导致大量血液淤积在非容量血管中,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心脏打不出去血,不能形成合适的血流。同时因为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下降,不能形成一定张力,既没有合适血流,又没有合适张力,所以病人会出现血压明显降低。 感染期休克早期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不足,需要积极扩容,补充容量。随着感染、容量血管张力及血管弹性逐渐恢复,由非容量血管变成容量血管,原来淤积容量可变成有效循环血量从心脏打出。所以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先复苏后优化、稳定后进行负平衡,从而进行反向容量复苏。
    2023-08-03
  • 胃穿孔怎么确诊(视频)

    胃穿孔怎么确诊
    胃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其发生的几率在下降,胃穿孔的病人绝大多数既往有胃病史,如胃溃疡或者胃出血等。胃穿孔发生后病人会出现突发的剑突下刀割样疼痛、绞痛,很典型的特征,有的病人疼痛时可能出现休克。 一般此种病人会迅速的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及做体检,很容易将其诊断出来,做体检时病人典型的特点是板状腹,即其腹肌特别紧张,个别身体较弱的病人,可能其板状腹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其压痛、反跳痛会特别明显,同时因为胃穿孔,有气体、液体渗入到腹腔,所以病人肝的浊音界会出现改变,有的病人肝浊音界会消失,此时如果再加临床的检查,如血常规,可以看到白细胞的升高,做腹部立位片,可以看到明显的膈下游离气体,则基本上就可以确诊。此时医生给病人进行腹穿,如果能抽到消化液或者血性的腹水,做个常规,则对于疾病的确诊有更大的帮助,出现胃穿孔后医生会建议病人积极的手术治疗。
    2023-08-03